-
青春与诗意跨越山海的共鸣
世界舞台,无限广阔;以诗为媒,歌以咏志。7月18日至24日,“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在中国杭州和北京举行,来自金砖十国的72位诗人以青春的名义跨越山海赴诗歌之约,共同谱写中外诗歌交流互鉴的...[详细]
-
以梦为马的鸟巢生存实验——读杜梨《鹃漪》
白日春不渡,黑夜万梦星。梦消弭了白天与黑夜的界限,梦是现实世界的另一种醒。梦的魔幻荒诞,梦的空茫如初,对抗时间也重塑空间。杜梨的小说《鹃漪》(载《收获》2024年第4期青年作家小说专辑)以飘风奔马、...[详细]
-
郭海军:《敦煌》的意义
长篇小说《敦煌》的出版,颇具文学价值,但并不止于文学。仅就描塑人物、打造情节、蕴蓄主旨等常规的文学表达来说,晚近二十年的长篇小说已然挨挨挤挤,近乎丰富繁盛了。《敦煌》以唐代贞观至今近1400年作...[详细]
-
形式感、结构,或短篇小说的逆光
苏童认为:“形式感的苍白曾经使中国文学呈现出呆傻僵硬的面目,这几乎是一种无知的悲剧,实际上一名好作家一部好作品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形式感的成立。现在形式感已经在一代作家的头脑中觉醒。”...[详细]
-
莫言的鳄鱼主义叙事 ——莫言话剧《鳄鱼》论
莫言2023年的话剧《鳄鱼》是他的第六部话剧。此前的话剧集《我们的荆轲》(2012)共包括三部话剧:《我们的荆轲》(2004)、《霸王别姬》(1997)、《锅炉工的妻子》(2012),《锦衣》(2017)、《高粱酒》(2018)是第四、五...[详细]
-
《登春台》:让命运充分显示出自己的轮廓
读完《登春台》,有一种复杂的心绪在心中弥漫良久,至今都没有散去。坦率说,这种阅读感受已经很久都没有了。小说开篇是对时间进行科学讨论,专业的科学用语,甚至带有几分科幻小说的色彩。我一直在思考这个...[详细]
-
《漂》:改天换地的历史画卷 动人心弦的壮丽篇章
苏北的水灾水情,可追溯至南宋建炎年间。当年,开封守将杜充扒开黄河大堤水淹金兵,黄河水由泗入淮,主流东泄南下。从此,苏北地区水旱灾害连年不断,成为全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1931年夏天,江淮并涨,淮河流域77...[详细]
-
《无声的细节》:一部大学“创意写作课”的工具书
利用暑假通读完走走的新书《无声的细节:小说的“读到”之处》(上海文艺出版社2024年5月出版),看着没几页就出现的红色批注或下划线,一个清晰的判断在我心中逐渐形成:这不仅仅是一本文学理论集,更是一本实...[详细]
-
龙潜:贵州少数民族女性作家乡土叙事观察
1.乡土叙事的丰富多元乡土叙事在中国文学史中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狭义指以乡土生活为题材创作的具有泥土气息的文学作品;广义指一切书写乡村面貌的文学形态。乡土文学作为贵州主流文学延续了百年,每个时...[详细]
-
《登春台》:面纱吹动,瞥见命运一瞬
一直迷惑于作家格非的语言,总是有种独立于小说之外的古意,有过往万千回头一瞬的宿命感。比如《褐色鸟群》《欲望的旗帜》《春尽江南》《隐身衣》等。即便他所写的,是当下此际,仍有种蒙着尘烟的暗黄色调...[详细]
-
《大校的女儿》:抗争与妥协
演绎一辈人从青年到中年的人生的影视剧很多,从《金婚》《王贵与安娜》到《父母爱情》,有很多部精品。《大校的女儿》却在立意上有大不同,男女主角从未在一起过,但两人的感情历程却像一根丝线,将两个人的...[详细]
-
当“打工文学”迎来共创时代
“打工文学”的概念早已有之,指的是一种文学流派,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南方城市,形成了独特的打工群体。他们中的文学爱好者通过小说、报告文学...[详细]
-
《不舍昼夜》: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漫游
2019年,与冯素素离完婚后的主人公王端午预备着抑制已久的流浪生活。临走前,他决定带一本书。从某种意义上看,正是这些在王端午不同人生阶段被触碰、阅读的书目,构造了他特定时期的精神结构和情感状态。...[详细]
-
《人世间》:人民性表达与新时代长篇小说创作
内容提要 在近十多年的新时代长篇小说创作中,人民性表达的问题已愈益明显且成绩斐然。这首先表现在当前长篇小说创作中对工人、农民、军人形象的人民性重塑上,但它不是对既有的“工农兵文学”的简单...[详细]
-
论罗伟章小说的“人心文化”及其审美建构
在21世纪的文坛上,罗伟章在“底层写作”“乡土文学”两个领域一直受到密切关注,其独到细腻的地域文化色彩与坚实敏锐的现实主义风格更为作家赢得了崇高的声誉。研究界的评价也大多集中于作家的这几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