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线上的奔布拉:我给孔繁森当翻译》:英雄精神的回响和召唤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征程中,《雪线上的奔布拉》的问世适逢其时。它不仅是一部“致敬全国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的典范之作,更是对于感人至深的孔繁森援藏事迹与源远流长的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又一次回响...[详细]
-
《茉莉为远客》:“用真嗓子说话”
《茉莉为远客》是由张莉主编的2023年散文年选,收录了20位作家的散文佳作。用张莉的话来说,好的散文作者是在“用真嗓子说话”的,好散文应当具有“对话性”。编纂年选就是将众声独语汇聚起来,促成同一时...[详细]
-
营造健康的报告文学创作生态
报告文学是近年来主题创作最活跃的文体,这些年来成绩也有目共睹,我们的报告文学作家在记录时代、反映中国现代化进程、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提升中国的大国形象等方面,已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详细]
-
《最后一公里的守望——七里甸纪事》:温暖的力量
董晨鹏长篇纪实文学《最后一公里的守望——七里甸纪事》(译林出版社2024年3月版)以真实的社区生活为蓝本,客观地抒写了江苏省镇江市七里甸社区工作者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为民服务的最美身影,而“妈...[详细]
-
原生态的歌与行——散文集《清风徐来》序
见字如面。我与徐徐老师的文字相遇于戊戌年一个草长莺飞的春天。这个媒人便是我在上海的一位画家朋友顾马。顾马先生是享誉上海的画马名家,在武汉为辛亥革命博物馆画过武昌起义的志士彭刘杨。我亦是...[详细]
-
《我的皮村兄妹》:以素笔,勾描大地上的文学之心
“皮村”的名字,对于关注当代文学的人并不陌生。这个坐落在北京东北郊区的村落,进入到这个世纪后聚集了成万的农民工来此,后来“工友之家”落户,“皮村文学小组”成立,让漂泊在异乡的流浪者们有了精神意...[详细]
-
《莎菲女士的日记》:莎菲的出走
日记,给我的第一印象,似乎是一个人和自己的独语。笔在纸上的沙沙声,是书写者内心情感的宣泄。我从初三时,便开始写日记。我知道日记里写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小秘密,是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东西。对于他人的日记...[详细]
-
新中国初期儿童文学典范如何确立
新中国成立后,文艺界便开始了构建新中国文艺理论体系的实践,新的文学观念在各种讨论中逐渐确立。新的儿童文学观念也在讨论中明晰起来。1956年2月出版的《儿童文学选(1954.1—1955.12)》(以下简称《儿童...[详细]
-
王忆印象:撕掉标签,世界在她眼中徐徐展开
文学是无界限的。王忆的文学是在轮椅与指尖上跳舞。文学也是王忆生活在有限与无限之间的张力源泉,既有温度又有色彩。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人们只会惊叹于她的文笔和梦想的实现,但当发现这是一...[详细]
-
王艺洁长篇小说《捕风人》的陌生化、世界性,以及抒情性
《捕风人》以一位发迹于深圳的金融富商章鹤云为主人公,以公司CFO、一位女性旁观者的视角讲述富商个人、公司及国内外金融环境的发展演变,并通过对相关具体而微的商业行为的描写,记录十年间主人公的浮...[详细]
-
《草木志》:接通乡村书写的“驿路”
从省城机关初到墟里的年轻驻村干部,清晨登高,俯瞰这个小兴安岭东麓的村庄,发现此处交织融汇的炊烟格外别致,竟有五色之分,不止青白、土黄、灰黑三色,更有难得一见的金、蓝两色。一如开篇这处细节所形容的...[详细]
-
一滴雨倒立着回到天上——阅读何向阳
2018年春天的某个夜晚,我偶然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转发的一首诗,是何向阳的《低语》。我随意点开,看完之后沉默了许久。坦率地说,我被何向阳深深感动了。作为与她认识了三十余年的人,我意识到何向阳的写作或...[详细]
-
以进化论为基底,鲁迅如何思考社会人生
戴静的《鲁迅前期进化论思想研究(1898—1926)》(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8月出版)以1927年鲁迅政治立场的显著转变为分水岭,集中探讨在此之前鲁迅思想体系中的进化论内容。全书通过运用文化比较、史料考证...[详细]
-
重拾故事的魅力
有一个时段,乃至时下的一些小说创作,追求碎片、断裂的叙述,疏离文学的故事性。但是,无论是面向过去,吸取优秀的传统文学养分,还是着眼未来,大胆地开拓创新,“故事”都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详细]
-
新乡土叙事的返乡者形象
文学为中国农民立传,成为了当下作家们对现实或粗粝或温情的、见血见肉的关切、疼痛和欢欣。《白鹿原》《平凡的世界》《创业史》《美丽的南方》,以及中国作协推动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中的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