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恶》:不一样的电影
影片《饥饿》的导演史蒂夫•麦克奎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想拍一个和人们看过的很多电影不一样的电影,他做到了。《饥饿》为肤浅、雷同、热衷商业市场的电影制作者们上了一堂课:在电影经过了一个世纪的历史之后,影片的创意性仍可期待。
《饥饿》首次揭露了1981年在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铁腕政策下,关押激进组织爱尔兰共和军的英国梅兹监狱发生的绝食致死事件。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它的内容,更在于它一反常规的叙事方式——用超耐心、超冷静的影像展现生或死、卑微或崇高、软屈服或强对抗的引爆状态。
影片从描述一个监狱警卫的日常生活开始:清晨,雷蒙德•洛韩起床洗漱,穿衣,出家门,到院门外左右看看,两侧的街道空无一人,回到院内轿车前,趴下,检查车子是否被安装了炸弹,然后开车离去。午餐;接收新入狱的犯人,写狱中记录。影片至此,没有任何音乐,电影的叙述语言一直都很平静。偶尔表现些小矛盾——犯人们和前来探望的家属见面,外面的人给里面的人传递纸条,犯人们把大便抹在墙上,监狱警卫戴着面罩用水冲刷墙壁。就在犯人们为在谈判中赢得了他们可以穿普通百姓服装的权利而备感振奋时,却发现监狱给他们换的不过是统一样式、统一色彩的另一种囚服,他们愤怒地摔椅子,拒穿囚服。
此刻,影片的第一处亮点出现了:一批左手持盾牌,头戴帽盔,右手持棍棒的警卫们被警车运来了,他们在楼道内靠着墙壁排成左右两行,赤身裸体的政治犯们来到全副武装的警卫们中间,一瞬间左右两侧的长棍密密匝匝地砸在了手无寸铁的裸体上面,一个个裸体被挥舞的棍棒打得头破血流,四处奔逃。出现在观众眼前的被棍棒击打的似乎不是作为人的政治犯,而是不具备反抗能力、毫无尊严可言的动物。施暴者脸上麻木的表情似乎说明,暴力已成为他们常规生活的一部分。
由于之前的每个镜头都是日常的、安静的、极富耐心的,观众根本就没有接受如此暴力场面的心理准备,所以这种强烈的镜头反差犹如一枚炸弹,刹那间将它的高能量释放在观众的内心,也许影片就是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当你目睹这种真正的暴力,你犹如感到是在与魔鬼共舞。”至此,影片取得了第一个成功。
影片的第二处亮点——一场对话。影片的主人公——激进组织北爱尔兰共和军成员鲍比•桑兹对天主教牧师说,他和狱友准备进行第二次绝食斗争。第一次绝食失败的原因是他们7个人同时开始,很快大家都变得衰弱,结果没经受住英国政府的诱惑。这次他们决定几个人先开始,中途不断有新人加入,这样可以将斗争持续很久,而且绝不妥协,准备赴死。牧师激烈地反对,斥责他不但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还要让更多的人去死。牧师质问桑兹,这样做是否正确和值得?
鲍比•桑兹平静地讲述了他小时候发生的一个故事。孩子们去参加越野长跑比赛,小鲍比•桑兹和队员们一起经过一条小河,发现一匹断了后腿、流血过多、奄奄一息的小马痛苦地倒在河里,怎么办?正当大家议论纷纷之时,牧师从远处走来,小鲍比•桑兹当机立断把小马的头按在河里,直至小马断了气。他说,我对小马做的事是对的,大家都知道那是对的,但当时没人敢去负责任。这次也一样,就让我替大家接受上帝的惩罚吧,我这么做正是因为热爱生命,我认为统一的爱尔兰是正义的。牧师问道,你已经死了,这对你还有什么意义?鲍比•桑兹回答,正因为我死了,才会有更多的后人坚强地站起来。
这样,一场决定生死的对话在长达17分钟的固定长镜头中,在只有两个人的房间里,用低沉而平静的语调进行着,而观众的灵魂却被一句接一句的高容量台词点燃,无法再恢复平静。
影片的第三处亮点是鲍比•桑兹死前6周的绝食生活。导演采用的依旧是客观的镜头和平静纪实的叙述风格,然而鲍比•桑兹衰竭无力的眼、遍布褥疮的溃烂的后背、一触即倒的皮包骨的躯体以及主人公面对死亡接近时坦然的神情却强烈冲击着观众的视觉,挑战着观众的情感和道德底线,让人不得不在内心里有一个明确的态度:虚弱的身体可以被打到,然而打不倒的是人的尊严和不屈的意志力。
鲍比•桑兹在绝食抗议66天后,第一个饿死在狱中。在这次接力式的绝食斗争中共有10名共和派囚犯饿死。之后狱警雷蒙德•洛韩在去看望母亲时,被一颗无名子弹射死,寻常的镜头语言喷射的是愤怒的火焰——正如鲍比•桑兹预料的,他们用小众的死亡唤醒了后继大众更加高涨的决心。
《饥饿》在第11届英国独立电影节上一举夺得了最佳男主角、最佳新人导演、最佳摄影三个奖项。它是继此前美国《标准流程》《阿布格莱布的幽灵》等影片之后,又一部聚焦“人权”的影片。史蒂夫•麦克奎恩曾获英国特纳奖,他是一位画家兼实验电影导演,《饥饿》是他的银幕处女作。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