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启元中短篇小说版图
与许多同龄作家不同,尚启元写作伊始并没有聚焦个体自我的内部经验,以白描的手法一点一点刻画他所熟悉的小城街道空间和平民社会,冷静克制却又温情脉脉,无论是故事脉络还是字里行间,都于无声处潜藏着丰沛的人情味...[详细]
-
张茂龙《永远的初心》:他永远活在老百姓的口碑中
作家张茂龙新近创作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永远的初心》,追寻江苏省扬中市的一位基层干部、共产党员郭克生的人生足迹,采访了许许多多的普通老百姓和基层干部,一边听他们讲心中所敬佩的好人郭克生感人的故事,一边引...[详细]
-
输出的伤痕——郭楠《花团锦簇》中的流失与缠绕
新世纪以来,华人移民的回归与找寻成为了当前社会强烈关注的话题。无论是从文化属性上还是从经济环境上来说,这一移民群体的归国问题思考都是极为重要的母题。相较于早期移民文学中强烈的乡愁属性,今天的移民文学已...[详细]
-
曾攀:生命的领受与伦理的风暴
一担任五山乡三合村第一书记归来后,李约热有了新的分身——李作家。李作家不是一天养成的,而是在一次次进村入户中走出来的。与其说李作家是一场虚构的叙事者,不如说其应中国当代乡土变迁的新的召唤而诞生。他仿佛...[详细]
-
“镜中水未逝 ”——何向阳诗文阅读札记
《镜中水未逝》是何向阳2004年9月出版的一本书,扉页上的题词是——“给时光”。这本书,可能没有她之前的散文集《思远道》、《自巴颜喀拉》和同年出版的评论集《夏娃备案》更有影响,是本跨文体、带有精神自传...[详细]
-
李遇春:回到中国小说的“传奇”种子
於可训先生近年来醉心于小说创作,长篇短制,多管齐下,斐然成章。先生自谓此举乃“衰年变法”,其中有深意存焉。所谓变法云者,其实乃古人以复古为革新的成例,不过是想回到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去寻找种种有价值的资...[详细]
-
林岗《漫识手记》:词语密林中的精神漫游
俗世的日子如流水一样逝去,刻板的学术生涯消弭人的灵气。在诗意匮乏的时代,一个人面对自我、人生与世界时会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我在学者林岗的散文随笔集《漫识手记》(花城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中获得启示...[详细]
-
索耳长篇小说《伐木之夜》:无所定形的囚笼
作为作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索耳在《伐木之夜》中展露出来的关于密闭怪诞空间的思考是极具挑战性的。小说多次在小关受到荔枝园监视的时候突然地进行转场,将人物突转至与母亲的情绪空间之内,这种实体空间与情感囚笼...[详细]
-
李约热《李作家和他的乡村朋友》:“零度”与“温度”
《李作家和他的乡村朋友》是李约热以扶贫工作为全书故事的贯穿线索,构建成的一部野气横生的乡村人物志与风俗志。小说在叙述过程中展现出了一种旁观者式的冷静与克制。这或许可视为李约热“零度叙述”理念的延续。但...[详细]
-
中国古代文人的日常生活与精神镜像
我和胡烟是鲁迅文学院第27届高研班的同学。彼时,我是一个不求上进的学生,但她学得认真,也学得扎实,虽有云泥之别,但也偶有交流。北京一别之后,我读到她不少写山东老家海岛的散文,写得情真意切、乡愁笼盖,心...[详细]
-
胡延清散文集《人事文情》:一片丰茂的散文田地
赏读胡延清的散文集《人事文情》,风韵隽永的清新书香扑面而来,温馨文字浸润着心扉。这是继看过他的长篇小说《腾格里传奇》之后,续读文友的又一部作品。首先,品赏《人事文情》的自序《春天回望》《相思沙漠》两篇...[详细]
-
吴然长篇小说《岁月皱纹》:此时此地难为情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在《九章·涉江》中如是说。在陕西人民出版社新近推出的吴然的长篇小说《岁月皱纹》中,深深浸润的是一群在上世纪60年代随三线建设大军在秦岭脚下成长、而今人过中年的“新北京...[详细]
-
董华散文集《十里不同乡》:一壶时叙里闾情
老友德宁推荐董华这本散文集《十里不同乡》给我。书分四辑,分别书写自己的师友和至爱亲朋,以及难忘的乡间童年。先读书中的第一篇《正大圣殿,我的文学之母》。很长的篇幅,读起来却并不费力,几乎是一气读完。写的...[详细]
-
一部书,冲洗出万千影像
许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下即历史,当下即我们明天的回忆。因此,记录和书写当下是作家的重要责任。之前,鲁顺民与陈克海两位作家,并肩行走过几十个贫困县,查访了近百个贫困村落,栉风沐雨,入户采访调查,呕...[详细]
-
《潮卷南海——深圳风雨一百年》:书写深圳崛起之魂
作家张雄文在当下湖南文坛算是后起之秀,却十分扎实而勤勉,埋头耕耘于散文、报告文学等领域,近年来屡有不乏影响力的佳作问世,令我这个老乡十分欣慰。不经意间,他又捧出了一部出色的新著——长篇报告文学《潮卷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