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眼凝视》:寻找生活中的善良与温暖
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当前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着善与温暖的匮乏。对物质利益的单向度追求,导致诸如“碰瓷”“帮扶老人被讹”现象的滋生,严重制约了人与人之间善意的表达,也导致人际关系之间的严重隔膜和...[详细]
-
诗性与童心的照亮
这本散文集充满了纯真的诗性。这种诗性不是刻意为之的乡愁记忆,亦非对于苦难生存经验的升华,而是对中国乡土童年经验的本真表达。作者回溯自己的童年记忆,记忆中的乡土充满了山川河流的气息,饱含着天地...[详细]
-
《华夏第一公园》: “百年公园”中的城与人
这是一部带着叙事破碎感与荒诞气息的作品,它极富年代感,有深深的历史印记,但同时又如此贴近现实,立足于民间,还原了底层小人物日常生活的常态,带着一丝近乎极致的残酷。从主人公陈国良到宋小东、野种、汤...[详细]
-
时间性·民间性·地方性——论津子围《大辽河》的历史文化价值
“走一条河,就是走人的一生。”(1)津子围的新作《大辽河》终于实现了他念兹在兹的梦想——走一条河,为故乡的母亲河写点什么。继2021年长篇小说《十月的土地》在历史中探寻土地与人的关系之后,这次他要...[详细]
-
长篇小说《苹果红了》:瞩目青春的力量
近年来,“新东北文学”及相关的地方性写作,已成为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不少青年作家集中书写东北从中国新工业的摇篮到经历改革的阵痛,以及这个过程对一代人集体意识的深远影响。但是,东北不是只有“锈...[详细]
-
国家叙事及其他——关于重大题材创作问题的笔记
1在文学创作中,写什么一直是首要的问题,是每个创作者从生活进入创作阶段时首先面临的选择。这种选择可能是本能式的、灵感的指引,而更多的情形是各种因素的碰撞、纠缠、比较后的结果。它既有创作者主...[详细]
-
戴冰《大蛇》:是奢,是舍,也是赦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变得无足轻重了,除了这条活在小镇居民口传中的大蛇。《大蛇》在一种相对魔幻却又直面现实的写作模式中隐喻了人心;又在围绕大蛇的一场场活动中剥离着人性。大蛇与小镇的交集,始于瘪嘴...[详细]
-
《能往前走 便是幸福》:表里山河的幸福之路
杨合的散文集《能往前走 便是幸福》于2023年7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初看题目,这部散文集表达的似乎是一种充满温情的个人情怀,但当细细读罢、掩卷静思时,方感到这是一部内蕴厚重、风格硬朗的散文集,字里...[详细]
-
雪漠《娑萨朗》:由我在,见澄明
在《存在与时间》里,海德格尔提出死亡和虚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恐惧。基于此,文学的重要动力之一就是用创造的力量去超越死亡和虚无,并由之向死而生,去叩寻生的价值和意义。中国当代作家是在现代性的时间...[详细]
-
永远不放弃的是对生活的感知
读罢《南疆木器》,恍然觉得自己已经忽视了生活许久。木罐、木碗、花木箱子……是记忆里蒙着灰的童年。书里讲述的是新疆的器物,但翻着书页,却有熟悉的琐屑与温和。就这样,被作者的讲述不断带入,鼻尖是散...[详细]
-
《误入孤城》:新时代海外华文文学的历史中国叙事
原标题:新时代海外华文文学的历史中国叙事——以陈河长篇小说《误入孤城》为例证的思考近年来知名海外华人作家陈河新作不断,《十月·长篇小说》2023年第4期发表了其长篇小说力作《误入孤城》,单行本...[详细]
-
《强国记》:强国梦的现实演绎与激情抒写
长于书写“大国重器”的作家徐剑近期与李玉梅合作撰写出版了长篇报告文学《强国记——中国知识产权的力量》。这部作品聚焦第16届至第22届中国专利金奖中的八项专利顶尖成果,以深情的笔墨描述这些成...[详细]
-
回望林徽因的山河岁月
梁再冰有一张母亲林徽因的照片,非常喜爱,一直珍藏在身边——那是林徽因俯身与尚在襁褓中的梁再冰的合影。记得有一天,梁再冰指着床前的这张照片问女儿于葵:“在纪念林徽因的日子里,我们能为她做些什么?”...[详细]
-
《买话》:那些隐秘所塑造的命运
阔别十八年的广西三剑客之一作家鬼子,2024年4月携最新长篇小说《买话》归来。《买话》延续了鬼子小说关注城乡之间流动的现代人的生活处境和精神困境问题。不同于当下许多返乡叙事作品中与故乡的格...[详细]
-
许守尧诗集《逸兴遄飞》:尚有一轮明月
诗歌是悠悠天地间情思的撷取,代表着生命某一刻最为真实的情貌,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元曲,诗歌的表现形式随着时代和个体的不同,不断得以延续和发展,成为舒展生命、表达自我的强烈乐章。许守尧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