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地歌者
就像法国17世纪哲学家布莱兹·帕斯卡尔曾说的那样:“人应该诗意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是人类的一种理想。”而这恰恰便是我用“大地歌者”这个题目的初衷。人类降生于大地本就是一部浩大的诗篇,正如甘...[详细]
-
论徐彤写作:越过风雨桥
十二年前,一道命令把我调到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坦率地说,当主任可以,当老师不行;写书可以,教书不行。在我看来,文学创作这门手艺,师傅带徒弟往往行之有效,可是在课堂上,面对基础参差、禀赋各异的前高中生...[详细]
-
陈亚军:新征程上 骏马奔腾
从盛夏到深秋,从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揭晓到在南宁举办盛大的颁奖典礼,我们一直在热情关注。《民族文学》见证和陪伴了一批批少数民族作者,一路走来,共同成长。在此,向获奖作家和翻译家,送...[详细]
-
王春林:新时期山西文学的多元构成
新时期具体指称的是从1976年特殊时期的结束或者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起始,一直到当下时代这样一个时间段落。跨度将近五十年,即半个世纪。与中国特有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运行机制紧密相关,十一届三...[详细]
-
“主题写作”:旧题与新论
似乎存在一种观念或反应,只要与意识形态、主题或主流挂上钩,这样的文学写作就必定乏善可陈,面目可疑。这样一种刻板的观念,曾一度甚嚣尘上,附和者与批评者蜂起,大有真理在我的凛然之气,颇让人动容。但冷静...[详细]
-
澳门年轻写作者“笔”与“诗”的方阵
自2017年起,一年一度,李鹏翥文学奖迄今已届八载。随着赛事质量和水准的不断提升,参与者日益增多,影响也逐渐扩大,业已成为澳门的一桩文化盛事。值此国庆75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澳门笔会特将历届...[详细]
-
每一个去处都值得书写
《苍穹之上》 王场宏 著 中国华侨出版社以世界之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也都会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辨别世间的种种不同,为它们划分类别,在比较中寻求差异,从而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这是一种眼光,也是一...[详细]
-
梁晓声新作《不装深刻》:不装与深刻
一有两个词语很美妙,一个是值得,一个是不装。平顺与坎坷的人生之路,总有各式选择,迎来的结果与境遇也各异。认定那些所为之事,“虽千万人吾往矣”,功成不喜,挫败不馁,不纠结,少内耗,“落子无悔,抉择本身就是向...[详细]
-
我们共同的寻路记——略说“60后学人随笔”丛书
李怡兄说要写一本书,在某个有酒的场合说起。他不喝酒,我与其他人喝。他只笑着说话,一如既往,话多,语速快。总能说得有理有趣,很下酒。等我喝到酣处,他说要写一本书。我说,不是写了好多本了嘛。他说这本有点...[详细]
-
南翔《寻找徐文龙》:“寻找”的意义
多年以来,教育都是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人工智能时代,职场前景如何、教育何去何从、学历文凭究竟还有多少“含金量”等也成为热议话题。南翔短篇小说《寻找徐文龙》以文学的方式呈现当下这一严峻的社...[详细]
-
张锐锋《古灵魂》:历史镜像中的文体探险
《古灵魂》200万字的恢宏体量和精工细作,不仅在散文创作领域冠绝一时,而且在类似题材的小说和非虚构纪实等其他各种体裁领域,也殊为罕见。它的分量和意义已经超出散文文体的边界。三十年锤炼、十年磨...[详细]
-
台湾少数民族生态书写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台湾少数民族与大自然相依相契、和谐共存的观念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朴素自然观。这种观念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道思想具有一致性,它根深蒂固...[详细]
-
爱与恨,在沉默中隐浮——读先志小说《室内地图》
隐秘幽微的心理动线、亲密关系之中的情感张力,这样的写作在中外文学史上有一支不可小觑的传统。如果我们同意文学的核心在于写人,那么这支传统不在于把人往高大、伟大了写,而专注于把人往深、往内在写...[详细]
-
无可言说的隔膜——读胡诗杨小说《红旗袍》
如果要为胡诗杨的短篇小说《红旗袍》提炼一个关键词,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隔膜”。小说从“我母亲”沈梅和“我父亲”毛峰拍摄婚纱照写起。那时沈梅和毛峰认识不到两个月,为了陪伴毛峰赴美留学,两...[详细]
-
小说家是目光,也是景色——付秀莹和她的小说记忆
一消退在成长记忆中的乡愁人的记忆像一把遵循“墨菲定律”的漏勺,留下的都是没用的,有用的都漏得无影无踪。写作者捡拾起那些消退在自己成长记忆中的故事,那些故事在时光的风尘中,距离后来的岁月越来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