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生态文学的时代价值与文化意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的新时代,生态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它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生长点,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和文化意...[详细]
-
汪雨萌:志怪与说理
志怪小说在中国文学的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从六朝鬼神志怪书到《西游记》等明清小说,甚至到当下的志怪类网络小说,各种各样的鬼怪、异事轮番登场,不仅能遵守有迹可循的鬼怪历史与志怪逻辑,亦能不断在人物...[详细]
-
《岭上多白云》:作为地方的岭上与超越性的地方
熟谙地方知识的作家,总会试图将标识个人成长的地域经验转化为独属于自己的文学地标,并从当下性和历史性的双重维度赋予其更具普遍性的意义。如同“高密东北乡”之于莫言、“香河”之于刘仁前、“东坝...[详细]
-
《金色鹭河》:山乡巨变的民间化与案例化
刘七宝生是当代乡土文学创作较为活跃的作家,也是江西作家群里比较优秀的一位作家。每一次携新作来到东莞,都带给我们别样的惊喜。记得上次刘七宝生是带着他的作品《丰收》的喜悦来到东莞分享的,给前来...[详细]
-
陈宁萱:越过金色的“范特西”
范特西,Fantasy,给人的感觉那么轻盈,那么梦幻,充满了憧憬、渴望,像一座金色的浮空岛屿——《终极范特西》的标题捧出了一个似乎饱含浪漫可能的期待视野,然而走入其中,读者会惊奇地发现,实际上孟小书所要探...[详细]
-
写在《台港文学选刊》创办40周年之际:推开这扇窗
《台港文学选刊》创办于1984年9月。它是改革开放时代大潮的产物。诞生于“大气候”,社会的“大气候”之中。关于台湾问题,中央提出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战略构想。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倡导念...[详细]
-
澳门文学:写出澳门历史的独特性
作为中国最早、最持久对外开放的城市,澳门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的真实缩影。中国近现代史许多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或多或少都跟澳门有直接的关联。例如,汤显祖的《牡丹亭》就有“香山岙”一幕,据说他还和...[详细]
-
《现代小说化读》:拆解文学经典创作要诀
王鼎钧的《现代小说化读》不是理论著作,也不是文章作法、创作指南一类的书,而是一部文体独特的名作鉴赏读本。作者在38个章节中,以沈从文《菜园》、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朱自清《笑的历史》、老舍...[详细]
-
“隐匿的城市”与“漫长的告别”——评韦敏《丛台别》
以一场醒来旋即遗忘的故梦开始,作者拉开叙述的帷幕,三个主人公渐次登场,故事徐徐展开。长篇小说《丛台别》娓娓道来,讲述的是自1920年至新世纪的武汉城,以及城市里人物的悲欢和生死的无常。作者采用的是...[详细]
-
动物叙事与生命之美——评王族《雪墙》
王族的小说擅长在边地雪原人与动物的关系中展现独特的生态风貌与绝境中的生命体验。中篇小说《雨和雪的声音》讲述了连长欧阳家良带领部队在巴音布鲁克草原修路,因路线会影响狼群牧民建议修改方案,主...[详细]
-
《八千年的凝视》:以小见大的美学意蕴
殊为遗憾,笔者错失了今年端午期间在成都博物馆举办的“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展览。有幸的是,遇见了姜明这篇散文新作《八千年的凝视》,犹如神游了展览现场,听见了由古及今的历史足音,沐浴着以字...[详细]
-
《隐居桃花源》:在语言中觅得心灵桃源
作家叶弥的短篇新作《隐居桃花源》,是一篇围绕语言力量与自我存在的作品。故事始于绵密细雨间的家庭琐屑,终于心灵顿悟后的豁然开朗,形形色色的语言逡巡其间,钩织起水墨淡雅中的心流蝶变。小说的核心落...[详细]
-
李浩然《拘鼠术》:解脱寻找生命的借口
从“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开始,鼠就与农耕文明密切相关。一方面,由于其窃取粮食的本性,使得人们总是要想方设法除鼠务尽;另一方面,人们却总是讲述着关于鼠的传奇故事,无论是十二生肖中名列第一的“子鼠”,还...[详细]
-
未来的哲学研究应当走向何处
《吹沙集》(三卷本)是武汉大学已故哲人萧萐父的文集,亦收有少量的师友评说。今年正值萧先生一百周年诞辰,东方出版中心将此前于1991年—2007年由巴蜀书社陆续出版的《吹沙集》《吹沙二集》和《吹沙三集...[详细]
-
《杯子上的笑脸》:在“咀嚼痛苦”中彻悟人生
一这是一本追忆的书,一本悼亡的书;这是一本情感炽热的书,一本思索冷峻的书。这本书是小开本,用的是轻型纸,拿在手里很轻;这本书浸满泪水和心血,捧在手上很重。这是一个父亲为女儿写的一本特殊传记。传记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