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奉生散作文集《过云集》:潮白河流淌的情怀
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文学对人类真实经历的回顾与反思之风日盛,无论是那些腥风血雨的惨烈时刻,还是如涓涓溪流般的日常生活。有些故事不可能天天发生,也不可能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但对于当事人来讲,事情的发...[详细]
-
东西《回响》:人生的光影与人性的回响
《回响》是作家东西继《耳光响亮》《后悔录》《篡改的命》之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我以为,读《回响》是需要智力与精力的。小说从公安局案件负责人冉咚咚破案切入,以心理开掘悬疑推进故事,作品角度新颖,情节跌宕起...[详细]
-
晓雷长篇小说《浮山》:生命的重重突围
晓雷先生一直是我十分敬佩的老作家,他跟夫人李天芳都曾是陕西文坛的主将,他们伉俪合著的长篇小说《月亮的环形山》给我留下很深印象。《浮山》的写作过程我也略知一二。十几年前,他就把目光对准了一个来自《曹全碑...[详细]
-
余华新作的好看与遗憾
余华在回忆自己的文学道路时说:“那次偶尔的阅读,导致我一年之后正式开始的写作,和一直持续到1986年春天的对川端的忠贞不渝。”川端康成善于通过人物的细微之处,来凸显其细腻的情感和瞬间的感受,从而使得人...[详细]
-
《革命先辈家书家训丛书》:小家书 大情怀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革命先辈家书家训丛书》共3册,收录了革命领袖、革命先辈、开国元帅和革命英烈书信130多封,家训50多份,以及背后的感人故事,全面展示革命先辈们严格优良的家风家教。父母对子女的教养...[详细]
-
张恨水是如何写北京的
《北京人随笔》张恨水著谢玺璋编北京出版社张恨水祖籍安徽潜山,享年72岁,但他的一生,有一多半儿是在北京度过的。他1919年秋天来到北京,那一年他24岁。许多年后他忆及此时依然还记得:“……天色已经黑了...[详细]
-
写作的自觉性和表现的混沌性——论陈彦的小说创作
摘要:陈彦能够充分发挥现实主义的优势,其成功经验一是在写作中具有明确的理论自觉性,二是在表现上追求艺术的混沌性。在当前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互影响、相互对话的语境下,陈彦仍然执守古典现实主义文学,并获得...[详细]
-
李浩:优秀的小说往往逼迫你“无话可说”
《我们的爱》是一个别样的爱情故事,它甚至让“爱”伸展成一张相互交错、意蕴丰富的网;《我们的爱》是时间和岁月的挽歌,是缅怀也是告别,它使一段青春得以令人感吁地复活,带我们重温“过去的时光”并重温它的百感...[详细]
-
晚期风格的开始——莫言《晚熟的人》
一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事。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诺贝尔”一直是文坛甚至社会念兹在兹的图腾,莫言获奖,俨然完成了全民心愿。莫言崛起于1980年代的寻根、先锋运动。他的小说从...[详细]
-
《妇女简史》:人性的平衡点可能在任何位置
《妇女简史》艾伟著/作家出版社2020年10月版/45.00元凡是被冠以“简史”的讲述,给人的期待恰恰不是表面上的浮光掠影,而是触及本质、对事物深层结构的剖析。在读者那里,这种剖析往往被自动划为不容置...[详细]
-
畸形灵魂的剖析与透视
作为一位正在成长过程中的青年作家,唐诗云的小说创作数量,无论如何都称不上多。虽然数量不多,但其中的一些作品却往往会以其较为鲜明的思想艺术个性而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她最近的短篇小说《腐烂的泡萝卜》(载...[详细]
-
批评缺的不是知识,而是思想诚意
拙著《双重审视》作为“剜烂苹果·锐批判文丛”(第二辑)之一种,近期由作家出版社推出。之所以取名“双重审视”,是因为本书着眼于对“批评宏观问题”和“叙事惯性问题”的审视。既然是“问题”,好像必须要以犀利...[详细]
-
《民谣》:自传性、结构或者“小说革命”
在我的印象中,王尧首先是一位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尤其是“文革”文学,以及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研究等诸方面均有突出建树的优秀学者。他作为一位散文家的才能,其实也早有所表现,曾经在《雨花》杂志上发表的那些带有...[详细]
-
《远去的白马》:击穿战争历史和小说叙事的盲点
1“从哪儿说起呢?”“从白马吧。”这是朱秀海长篇小说《远去的白马》(《十月》2021年双月号第1期)正篇的引子。小说从白马开始,以白马收束。女主人公赵秀英几乎用尽一生,迎接一次浪漫的邂逅,完成一场长情...[详细]
-
四颗星星和一头驴子的意义——评朱安娜的两篇小说
朱安娜的《推销小说的人》和《星星离地球最近的夜晚》就像是一个年轻作者发出的困惑而无奈的质询,以及对这质询的回答。《推销小说的人》带有科幻小说的色彩,但是和绝大多数写科幻小说的文科生一样,朱安娜显然对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