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灾难反思与生命和解
杜文娟是陕西非常独特的一位女作家,她的创作始终扎根大地,多年来,足迹遍及青藏高原、蒙古草原、汶川震区,以切身的生命体验来写作和记录,以行走的方式丈量文学所能达到的可能性。2020年5月,她的长篇非虚构...[详细]
-
陈群洲《约等于虚构》:寓意的重新发现
对于一生都与诗歌厮守的陈群洲来说,也许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曾经赖以言说的语义基础正在悄悄发生改变,文本却已经随之改变了。最近出版的《约等于虚构》就是这样一部诗集。他在保留简洁、自然、素美等特点的同时,...[详细]
-
陈仓从《父亲进城》到《上海反光》:用善意之光缝合城乡裂痕
在当代文学史上,进城题材小说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或者说,从城市开始新兴的那一天,从人口可以自由迁徙流动的那一天起,就会有形形色色乡下人进城的故事,以及由此产生的底层想象和多重讲述。作为在上海生活了十...[详细]
-
从深入生活的践行者到人民的歌者
李迪的文学道路,是一条践行“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这一真理的探求之路、成功之路。李迪创作勤奋,著作等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儿童文学和纪实文学作品。翻阅这些作品以及作者自己的创作谈,你会发现,这些作...[详细]
-
朱文颖《生命伴侣》:浮华褪尽,众生归位
《生命伴侣》是作家朱文颖今年新推出的小说精选集,而《繁华》则是其中一篇。小说《繁华》的男主人公,叫“莲生”,王莲生。旧时代的江南农村,男子赋名,以“某生”居多,取生机盎然之意,而最多者,则是“根生”。...[详细]
-
阎志《武汉之恋》:青春的激情和时代的缩影
长篇小说《武汉之恋》是一部“向改革开放40年致敬”的小说,是一部表现青春激情和时代缩影的小说,是一部新时代的创业史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洋溢着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小说。小说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详细]
-
用什么来建构我们的精神
阎志的长篇系列小说《武汉之恋》开篇从1983年写起,第二部《江水浅湖水深》结尾于1991年,两部小说的所叙时间跨度近10年,而这10年,正好与中国当代史的“关键历史时刻”——改革开放基本吻合。在这个意...[详细]
-
理想之域与希望之歌
宽阔而平静的江面,激流深藏其间,不动声色。在声声汽笛间,依稀可以见到如大鱼般上下沉浮的青年的身影。顺着江水漂流而下,他会经过广袤的人间,也将发现和锻造出一个全新的自我。读阎志的《武汉之恋》,这幅画面始...[详细]
-
里下河文学谈:上善若水长浩荡
里下河文学是充满水泽氤氲的,湖光水气,河流船桨,拂岸绿树,照影荷花,片片垛田,弯弯曲径。自然风物如何照应人世精灵,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详细]
-
里下河文学流派崛起的文学史意义
里下河文学流派的崛起,改写了江苏当代文学地理版图,甚至可以说改写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学地理,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仅从小说创作而言,里下河文学流派小说如涓涓细流,从上世纪80年代一直流淌至今,不同...[详细]
-
读韩文友的诗:人间真情与诗的远方
韩文友的诗与他的散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生活的质地、生存的痛感、生命的觉悟都是一样的,它们都充分地显现了本质的、本色的精神高度,他善于把神与俗、灵与肉、社会时代与个体心性融会贯通,进而形成一个精致的艺术...[详细]
-
贾平凹《暂坐》:异托邦叙事中的现代空间焦虑
在《〈暂坐〉后记》的煞尾,贾平凹看似不经意地提到了两个人:一个是俄国的撑杆跳女皇巴捷耶娃(伊辛巴耶娃),一个是我国的国画大师齐白石老人。他说巴捷耶娃“从没有见好就收”,而他的创作就如同“试着来做撑杆跳...[详细]
-
《张富清传》:英雄还有这样的
《张富清传》是我的约稿,是钟法权的作品。约他写时,正是春去夏来,古城正热;当书稿摆在我案头的时候,已经是天凉好个秋,正好伏案悦读。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读得泪流满面。我是真被张富清感动了。人到中年后,心灵...[详细]
-
冰炭——简评唐顿小说《春琴的岛屿》
在阅读《春琴的岛屿》之前,我对唐顿一无所知。海飞老师说,她是“90后”青年作家,该小说要发《西湖》“新锐”栏目,要求我为之配个短评。我虽不知唐顿,但读完两万来字的小说,倒觉得亲切。这小说,有点类似于畀...[详细]
-
李建军:我读《神舟山传奇》
罗先明先生是我熟悉的作家。15年前,我读过他的《远东大战纪事》(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后更名为《远东战争风云》,由人民出版社2012年以四卷本形式增订再版)。二百余万字,皇皇三大卷,结构精整,气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