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哨鹿》:复调结构的香港前史书写
西西以一种文学化的方式,开启了对于香港前史的巧妙书写。站在这样的视角下,去玩味《哨鹿》里的诸多叙写,自然能感受到作者对于香港历史与现实的情感寄托与深沉幽思。香港作家西西的两部小说——《哨鹿》和《我的乔...[详细]
-
《梅花印》:梅树花开印五色
散文集《梅花印》是夏敏的新作之一,不仅有着沧桑的岁月美感,有着情感的唯美纯粹,还有着年代的深浅脚印。这与夏敏从小到大都生活在水域纵横、风情无限的南汇不无关系。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的“大家闺秀”底...[详细]
-
《再见白素贞》:溢出我们的日常和正常
在陈仓的中篇《再见白素贞》中,白素贞其实是故事的“配角”,而她的母亲“丽妈”才是核心性的,相较而言作为叙述者和故事参与者的“我”也为此退居其后,成为了串连故事和帮衬“丽妈”性格呈现的“背景因素”。巧妙...[详细]
-
重申文学的“森林立场”
荆楚大地是陈应松小说创作的原乡,承载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民生的关注,容纳了他无尽的浪漫情怀和智性思考。神农架,这一带有巨大隐喻和象征意味的存在,包含着原始、现代和后现代多重文化镜像。从《松鸦为何鸣叫》...[详细]
-
中国新文学的魅力
中国文学课陈思和四川人民出版社自“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后,迄今已有百年的历史。而对新文学进行总结,不只是在回望过去,同时也是在探寻新文学之道。在这百年的新文学史当中,涌现出来的作家众多,而文学作品数量也...[详细]
-
郑小驴:追随他的旅程
西西弗斯走了。需要强调的,不是逃,也不是跑,是走,一种从容优雅的姿态。尤其在面对俗世生活的羁绊,面对死神的召唤,面对疾病黑洞随时吞噬掉沉重的肉身,“走”这个动作无疑颇具象征和哲学意味。故而,《西西弗斯...[详细]
-
革命历史叙事的传承与新变——评张学龙作品《火种》
革命历史题材是当代文学写作的重要资源,当代文学史中涌现过多次革命历史叙事的高潮,并形成了清晰连贯的革命历史叙事脉络,但不同时期的不同作者对革命的本质叙述与价值诠释却不尽相同。“十七年”时期,出现了一批...[详细]
-
被撕裂的现实和现实主义
1990年代以后、特别是2000年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一个稳健的增长期,伴随着巨大物质财富的迅速累积,各社会阶层发生巨变之猛烈、文化发生断裂之惊心动魄,皆是1980年代所难以企及的。中国文学历来有描写现...[详细]
-
看冯骥才长篇小说新作《艺术家们》
在今年年初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我在参加冯骥才新作《俗世奇人全本》的首发活动时曾半带玩笑地对他说:“希望明年的图书订货会能再次为你的新作首发站台。”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随着年事的增高,大冯在减少了一些户外实...[详细]
-
为作家画像传心
陕西青年作家魏锋的新作《时光雕刻者》是一部有价值的也生动好读的口述实录式纪实作品。魏锋通过对数十位作家艺术家翻译家本人或其亲友、研究者的深入访谈,通过记录整理受访者生动细腻的讲述,为我们还原了一个个鲜...[详细]
-
文学的魅力与事外远致——钱谷融的人学思想与审美实践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与演变,与中国当代社会的深刻变化休戚相关,中国当代文学的结构由“十七年文学”“文革时期文学”“新时期文学”这几个重要段落构成。回望当代文学70年的发展历程,充分感受到这是中国社会发生...[详细]
-
姚雪垠构想中的《天京悲剧》
作为中国当代长篇历史小说的奠基者和代表性人物,姚雪垠在创作《李自成》的同时,也在构思着另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即以太平天国起义为题材的《天京悲剧》。在其生前发表的文章、书信及访谈中,他多次提到这部《天京悲...[详细]
-
何建明《革命者》:为有名无名的英雄们立传
《革命者》何建明著上海文艺出版社9月30日国家烈士纪念日来临之际,泪眼婆娑中读完了作家何建明的又一力作《革命者》,心中激荡着难以言说的悲怆之感。作者笔下狂飙式的历史风云、政治突变、残酷斗争令人触目惊心...[详细]
-
小题材的大品格——论铁凝的《小嘴不停》
一、“小事儿的神灵”《小嘴不停》在铁凝的小说中具有某种风格上的典型性,譬如它立足于微小人物的微小事件,起伏性不大,并无惯常小说的那种波澜曲折和故事延绵;譬如它具有入骨三分的“审视之眼”,小说中的人物动...[详细]
-
他写出了东北变革岁月中,不变的情义常量
近来,双雪涛、班宇和郑执等人的东北书写备受瞩目,他们以子一辈的视角书写父辈下岗前后的人生经历,记录变革时代里普通人命运的沉浮。他们的作品所关注和表现的,东北从强盛到衰弱的历史轨迹,产业工人从时代中心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