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冬林《山林笔记》:丰沛而深刻的启示
胡冬林的长篇散文遗作《山林笔记》,我既读得断断续续,又读得如痴如醉。他以细切的观察、锐敏的感觉、灵动的文字,细致描述的山与林、鸟与兽,以及贯注其中的发现与惊喜、感知与感想,给人们呈现了一个山、鸟、兽相...[详细]
-
陆颖墨小说集《小岛》印象:内敛着激情 焕发出阳光
我注意到,今年以来,全国除了个别省份以外,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中考、高考模拟题中选用了《小岛》这部小说集里的《彼岸》《通道》《潮声》以及《金钢》的节选作为阅读理解题。海军题材的作品能如此广泛地被运...[详细]
-
“却在我的生命中残喘”
“人老到一定程度,生命又退回到婴儿时期,老人心里什么都明白,却什么都做不了,人,想要有所作为,想自己打理自己的日常,却一天不如一天。人生的迟暮是如此地悲凉,巨大的孤独、无助。尽头是生命的终极地带,人类...[详细]
-
柳岸《文姜传》:寻绎历史 追索理想
柳岸的“春秋名姝”系列历史小说《文姜传》,写的是春秋早期鲁桓公夫人文姜的故事。文姜生于公元前729年,卒于公元前674年,是春秋早期“三小霸”之一的齐僖公之女、“五霸”之一齐桓公之妹。春秋时期,齐鲁关...[详细]
-
从《惊蛰》《麻雀》《旗袍》看海飞和他的谍战世界
我们时代的文学艺术中,“讲故事的人”正全面复兴。海飞就是其中之一,并且是特别有价值的典型。海飞说,他“会养一些故事。所谓养,就是不停地吸收与消化,和酿酒没有两样,一定的时间内,这些故事会发酵,成熟,饱...[详细]
-
《致江东父老》:让暗夜有灯火引路,让穷途花朵盛开
一切文字都是写作者内心的外化。写作者的目光投向哪里,取决于写作者的经验、情感和关注点在哪里。李修文这部《致江东父老》将人情之美、人性之光用最诗性的语言呈现给了世人。这部散文集叙事空间辽阔,从四川到广东...[详细]
-
绽放的虚构时光
虚构的时光在绽放,有人忽略,有人追寻,“一朵花不紧不慢地开完一生/写满字的纸隐藏了另一些秘密/月亮反复消灭着自己/时间总有新的目标,布满每个角落”(《容易被忽略的》)。诗人的任务是发现,发现时间的流动...[详细]
-
《我引黄河心上流——历代黄河诗歌辞赋选》:以诗赋形式讲好黄河故事
《我引黄河心上流——历代黄河诗歌辞赋选》(河南文艺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这部书的问世,是策划人和出版家独具慧眼的表现,是他们勇于担当、多出好书、讲好中国故事行为作用下的一种结果,是他们辛苦劳作的结...[详细]
-
朴素深情的《先生方敬》
方敬先生是“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被誉为“新乡贤”楷模。作为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他一生赤诚报国、烛燃杏坛。特别是从大学教师岗位上退休以后,他从上海返回苏北,在故乡设立“景清奖学金”,倾尽200多万元积...[详细]
-
《赤脚走在田野上》:亲近富有灵性和感情的土地
读完厉彦林的散文集《赤脚走在田野上》,我眼前一亮。“赤脚散文”是当代散文的一个重要现象。厉彦林扎根沂蒙故土,讴歌乡情,坚持“赤脚散文”创作。他的散文很受学校师生欢迎,他的亲情,他的感受,他的语言,普普...[详细]
-
艾伟《最后一天和另外的某一天》:像一把刀子
艾伟短篇小说《最后一天和另外的某一天》(《收获》2020年第四期),是我近期读到的用笔相当节俭的小说。小说里虽然有不少人,比如工厂里有八十多人,后面的话剧观众人数更多,中间也还会穿插其他的相关人等,比...[详细]
-
曹军庆:“诚实的证言书”
曹军庆是一个勤勉且有创作野心的作家,即将出版的短篇小说集《会见日》,便是他继“烟灯村系列”、“幸福县系列”、“东湖系列”之后潜心打造的新的文学阵地,收录了他这两年在戒毒所采访后陆续写出的二十个短篇小说...[详细]
-
曾剑《向阳生长》:书写深沉的爱与牺牲
作为“新生代军旅作家”,曾剑的写作主要围绕乡土和军营展开,这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更与他的写作理念相关。在一次访谈中,他谦逊地表示,“我不是一个有才华的作家,我是一个写生活的人(我并非说写生活的人就没有...[详细]
-
《生死守护》:现实题材创作的灵魂是真实
《生死守护》是很早以前就开始创作的一部作品。新冠疫情期间,几乎是在亿万民众与疫情抗争的泪水里,在与病毒搏杀的炽情中,完成了这部作品的最后修改。《生死守护》写得十分艰难。想好的故事和细节,不断地被修改,...[详细]
-
胡冬林:明月松间照
我认识的胡冬林有两个。一个是进山前的。那会儿胡老师在《小说月刊》当编辑。我们认识,但不熟。关于他的信息多是道听途说:他是作家胡昭先生的儿子;除了当编辑外,他更多的精力花在写作上;他脾气不好,说话冲,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