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找文学的精神立场
中国文学如今一路急奔,就像被自己放出的狗咬自己,急急如律令地出作品、出作家、出奖项,无暇顾及喘息之地,流放了精神的回顾与眺望。当前文学的混乱情景让我们不得不重视文学的精神立场问题。 如果没有精神立场,我们...[详细]
-
艺术:足以让人成为人吗?
去年11月,首届东北亚语言文学与翻译论坛在大连举行,主办方给我也发来了邀请,并向我建议了一个发言主题: 文学批评与文学翻译的关系。当时正赶上辽宁省第九次作代会召开,我因无法分身,没去大连,但还是很认真地寄去了书...[详细]
-
在博大生命中长出的银蔷薇
实际上,我的阅读更近似于重温。高海涛先生近年的一系列散文,如《美国的桃花》、《故园白羽》、《在军营那边》、《四姐在天边》、《青铜雨》、《西方美人之思》等,都让我有一种如归精神故里的感觉,除了文本的自由与开...[详细]
-
文艺批评怎么了
做文艺批评的多数有学问,念过大学,有硕士、博士学位,主义、潮流、建构、方法信口拈来,课堂上给学生答疑解惑,研讨会上挥斥方遒,报刊电视上经常发表观点。按理说由这样一些学问家打造出来的文章应该既权威又招人爱看,可是...[详细]
-
批评在别处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梁海在读硕士的时候,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很早的时候,她就喜欢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几近迷恋的程度。她说,学了这个专业就可以更加名正言顺、堂而皇之地享受这种阅读。她偶尔还模仿章回体小说...[详细]
-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对中国诗歌创作的借鉴意义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的名字并不陌生,很早就有人翻译他的诗作,先后有李笠、董继平、北岛等多种译本。他获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后,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他的诗对中国诗歌创作可能具有的借鉴意义。...[详细]
-
不能满足时代需要,就没有位置
(访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评论家雷达) 人民性是文学的灵魂 "过去不是没谈过文艺‘为人民服务’,但是在今天的语境下,这样集中地、强烈地提出来,同时把它作为整个文...[详细]
-
《失翼灵雀》:久违了,怜悯
影片《失翼灵雀》(又名《被拴住的灵雀》),是根据捷克文学大师赫拉巴尔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改编而成。小说中内容不相干的系列短篇,却像一根根廊柱和屋宇一样,如此美好而有机地建构成精美的、历时二十年仍荣光焕发的影片大...[详细]
-
何为文学的“大用”?
不同的文学都有属于自己的作者和读者 陈忠实(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党组成员、名誉主席)
在我的理解中,读者读书是一种兴趣,试图去了解一些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而作家们对世界的体验有独特之处,这...[详细] -
当下文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的立足点应该更高一些 雷达(评论家)
我认为,面对大众文学的浪潮,网络文学的高涨,数字化和图像化的挤占,以及种种阅读分化的现象,我们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只知固守传统纯文学立场,眼见传统文学被边缘化,倍感痛惜,...[详细] -
后工业时代下的心灵意义与精神考量
从顺序上说,熟悉李铁的名字,比熟悉他的作品更早些,并每看到或听到他的名字,大多总与工业题材相联袂,这样集中而统一的指向,也下意识中增加了自己对李铁作品的阅读期待,也仿佛是很想看见,工业,这个弥散着机器的轰响,与金属渴...[详细]
-
读契诃夫:戏剧与精神家园
1.
在从前的许多年代,剧作家是作家中理所当然的一部分,他们的剧本不仅可以在剧院上演,也可以印成书在读者中流传。许多无缘到剧院看剧的孩子,比如像我这样的,就是通过读剧本来了解那些伟大的剧作家及他们的经典之作的。...[详细] -
北风吹过 雪花飘过
近来,懒读诗书。眼底动脉硬化,干涩疼痛。我怕它累,不敢劳驾。但刚刚收到的一本散文集——宁珍志的《向谷穗们学习》,让我掀起眼帘,顺顺当当地把它读完:它,养眼睛!先是封面吸引我,谷穗们涂成葵花色的金黄,簸动着成...[详细]
-
通俗文化“内外兼修”抵御低俗诱惑
现代社会在文化发展形态上的重要特点之一,是通俗文化的强势崛起。如果说在传统社会,文化主要由精英阶层把控,由精英创造,在精英中传播,那么在现代社会,市民阶层的生成和民众素质的普遍提升,使得以普通大众为主要...[详细]
-
文艺批评为什么看不懂
文艺批评受诟病,看不懂是罪宗之一。抛开一般读者的接受能力、接受习惯,有两点嫌疑最大:一是文艺批评对文艺作品、文艺现象理解不到位,无论表扬还是批评都说不到点子上,一些作家艺术家正是因此看不上文艺批评;二是文艺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