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都是土地的孩子 ——《黑与白》序
“我们都是土地的孩子”——这是黑小白一首诗的题目,我很喜欢。在为诗集《黑与白》作序时,我便以此为题。“我们都是土地的孩子”,黑小白说的没错。我们一生的悲喜和沉浮,都在土地上,无论是否从事农耕或...[详细]
-
科技理性时代的文学“出圈” ——以侦探推理小说为例
科学文化本身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当较为专门化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家从教科书里“出圈”从而进入大众文化领域的时候,还是带来了一些反差的谐趣。列文虎克是17世纪荷兰的一位商人,他对放大镜下所展示...[详细]
-
自然的诗学——读陈世旭《表叔》
在陈世旭的小说《表叔》里,表叔家所在的上水巷里,犹如世俗世界的一块“飞地”,这是战争的硝烟未曾侵袭的地方,亦如世外桃源一般为“我”一家提供了庇护。是的,在那万分危急的时刻,表叔收留了叫花子一般无...[详细]
-
《吃黄昏》:现代闺怨的异域想象与书写
作为中国文学界一家重要的文学期刊,自1957年创刊以来,《收获》始终坚持“好作品”为先的办刊方针。面对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影响力的作者,无论你是文坛名宿,还是才露尖尖角的新荷,只要写的好,都会受到一...[详细]
-
《苏东坡时代》:北宋思想文化史的全息画卷
如果说《海南岛传》是孔见写下的第一部大书,那么《苏东坡时代》则又一次完成了超越。孔见不仅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而且完成度很高。这部40多万字的专著在同类著述中木秀于林,是一部真正对得起“大宋风华...[详细]
-
重新做新时代的批评家
文学批评当然要深入文学现场,但今天的文学现场无限复杂,甚至连“文学”“写作”本身都开始变得模糊,纸媒文学、网络文学、超文本文学,全民写作、职业写作、网络写作、软文写作、游戏写作、编剧短视频脚...[详细]
-
讲故事的时代,写时代的故事
去年底,我刚刚开始编选《入瓷》和《昙花现》两个选本的工作。一位写小说的朋友问我:看现在作家的小说,会有新的不一样的感受吗?这真是个值得思考的好问题。这些最新出炉的小说,它们的特点在哪里?这些作家...[详细]
-
《雁来时》:如少年踏月低吟
评论家张莉在她主编的《茉莉为远客——2023年当代散文20家》的序言《好散文的“越轨笔致”》中写到,作为读者,她喜欢有“越轨的笔致”的散文作品,那种不做庸常之言的作品。“‘越轨的笔致’最初来自鲁...[详细]
-
叶兆言《刻骨铭心》:个人与历史的双重叙述
叶兆言对南京文化情有独钟,醉心于书写市井百姓的生活琐事。他的小说往往远离宏大叙事,专注于历史潮流之下的个人命运。他的新作《刻骨铭心》刊登于2017年《钟山》第4期,一经发表即被视为“夜泊秦淮”...[详细]
-
《上海凡人传》:凡人传奇的叙事辩证法
和晓的《上海凡人传》自2021年10月29日在起点中文网现实频道发布,至2022年2月27日完本,以历时四个月、持续日更逾4千字的进度,累积到全书49万字的体量。无论是在作者个人迄今为止的写作记录中,还是在同...[详细]
-
情感与新生——读晓航《拼图之城》
人至中年,如果有一个好友即将离你而去,你会选择一种怎样的方式去告别?这是读完《拼图之城》后,我的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问题。在匆忙的日常中,晓航的写作总能带来关于人类情感问题的思考。于是,阅读他笔下...[详细]
-
却问何方是故乡——陈应松《回山谷》简评
在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一方面,大量乡村年轻人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追逐自己的梦想;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村落正在消失,那些走出乡村的人离故乡越来越远,这既是地理上的距离,也是精神上的距离。陈应松的短...[详细]
-
为了告别的时光——评林森《乌云之光》
林森的中篇小说《乌云之光》(原载2024年第2期《十月》)或可看作是对少年时光的一次回顾和审视。小说按寻找回望谛视这个线索,串起了从少年到青年的时光。老沈、程浩及“我”曾经生活在同一个小镇,瑞溪...[详细]
-
精神高地的审美铸造——《西高地行记》的解读
一名文学接受者或文学评论家,从数以万计的作家作品里,挑选其中的一部散文集进行细细品读,并能够从中读出点儿什么,原因是特色鲜明的题材选择和主旨凸显,还是内蕴深沉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思想,抑或是新意特出...[详细]
-
张战散文《雨梯上》:以爱和诗谱写时光之美
张战的散文集《雨梯上》日前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雨梯上》这个书名颇有意味,看似散漫随意,却蕴涵有度,意象丰沛,余味悠长。闭上眼睛,念出声来,顿觉心明眼亮,豁然开朗,仿佛烟雨朦胧中扶摇直上,衣袂飘飘,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