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小青:朱辉印象之不谈小说
写朱辉是个难题。一些年来,多多少少也曾写过一些作家同行的印象记,写的时候,似乎还没有遇到过什么“难题”,基本上是顺畅的,自然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把马屁拍得隐蔽而又高级,在调侃中就有了暗藏的吹捧,于是...[详细]
-
李云雷:世事洞明皆学问
本期两位新锐小说家的作品,文珍的《有时雨水落在广场》和李晁的《小卖部之光》,都写到了“世情”,不同的是,前者聚焦的是跳广场舞的老年人群体,后者关注的则是一起车祸引起的诸多反应。文珍是一个擅长写作情感题...[详细]
-
“以梦为马”的纯真人生
一口气读罢《青涩年华》,冒出的第一个想法是这是一部流浪汉小说。小说以饱含时代气息和个人生命体验的质朴清新的笔墨,借助梁月鹏的人生足迹、寻梦路径展现出一段并不短暂的当代中国的历史、一个风云诡谲的时代的社...[详细]
-
长篇小说《惊蛰》:不懈追求生命的突围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当代中国伟大变革的起点。春雷乍动蛰虫振,新风抚暖万物生。自上而下的改革开放,不仅深刻变革了城市与农村的社会面貌,也深远影响了无数人的生命历程。杜阳林的长篇小说《惊蛰》(《十月》杂志...[详细]
-
徐贵祥《英雄山》:红色传奇的当代回响
读徐贵祥长篇小说《英雄山》(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8月出版)就像在登一座大山。读罢上部《穿插》,你觉得自己已经到达山顶,但作者说,现在还为时过早,站在这儿,只能看到这座大山的半边风景。登上顶峰的路有...[详细]
-
《五湖四海》:石钟山塑造的不只是刘天右一个人
文学是给有梦想的人准备的,军人出身的石钟山心里有一棵树,赤诚是这棵树的种子,渐渐长成系列文学作品的参天之树。石钟山的新书近日面世,它就是长篇小说《五湖四海》。作家石钟山是有修为的,他笔下塑造了众多的军...[详细]
-
“白马”已然成“飞马”
大约7年前,也即朱秀海将满60岁之时,笔者曾与他有过一次长谈,事后整理成文,题目就叫《六十再识朱秀海》(载《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颇有刮目相看的喟叹。彼时朱秀海正埋首于电视剧创作,俨...[详细]
-
路遥的认知偏失与暗面意识——《早晨从中午开始》别论
在文学写作上,有灵性和创造力的“能之者”,难得,有悟性和理解力的“知之者”,同样难得。那些文学经验高度成熟的作家,往往既是会写的“能之者”,又是深刻地理解了文学和写作的“知之者”。他们不会单凭着所谓“...[详细]
-
易清华的《月明之夜》:多少爱中藏多少“恶”
文艺复兴时代的诗人马里诺说过,“诗人的目的是引发惊叹(wonderment),我指真出色的诗人,而非业余爱好者。不能引起惊叹的诗人必须退回到马厩里去。”确乎,优秀的文学作品筑基于日常经验之上,与之同时...[详细]
-
蒋韵《北方厨房》:聚焦于食物的历史与生命记忆
尽管不仅早就对所谓“民以食为天”与“食色性也”这样的说法耳熟能详,而且也正如同“衣食住行”所强调的那样,深知食物乃是人类得以维持生命存在最根本的事物之一,但我却从来都没有能够想象得到,自己非常熟悉的作...[详细]
-
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70周年:繁荣新时代文学创作出版
编者的话3月26日,繁荣新时代文学创作出版暨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7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多位作家、出版家、翻译家、编辑家在会上发言。现刊发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天意怜芳草,人间要好书王蒙首先,...[详细]
-
阿慧:采撷生命之花
广袤的新疆大地盛产棉花,据说目前新疆每年的棉花产量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比重超过了百分之八十。这个惊人的数字,意味着全国人民所穿的十件衣服当中,有八件是用天山南北所产的棉花做成的。每年夏秋之交,当新疆遍地...[详细]
-
孙频:在“世界剧场”倾听“桃花源”的当代回响
近年的几个中篇《松林夜宴图》《蛟在水中央》和新作《我们骑鲸而去》中,孙频向历史、山林、荒岛四面出击,有一种与《疼》《盐》为代表的早期写作告别的意味。如何从个人经验和轻车熟路的写作中突围一直是每个作家所...[详细]
-
余华新作《文城》:虚幻的城与疲惫的写作者
余华新书《文城》出版已有月余。在人们的文学阅读逐渐去中心化的今天,作为华语写作圈少数几位还拥有庞大读者群的严肃文学写作者,余华的《文城》一出,便引起热议,赞美者高呼余华重回巅峰,主题一如既往地具有史诗...[详细]
-
刘岸《古城驿》:小说的野心与叙事的魅力
一我是第一次读刘岸先生的小说。我很被他的小说惊讶。我觉得我有些相恨见晚。像《古城驿》这样的长篇小说,我在这之前从未见过。我见过的更多的是被日常生活的烟火熏得头昏脑胀的现在正在进行时的小说,见过的更多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