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对中国诗歌创作的借鉴意义

发布时间:2021-08-20 来源于: 作者: 白长鸿 点击数: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的名字并不陌生,很早就有人翻译他的诗作,先后有李笠、董继平、北岛等多种译本。他获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后,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他的诗对中国诗歌创作可能具有的借鉴意义。
  评论托马斯的作品,诗人和批评家大都会说起《果戈理》,这首诗近乎被视为托马斯代表性的诗作。与许多评论不同,我很关注这首诗的叙事方式。《果戈理》第一段无疑是具象描述:夹克……,脸……,坐在信堆里……,心脏……。这只是生活的一个碎片,是作者对果戈理的外在诠释,并没把果戈理唤醒。第二段写落日,“落日像狐狸悄悄走过这片土地”(李笠译本,下同),咋看这个比喻,虽然新颖却似乎生硬。读过第二段,再品味这句诗,就会觉得这比喻用得高明。“狐狸悄悄走过这片土地”不仅是比喻“落日”,也暗含果戈理的童年回忆,由此很自然地实现了时空转换。“点燃荒草”、“天空中充满了蹄角”、“影子般的马车”,都是作者对果戈理童提时脑海中梦幻式意象的描述。“诗无达诂”,对这首诗最后一段,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无论怎样理解,都能从中谛听到充斥果戈理内心的窒息,进而产生震撼心灵的力量。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中国诗歌创作似乎更愿意采取叙事性写作,严格按时间顺序,从头到尾叙述事件过程。这与习惯于线性思维分不开。诗人进入创作领域,思维角度应该与常态不同。托马斯的许多诗歌,如《许多脚步》、《树与天空》、《夜晚的书页》等,都采用非线性思维进行创作,通过片断式、碎片式、逆向式、发散式等方式,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我们读他的诗,觉得与众不同,有一种新奇的力量,其道理就在这里。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果戈理》的写作时间。北岛在《黑暗怎样焊住灵魂的银河》一文中写到:“我刚刚收到托马斯的妻子莫妮卡(Monica)的电子邮件,她告诉我,托马斯写《果戈理》年仅十八岁。让我大吃一惊。大多数诗人是通过时间的磨砺才逐渐成熟的,而托马斯从一开始就显示出惊人的成熟。甚至可以说,托马斯的写作不存在进步与否的问题——他一出场就已达到了顶峰,后来的写作只不过是扩展主题乍富音域而已。 ”托马斯写作《果戈理》应在1949年,那时欧洲诗歌界是怎样情况?十九世纪末象征主义、唯美主义、浪漫主义仍在延续并形成新浪漫主义,也存在着多愁善感的维多利亚诗风,叔本华非理性主义哲学对诗歌的影响以及柏格森直觉主义,意象派提出“反常规”的诗歌主张。托马斯写《果戈理》时并不盲从于潮流,在以后的六十年中也是如此,他有自己的诗歌主张并一以贯之,是非常难得的。这对当下中国诗歌创作中那种追求时尚、热衷前卫的倾向,应该有所启发。英国诗人雪莱在《伊斯兰的起义》序言中说:“说起来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不幸:作家们丝毫不介意作品的永久性问题,只是斤斤较量于眼前的褒贬。写作起来总是要顾虑别人的评论。”好的诗歌,不是趋附于时尚的,而应该跨越时间。
  诗歌创作如同采来花粉酿成蜜。在托马斯诗中,有意象、联想、象征、隐喻、韵律,唯一没有的是对诗歌营养的解构与嘲弄。托马斯不是机械地组合要素,而是从形而上层面去提炼诗歌之外的思考。我们看他的《1966年——写于冰雪消融中》:“奔腾,奔腾的流水轰响古老的催眠/小河淹没了废车场。在面具背后/闪耀/我紧紧抓住桥栏/桥:一只驶过死亡的大铁鸟”。作者从冰雪消融中感悟超越宿命的意义,在隐喻和象征中寻找超现实主义的基核。“驶过死亡的大铁鸟”这句诗,能给心灵带来一种叩击、吞噬、蛰痛、撕裂的感觉,还有一丝诡谲,让人久久难忘,这是一种超验的映现,难怪诗人自己也十分喜欢这诗句。
  托马斯用瑞典文写作,蕴含语言之内的音声、音调、音步、韵律这些诗歌要素,对于我们来说无法通过翻译准确地感受。尽管如此,就文本翻译而言,也可以看出托马斯有极强的语言运用能力。《黑色明信片》(北岛译本)第一段:“日历被文字填满,未来难测/电缆哼唱着一支没有祖国的民歌/雪落在海上,铅一样注沉静。阴影/在码头上搏斗”。这首诗语言凝炼,语义明晰,既通俗易懂又具诗的意蕴,你可以尽力挖掘它的隐喻意义,而不需要在费解的语汇上伤脑筋。回头看我们的诗歌创作,当然不乏可圈可点的好作品,也有一些作品语言晦涩而诗意浅显,我有时怀疑,会不会是诗人把功夫下错了地方。
  托马斯写过《上海的街》(李笠译本),这是距我们生活较近的一首诗,容易引起中国读者的关注。诗的最后一段说:“……这里每人背后都有一副十字架,它飞着追赶我们,超越我们,和我们结合/某个东西在背后跟踪我们,监视我们,并低声说:‘猜,他是谁!’/我们在阳光下显得十分快活,而血正从隐秘的伤口流淌不止”。托马斯毕竟属于欧洲知识层精英,对于由积弱积贫正走向繁荣、富庶、文明的中国,不可能具有与我们一样的认识,这是勿庸讳言的。托马斯是诗人,他记录的只是自己的感觉,如果他能见到今天上海的变化,我想,他很可能会有新的感觉。
  托马斯是不可复制的,但托马斯却可以借鉴。像他自己说的“我继承了一座黑色森林/但今天我走入了另一座:明亮的森林”(《牧歌》),中国现代诗歌在继承传统诗歌精粹的同时,广泛借鉴包括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在内世界优秀诗作,这会让我们更为自觉地走向明亮的世界诗歌之林。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