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向午《叙事者的远见》:务实的评论仍需要远见
喻向午的新作《叙事者的远见》是一部文学评论集,评论集跟评论家的身份大概是最匹配的形式,它是随感文章的自由组合,也是作者一段时间内各种思考的汇聚,同时也代表着写作者平等的姿态,是与叙事者们并肩而...[详细]
-
张雅文:散作乾坤万里春
赛场和领奖台,是体育运动员的高光之地。远离观众、远离聚光灯,艰辛的努力和付出,是运动员日久天长的生活。张雅文《永不言败 :走进中国冬奥冠军的冰雪人生》就是带领我们走近他们,走入他们的训练和日常...[详细]
-
《登春台》:于素朴中通达澄明的存在
格非新作《登春台》,以40余年时代变动为经,以春台路67号(神州联合科技公司)为纬,借由沈辛夷、陈克明、窦宝庆、周振遐的生命故事,以素朴、抒情的诗性笔调编织起有关当代人的欲望、情感、关联、命运、生死...[详细]
-
唐诗人:Citywalk、游荡者与城市文学
一、Citywalk与青年亚文化要总结2023年的城市文化热点词,Citywalk肯定是最重要的一个。何以Citywalk突然时髦起来,这与当下旅游风向的转变以及小红书等网络媒介的推广有关。但这个概念爆火、破圈之后...[详细]
-
《巴黎,巴黎》:作为思想方式的写作
韩东发表于《钟山》杂志的短篇小说新作《巴黎,巴黎》,通过一对老友的口吻,讲述了两个发生于巴黎的人生片段,也可以说是上演于巴黎的两出闹剧,揭示了人生的荒诞性与无聊感,并在一定程度上探讨了“国民性”...[详细]
-
张鹏禹:短篇小说的“致广大”与“尽精微”
张鹏禹,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曾于《当代作家评论》《当代文坛》《长江文艺》《作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评论等约30万字。曾获“丁...[详细]
-
《断舍离》:水仙岛的象征意味
雷默的短篇小说《断舍离》写了一对夫妻和儿子的得与舍、留与放的关系。与其说表现了一对夫妻显在的故事,倒不如说是隐在的孩子的故事。因此,小说展开的内在驱动在那个“异常”的小男孩。那个后来取了...[详细]
-
展现作家多彩人生和炽热情怀
正如传记作家何双及所说,尧山壁和现当代许多优秀作家一样,是一部读不完、写不尽的大书。品读他的名篇《母亲的河》《父亲的山》,里面流淌着太多的人生经历,贮存着太多的文学宝藏。何双及《尧山壁记》(人...[详细]
-
《幻海》之梦:一次自我生命体验的探寻
鲍磊的书写不仅仅聚焦于现实的“幻海”空间,他还通过流动性的梦境回溯呈现了现实与想象、真实与虚幻相交互的梦境叙事空间。《幻海》是蒙古族作家鲍磊新近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入选中国作协2023年度“...[详细]
-
看,达坂上的身影
《零公里》 王 族 著长江文艺出版社作家王族的长篇小说《零公里》近日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小说以某军分区汽车营官兵群体为主人公,描写了他们在边远又高寒的地区跋涉与奔波的日常,以鲜活生动的...[详细]
-
《“海牛”号》:重器的深度与“牛人”的高度
张雪云的长篇报告文学《“海牛”号》从时代全局出发,以国之重器“海牛”号海洋钻机系统研制应用为题材,讲述了以强国建设为己任的“海牛”号首席科学家万步炎及其团队成员的事迹。作品既写出了“海牛...[详细]
-
新时代散文的勃勃生机
在文学期刊众多、网络媒体发达的今天,每年在报纸杂志、网络平台上刊发的文学作品汗牛充栋,如何做到“略其芜秽、集其清英”,为喜爱文学的读者集中呈现优秀作品,是一件虽然困难,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详细]
-
在“反常”中重新认识自己
文学与时代生活之间存在某种默契的约定,文学总是一叶知秋式地呈现着时代生活的剪影。任何时代的影像都是复杂的、立体的,中短篇小说的写作恰以简约而深刻的方式展示了日常生活的侧面,及时反映现实生活...[详细]
-
欧阳黔森四部近作启示意义:让历史为现实作注
欧阳黔森的四部近作《黔村行记》(《求是》2024年第1期)、《天堑变通途》(《人民文学》2023年第3期)、《风景这边独好》(《山花》2023年第11期)、《高原醒了》(《中国作家》2023年第11期)是通过文学纪录新时...[详细]
-
在“现代性”和“中国性”之间——评《龙舟》
任何一个当代作家,都要回应时代的命题,这不是当代作家的宿命,而是历代作家的抱负和价值观。但是,如何有效地、用文学的方式回应时代的命题,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从这个角度讨论问题,我认为沈念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