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上海凡人传》:凡人传奇的叙事辩证法

发布时间:2024-08-31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和晓的《上海凡人传》自2021年10月29日在起点中文网现实频道发布,至2022年2月27日完本,以历时四个月、持续日更逾4千字的进度,累积到全书49万字的体量。无论是在作者个人迄今为止的写作记录中,还是在同类型的都市日常生活题材网络小说总体格局中,这都算得上厚实醒目之作。

全书故事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降三十年间历经沧桑巨变的上海为时空背景,显示着典型的“年代文”特征。而贯穿故事首尾的男一号主角朱盛庸出身普通工人家庭,并且还有一个资质起点比他明显高一截的哥哥,这样的人设配置,又颇有几分自觉不自觉地取法《平凡的世界》的意味。确实,通读之下,更能感觉出:故事框架和叙述方式都极具时下流行的现实题材网络小说“年代文”类型特征的《上海凡人传》,其构思立意的初心起念,恰似路遥在《平凡的世界》手稿上写下的原书名“普通人的道路”所示,是要把时代的宏阔变迁,具体而微地细化到最普通最平凡的人生道路上。

不过,与《平凡的世界》相比,既是讨巧,更是挑战,《上海凡人传》的时空背景定位于世所瞩目、众所周知的上海。故事背景中的一系列社会热点事件和城市建设发展的标志性成就,都属于铁板钉钉的史实,忽略过多则失实,虚构过甚则失真,而悉数照搬、一一罗列,又容易流于冗赘,挤压人物、故事的虚构生发和戏剧化演绎。类似这样的虚实要素的取舍与匹配,实际上是以“普通人的道路”来印证大时代变迁和细化社会发展画卷脉络的长篇叙事艺术,需要共同面对和共同跨越的辩证界域。

对此,《上海凡人传》的解决之道归结到底,是从设置人物和铺排情节的结构设计层面发力。它以贴着城市风土人情特质、顺着时代潮流走向的方式,构建全书故事框架,形成个人成长史、家庭变迁史和社会发展史三个层面、三条线索既交迭互见而又彼此牵掣的园林画廊式的立体画卷。为这一画卷注入灵动神采的主人公和次要人物群像,尽管皆为虚构,却一概如实依照社会心理传统中积淀的极精明而又极务实的“上海人”气质和“上海人”做派,来加以设定和刻画。这不仅使得故事中所有人物的言行做派和个体价值观,都突破了一般现实题材网络小说人设悬浮不落地、流于简单化和标签化的局限,而且使得虚构的人物和人物关系,具备了直接切入社会现实土壤和城市人文风情深层肌理的在地性和典型性。

主人公朱盛庸从全书开篇处正当高毕业前夕先是挖空心思地争取赴美留学、后又因决心陪伴垂危的外公而转让出国机会给同学的出场戏,到随后三十年在家里家外、职场和社会一路跌跌撞撞却又峰回路转的成长和成熟过程,每一步的向前迈进和变向转折,都在演绎他作为普通“上海人”也即“上海凡人”气质代表的各个不同侧面。开头争取出国留学是精明应变、紧随社会风尚的大流,后来突然放弃出国是质朴务实、执着孝道常情,合起来,正是普通而又普通的二律违反、凡庸克服凡庸的自我认命。

名如其人或人如其名的朱盛庸,从蜗居蓬莱路10平米筒子楼电镀厂宿舍的双职工子弟,到金山石化职业技术学校外事文秘专业学生,再到青浦韩国现代电子公司的青年员工。之后,随着美国金鹏收购现代电子、新科合并金鹏,金鹏又接连被新加坡淡马锡和江阴长电科技收购,从青年步入中年的朱盛庸,不但没能像精英白领那样稳稳坐上一把职场铁交椅,反倒遭遇了一连串变戏法似的打工人身份的被动更改。整个人终于渐渐觉醒似的,从被动到主动,从随波逐流到顺水推舟,选择了脱落到被单位绑定、被职业套牢的工薪族生存模式边缘,甚至干脆游离在外,转而跃入通过精心炒股所得的经济收益,来维系自己的身心体面和安稳小日子的社会化生存空间。

与此同时,人生轨迹高开低走的老牌重点中学和正规大学毕业生哥哥朱盛中,接受了朱盛庸转让的留学名额、在美国得了博士学位的李礼刚,眼界稍微短浅了一点、结局却也似乎并不差的美貌前妻冯嫣,原籍安徽的新上海人现任妻子周画白上海,或以他们庸庸碌碌、泯然众人或者说绚烂一时终归平淡的归宿,或以她们光鲜素淡略显些微差别,却同样都各得其所、各安其命地沉浸于静好岁月的状态,在朱盛庸的身边远近,展示着“上海凡人”貌似参差、实则齐一的群体生命本相。即使是在三十年快速发展和快速变迁的上海,仍然是凡人最多见,凡人的活法最普遍,凡人的道路最寻常。

就这样,在一条主人公担纲的故事主线之外,辅以多面相展开的群像式“凡人”列传的烘托,《上海凡人传》为时代大潮中流转的凡人生活逻辑,凿出了条理致密的立体纹脉,镀上了层层叠加的鲜亮暖色。其效果,无声胜似有声,不是赞美而胜似赞美。凡人所需要和凡人所适配的赞美,大概没有比这种不着一赞词却时时在意、处处上心的恳切关注和细致描绘,更恰当更可贵的了。就文学叙述伦理来讲,聚焦本身就意味着重视,持续聚焦往往意味着深度的理解和认同,得到被叙述和自叙的机会,就意味着赢得了获取认同和自我证明的机会。

正像笔墨饱满的人物塑造,让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初期十年这一历史大背景,在《平凡的世界》里最终变成了农家子弟孙少平及其亲友用以演绎他们身为普通人的生活选择和思想道路的舞台,《上海凡人传》绵密的人物描写,也为上海凡人朱盛庸们,从1990年之后三十年上海纵深步入改革开放快车道这一社会发展史册中,争取到了充分表现他们位卑而自尊、低开而高走,既能与时俱进、更善顺势而为的精明务实生活风范的一方大舞台。

通读全书,《上海凡人传》也显露着网络小说常见的一些不足。如故事推进手法单调,过度倚重人物对话,以联翩堆集的对话代替、湮没或抑制了心理活动和环境氛围的描写。尤其后半部,灌水式的对话渐多,语句浅白冗赘,模糊了人物本应表现得更充分的个性差异,冲淡了字面上的文学色彩。另外,人物定型过早,开篇不久主要人物性格似乎就停止了发展,此后际遇一路笔直向前向上,只是在反复印证其已定型的性格特质。这些可能都属于因袭幻想类网文写人写事陈规俗套的惯性表现,亟待汲取纸媒传统文学上乘之作的艺术技法,加以更新和改进。对于主要人物关键时刻取舍进退的行为突转所作的心理起因交代,也存在充实和深化的细节余地。如迟至还差6章就到终章的第223章,以朱盛庸跟母亲追述往事的桥段,重提他三十年前突然放弃留学,全部的原因就是为了陪伴当时病重的外公,却仍然没能挑明在最初的描写中早已从外公的问话中透露的家境拮据、父母抠唆之窘。

现实中和文学传统画廊中的凡人,往往是身处看得见却够不着时代洪流和社会主潮的社会角落和社会缝隙,无缘介入更无力参与大事件,任凭风吹雨打,无论惊涛骇浪,始终只能以谨小慎微地做稳自己为最高追求。在《上海凡人传》以凡人经历来牵连和映照大时代的构思和写法之外,落地历史进程和当下社会生活土壤的年代文等类型化的现实题材网络小说创作,还面临着更多大有可为的拓展路向。

(李林荣,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传院教授)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