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凸凹:进入制造,从空间到时间的三条路线
【采写工业企业点:四川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过了明天,就是五一劳动节。工业企业中的劳动者们,都在怎么劳动、劳动些啥?来到龙泉山西坡下,我走进了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航天工业园。采访三线航天人,他们嘴......[详细]
-
只身跋涉两个月 追寻信仰写《长征》《星星》诗刊总编辑龚学敏推荐:《唱支山歌给党听》
延安,阳光灿烂,晴空万里。在宝塔山下,一曲《唱支山歌给党听》响彻古城安澜门外的南门广场。...[详细]
-
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雍措《凹村》斩获三毛散文奖
5月6日,第三届三毛散文奖终评获奖作品揭晓,共有散文集、单篇散文26部(篇)获奖作品。其中,韩少功的《态度》(四川人民出版社)、韩小蕙的《协和大院》(人民文学出版社)等5部作品获得散文集大奖;陈仓的《我有一棵树》、雍措《凹村...[详细]
-
阿来谈三星堆:谜团一点点打开,需要时间
阿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5月28日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文物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在三星堆博物馆联合举办“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主题活动。本次主题活动包括召开推介会介绍三星堆考古发掘新成果、举办“三星堆......[详细]
-
铁凝:新时代的文艺之路怎么走
中国文联主席铁凝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的地位不可替代,文化的作用更加凸显,文化的力量愈益强大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最根本在于创作生产出更多高品位的优秀作品,关键在于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的文艺人才,目的在于促......[详细]
-
阿克鸠射:“悬崖村”的故事,像水滴映射太阳
四川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曾是深度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也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今天,让“悬崖村”闻名全国的,不是这里曾经的藤梯,而是当地群众翻天覆地的生活变化。这个“一步跨千年”的彝族......[详细]
-
107岁马识途:就算依靠放大镜也要每天坚持创作三小时
进入5月后,天气渐热,107岁的马识途每日蜗居在书房,伏案写作,长篇小说《最有办法的人》的创作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今年就要出版,这是他的一大心愿。当马识途将这个好消息激动地与我们分享的时候,笑容在脸上洋......[详细]
-
李敬泽对谈孙甘露:写作为什么是门手艺活?
6月7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设立的华东师范大学-分众传媒“未来文学家”大奖正式启动。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相关兄弟院校与机构的......[详细]
-
“语言的故乡”在何方?阿来北大开讲,直击当代文学的痛点
讲座现场(北大中文系提供)四川在线记者肖姗姗“中国当代文学的问题,关键还是语言。”6月8日,著名作家阿来做客北京大学,进行了一场《语言的故乡》讲座。曾经无数次公开表示“愿意做一个语言的信徒”的阿来,再......[详细]
-
张炜:蒋蓝善于用宏大汹涌的语言流去冲涮生活
原标题:张炜:蒋蓝善于用宏大汹涌的语言流去冲涮生活,表达人心,见证社会7月16日上午,“续接蜀人精气神——《蜀人记:当代四川奇人录》阅读分享会”在济南书博会举行。《蜀人记:当代四川奇人录》(简称《蜀人......[详细]
-
作家杜阳林谈小说《惊蛰》创作:“为了往昔那一代的年轻人,也为了现在的年轻人”
惊蛰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雷声轰响,叩震万物,预示春归大地,人间青葱。节气之中,它是“有声有响”的,轰轰烈烈,惊醒的“蛰”即小虫,从此跨入新的生命序列,迎接新的成长季节,桃红李白,春和景明。这一节......[详细]
-
马平:我已经决意将温情路线走到底
马平如今秉持现实主义写作立场的作家,已然找到了书写“中国故事”的辽阔热土,他们从不同路径进入乡村和历史之中,寻找百年中国的精神底色,其中四川作家马平新近推出的长篇新作《塞影记》为这一书写打通了新的密道......[详细]
-
作家阿来:用更宽广包容的视点书写中华民族文化
阿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 张浪 摄(四川统战人说统战事)作家阿来:用更宽广包容的视点书写中华民族文化中新网成都8月6日电(记者贺劭清)“(民族地区)过去复杂的历史,今天更丰富多样的现实,在新时代里人们......[详细]
-
“诗人小说家”马平:话语恰切,诗意自生
马平 从一个乡村人物的历史,书写中国百年沧桑巨变的历史。书写民族寓言、家族史诗,在中国当代长篇小说领域内,一直有着悠久的传统。四川作家马平的《塞影记》被视为是这个绵延群山的又一座不容忽视的山......[详细]
-
葛亮小说集《瓦猫》:尽精微方可致广大
如今人们耳熟能详的“匠人”一词,可溯源至《墨子·天志上》中的“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意为做车轮的人要依据圆规,做木工的人要依据矩尺。可见不论古今,在时间的流逝中,器物的留存和匠人的手艺须有一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