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冬林散文印象:从形容词到名词的审美追求
无为出才女,李凤群、许冬林和张尘舞,许冬林就是其中之一。印象中,李凤群、张尘舞专事小说,许冬林主攻散文也兼及小说。我读过许冬林的长篇小说《大江大海》和中篇小说《颜色三叠》,读过许冬林的散文集《忽有斯人...[详细]
-
任晓雯《朱三小姐的一生》:在“活着”中思考生命与人性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余华“每个人都在等待朱三小姐死去。她...[详细]
-
中西文学比较视阈中的湘域作家研究
罗璠教授的《中国文艺思潮与湖南文学》是一本采用比较文学方法,对中国当代湘域作家进行系统研究,并给予分类归纳、梳理总结的力作,不仅综述了其成败经验、探索了其发展轨迹,而且将其置于中国乃至世界文艺思潮的广...[详细]
-
张清华:从虚构开始,到有效炼意
写作课应该首先从“学习虚构”开始。在英文中“fiction”既是“小说”之意,又是“虚构”之意,可见“小说就是虚构”,某种意义上,文学也就是虚构,属于“无中生有”的东西。在我看来,文学的使命不是试图“...[详细]
-
赋形热情的姿态
作家徐小雅的小说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样一个细节:即使空调温度开到最低,她的(女)主人公仍旧常常感到热汗淋漓。她的小说中,还有这样一个场景:同样是酷暑闷热的屋内,另一个主人公却能在不开空调的情况下安...[详细]
-
随处皆是风景
陕西作家梦萌最近由文汇出版社推出了他的散文集《随意即风景》,如同书名,但凡他笔下写到的都是满眼的风景。这部散文集由七个小辑组成:《怡情山水》《神与物游》《童乡之赖》《万有灵犀》《市井趸趣》《魅在舌尖》...[详细]
-
“大地魔法师”的幻真世界
“我经历过奇特的事”,“这只是我经历的奇特事情之一”,“下面是我最近经历了的事,比以前的都奇特”……小说开篇伊始,鲍尔吉·原野就这样一唱三叹地,为《花火绣》定下了奇幻的叙事调子。小说的主人公鲍,无缘无...[详细]
-
《健康丝绸之路——中国国际卫生合作纪实》:对健康丝绸之路的理性表达
“一带一路”是一个文学创作富矿,从文学角度对“一带一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书写,这样的书目前还不是很多。而从医疗卫生角度来展示“一带一路”的意义更是鲜见。《健康丝绸之路——中国国际卫生合作纪实》是一...[详细]
-
重读戴小华的《忽如归》:一心向“归”的 民族与家族史诗
《忽如归》与我们以往所读到的华文文学中带有个人追忆性质的“回忆录”,如齐邦媛的《巨流河》、王鼎钧的《昨天的云》等有明显不同,它以纪实的笔法,讲述了一个台湾的退伍军人家庭,自上世纪40年代末由大陆迁台后...[详细]
-
刘大先:认识新乡村 写出精气神
通过具体人物和故事写出时代精神,写出新时代乡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气神,是乡村题材创作的重要任务 乡村题材创作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类型。不同历史情境下的乡村书写,呼应社会与时代的变迁与召...[详细]
-
周洁茹:以“小故事”描摹女性的生存百态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却没告诉我们年少成名之后的生活应该如何延续。名噪一时的“70后作家”周洁茹用特立独行的经历向世人展现早慧天才的别样的人生选择,年少成名却在万众瞩目的高光时刻决然转身,为逃避一眼...[详细]
-
鬼魂、家谱、脚踝:一次认祖归宗
一起初,看到一篇小说“从一个鬼魂说起”,让人隐隐担心。托上世纪八十年代魔幻现实主义和先锋文学的福,我们有那么多“鬼魂”视角的名篇,徐则臣也要躲在无所不知的“鬼魂”身后突破叙述的自由边界么?但是,“鬼魂...[详细]
-
郭艳:叙事刀锋上的现代写作
近三十年中国当代写作现场中,很多文本沉沦在城市和乡村双重的欲望和身体陷阱中,文字中裸露着功利主义的颓唐与失败,文本世界倾覆在狭小的肉身和委顿的心智之中。小说之于作家来说,多是个体自我的独白倾诉,亦或是...[详细]
-
来颖燕:短篇小说的情节与感觉
小说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从来扑朔迷离——它表现真实,又逃离真实;它从现实世界的根系里汲取所有的养分和要素,又自洽地葆有独立的品格。它注定要陷入指向寰宇的决心与言短意长的体裁限制的裂隙之中,但正是这间隙逼...[详细]
-
徐刚:论如何在小说里优雅地“掉书袋”
主持语在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中,李洱的《应物兄》颇显特别。虽然它赓续了当代小说表现世情伦理、反映现实生活和勘察存在困境的文学传统,但因其内容的繁复和形式的松散,却也让读者见识了小说的另一种写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