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触摸历史肌底之痛
历史,已然的存在,被放置于人类发展的长河中,当它不时地以各种方式被触碰,被澄清,引起人们的沉思、咀嚼、而后慨叹、警醒,或许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它就完成了自身价值的一个安放。当一个作家用文学的方式来将沉淀已久的历史重新...[详细]
-
2011年散文:那些清晰的声音
文学的万象里,散文是最万象的,也是最乱象的。万象而乱象的散文世界,既昭示了散文的繁荣茂盛、斑斓多彩,也昭示了散文的杂乱无章、无所适从。但不管如何,总有一些声音是清晰的。这些声音来自文学和生活,来自大地和心灵,是...[详细]
-
现实的觉醒,一阵清新的风
2011年已经成为了历史的一页。每一年每个人都会有太多的感慨和唏嘘,这中间夹杂的许多成分都应该和自己一年的收获与流逝有关,我相信任何一个人的三百六十五天都有可圈可点的记忆。在我的视野里,中国诗歌的2011,比起任何一...[详细]
-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现实指引
一、更加自觉的历史承担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在"坚持正确创作方向"的标题下明确教导文艺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坚...[详细] -
道路小说:欲望与文化的穿越
这两篇小说,《一个人上路》与《去香格里拉》,令人读后有巧合之感。体裁是一个中篇一个短篇,作者是一个东北一个江南,却都不约而同地写了道路,或者说写了作为象征和隐喻的道路,前者让人想起美国乡村音乐《道路之王》,后者...[详细]
-
2011年文学理论批评:重绘文学版图 重建文化生态
建树独创性的批评理论或者知识体系,对文学史和当下创作进行有效介入,是文学批评的关键。或从社会结构、科技条件、政治、经济、文化机制及相互关系的深刻变化审视当代文化版图的解构,或从新文学发生的源头重绘文学版...[详细]
-
2011年军事题材中短篇小说:非典型与小概率
女性命运的探究 马晓丽的短篇小说《杀猪的女兵》令我惊叹。这篇小说的成功在于作家采取了女性的视角来看待女兵的命运,在当下军事小说创作中并不多见,特别是对于作为女兵的女性心理变化的描述细腻而深刻,可谓别出...[详细]
-
艺术本身就是目的
艺术存在的唯一理由
我不是过分突出艺术的异在性,把它孤立起来,而是强调艺术的独立和自律,从而让艺术落在人的精神生存上,落在生命上。艺术是人的生存本身,是生存的一种方式,不是达到其他目的的途径、工具、手段等...[详细] -
我与老臣的文学追问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刚刚写儿童小说,20多岁。老臣则30多岁,已经成为少年小说新作家的代表性人物。那时候,我们偶尔便在会议上、私人聚会上遇见,一得空便谈各自的生活,各自的独特体验,各自的文学方向和打算。他说写儿童文学的时...[详细]
-
2011年辽宁作协特邀评论家论坛纪要
时间:2011年12月6日
地点:河北承德
主持人:省作协副主席、创研部主任、《当代作家评论》主编高海涛
与会人员:省作协特邀评论家、省作协创研部部分专业作家、评论家
高海涛:
从第一届到今天,我们辽宁作协特邀评论家论坛...[详细] -
现实主义的精神立场
文学艺术的真正繁荣,离不开一个健康活跃的生态环境。只有形成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生动局面,各种艺术手法争奇斗艳,各种艺术风格交相辉映,各种艺术流派异彩纷呈,文学艺术才能在互相砥砺、激荡中突飞猛进地发展。 对于一切...[详细]
-
2011年中国文学批评印象
2011年是中国文学热情异常高涨的一年,文学批评也成为焦点中的焦点,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对文学批评的期待与质疑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可喜的是,文学批评顶住了来自新媒体和社会大众的巨大压力,以理性的方式介入...[详细]
-
《饥恶》:不一样的电影
影片《饥饿》的导演史蒂夫麦克奎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想拍一个和人们看过的很多电影不一样的电影,他做到了。《饥饿》为肤浅、雷同、热衷商业市场的电影制作者们上了一堂课:在电影经过了一个世纪的历史之后,影片的创意...[详细]
-
乡土叙事:生命与精神的成长
2010年春天,我在辽宁文学院认识了郭宏文;2011年春天,我去辽西葫芦岛参加了他的第一本散文集《山屯物事》的研讨会;相距不过半年,在这个天地醇熟的秋天,他的第二本文集又将付梓,并邀我为之做序。看着作者笔下一幅幅水墨画...[详细]
-
“道”与“器”的尴尬
这是一个喧嚣聒噪的时代,是一个文艺批评必然遭遇尴尬的时代。
当市场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金钱、财富、名利、地位成为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时,本来无可厚非的文艺本身不自觉地向其靠拢,"迎合或者取悦"新的精神价值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