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中国古代文人的日常生活与精神镜像

发布时间:2021-08-11 来源于: 作者: 文艺报 | 叶梓 2021年08 点击数:
我和胡烟是鲁迅文学院第27届高研班的同学。彼时,我是一个不求上进的学生,但她学得认真,也学得扎实,虽有云泥之别,但也偶有交流。北京一别之后,我读到她不少写山东老家海岛的散文,写得情真意切、乡愁笼盖,心想,身在人海茫茫的北京城里,她心底终究还是放不下那个让人魂牵梦萦的故园。每个写作者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故园,这也不稀奇。然而,当让我读到这册小开本的《读画记——中国古代文人生活图鉴》时,才发现在胡烟的心中还有一个更加辽阔的纸上故园,那就是她多年来踏山觅水而不断寻找着的古代文人画世界。

一册《读画记》,迎面而来的是《沈周三夜》。她对这位明代画家的抒写,以三个夜晚的独特角度切入,这种别出心裁的写法本身就胜人一筹。而沈周的《夜坐图》《雨意图》等名画以及沈周的一生履历,就是通过这三个别具意味的夜晚给带出来了。这些年,我对沈周也略有阅读,读过不少有关沈周的文章,唯独胡烟的《沈周三夜》让我有惊艳之感。她跳出了掉书袋的传统窠臼,写出了一种真切的在场感,在极力还原的日常生活场景里触摸到了沈周的心跳、呼吸以及悲欢。在《读画记》里,与沈周一起进入我们视野的还有扬州八怪、苏轼、冬心、张岱、齐白石。这些或风流倜傥、或逍遥洒脱的文人,虽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与我们关注的房价、股票、芯片等相去甚远,但胡烟还是以一己之力将他们再次呈现出来。从这个意义讲,与其说是她在夜深人静的一盏青灯下读画,不如说是对旧时文人生活进行一场漫无边际的纸上寻访。

胡烟读画,不只是读画,更是读她自己,读现世生活。这也正是《读画记》与众不同的地方。在《读画记》里,每一篇文章不仅呈现着古代文人的生活场景,同时,作者又以当代女性独有的温婉笔触介入热气腾腾的现实生活当中。以《夜访菖蒲君》为例,菖蒲本是古代文人心生欢喜的案头清供,但她起笔时却从拜访对菖蒲文化颇有研究的当代江南艺术家王大濛入手,写她的慕名拜访,最后才荡开笔墨,历数古画里的菖蒲。而这样的铺陈并不显多余,又与菖蒲的历史文化结合得十分巧妙,浑然天成,读起来不高蹈,没有掉书袋的枯燥,又接地气,有一种打通古今的感觉。事实上,好的文字就应该这样,既让人以史为鉴,又能与现实紧密勾连。同样,在《渔夫,渔父》一文里,她也是信手拈来,打通古与今的任督二脉,文字里既有吴镇的《渔父图》,也有自己渔民父亲的形象,来回穿插腾挪之间,古画里渔夫的形象更加丰满了,父亲的形象也更加鲜活了,这充分显示了胡烟在处理历史经验与个体经验之间驾轻就熟的能力。正是这一点,让胡烟成为近几年散文界杀出来的一匹黑马。她的《夜访菖蒲君》获得第二届三毛散文奖的单篇散文大奖,《渔夫,渔父》又获得《广西文学》杂志的年度散文奖,这些奖项都体现了对她作品的认可。同样,在《读画记》里,《秋日生活计划》是一篇角度新颖的佳作,字里行间处处充盈着一个有着生活美学追求的当代知性女子对中国传统文化赓续有望的向往。而且,《读画记》告诉我们,最让胡烟迷恋的似乎是明清时代的江南。彼时的江南因为经济重心的南移,书画之风浩浩荡荡,古代书画史上赫赫有名的吴门画派即是例证之一。2015年我移居苏州之后,深切地感知到这种风雅在当下的延续。胡烟远在京城,于工作之余时时不忘远足前来,通过一座园林、一池荷花、一隅假山来体味旧时的风雅。而这样的踏山问水、访古寻旧,恰好成为她在一幅幅古画面前洞悉古代文人精神镜像的底色。

相较之下,《寻找扬州八怪》写得更加荡气回肠。本来,扬州八怪就是中国古代书画史中一个特立独行的小分队,但经由她的复述,故事更有质感,浪漫情怀与现实关切一样也不少。温情脉脉的叙述里,有自己的扬州小屋,而从那间扬州小屋的窗户看出去,不仅仅是湖光山色,更是一段悠长的历史往事。

《读画记》的书名还有一个副题:中国古代文人生活图鉴。我以为,这是定位极其精准的一句话。事实上,在《读画记》里,无论是造园还是秋日计划,无论是唐寅还是张岱,胡烟始终试图还原的就是古代文人风雅的日常生活场景。逍遥美好的日子经由她的叙述,离我们的生活更加近了。她甚至也在喋喋不休地提醒我们,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如何像古代文人那样安放我们的灵魂,实现自我救赎,更是我们的一门精神必修课。

也许,这才是胡烟更深更远的旨意。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