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长》:不打码的弱者图鉴
《细长》不长。读完这篇7000字的小说,主人公“细长”却像长在了我心里。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总会提供令人不舒服的场景和人物,给庸常的生活以背刺和警醒。《细长》就是这样。小说写了一个车祸导致的偏瘫...[详细]
-
《星空与半棵树》:乡村社会问题的聚焦与透视
尽管同样是长篇小说,《星空与半棵树》有着某种不容忽视的题材开拓意义。陈彦此前的四部长篇小说,《西京故事》表现的是一个进城平民家庭在西京城里的打拼故事,《装台》《主角》《喜剧》聚焦的,乃是他自...[详细]
-
《入乡问山录——群山匍匐》:在群山之间聆听新时代的回响
《入乡问山录——群山匍匐》是云南小说家窦红宇的最新著作,本书入选云南省文艺精品创作专项扶持项目,分为《肥猪拱门》《文水与黑豆》《一地辣椒》《美凤》《开往平地的高铁》5篇小说。在中国文学的...[详细]
-
李云《盛夏》:盛夏是另一种苍凉
“盛夏是另一种苍凉”,在小说集《盛夏》的扉页上,青年小说家李云赫然写下了这样的题赠。在多数人的惯性思维中,“盛夏”与“苍凉”是两种不相关联的情境。盛夏是火热的,是躁动的,弥漫着繁华与活力,而苍凉...[详细]
-
立足三尺小讲坛 争当时代“大先生”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自古以来,中国士人和知识分子就有做“大先生”的传统。长期以来,广大中国教师立足三尺小讲坛,担负教书育人大使命,支撑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详细]
-
一个背影、一首诗和一扇窗
最近得了两本张新颖老师的书:《独处时与世界交流的方式》与《诗的消息,诗人的故事》,前者为诗集,后者是关于诗和诗人的。书到手,有一搭没一搭地看,忽然读到《用最简单的语言写最单纯朴素的诗》一文,文...[详细]
-
体悟乡村之变——读驻村帮扶工作札记
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追寻乡村振兴的“诗和远方”——驻村帮扶工作札记》,是一部以驻村干部视角描述当代乡村振兴的非虚构作品。作者是天津财经大学驻村帮扶干部李强,他以扎实的笔触写下了2017年...[详细]
-
《有礼如仪》:一道连绵的文化风景
中国是一个重礼、守礼的国度。经学家孔颖达在为《春秋左传》作注解时曾写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礼”可以“明是非”“正性情”“经国家”,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思想...[详细]
-
《超级玛丽历险记》:人的消失与文的可能
阅读青年作家陈润庭的小说,最容易想到的是“先锋”二字。这种“先锋性”是一种内在于技巧、潜藏在语言背后的“先锋精神”。他的最新小说集《超级玛丽历险记》里基本都不是常见的那类有核心人物、有...[详细]
-
《京西故事集》:大地伦理的深挚书写
作家凸凹的短篇小说集《京西故事集》(北京十月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发布的“中国好书”2024年6月推荐书目)是一部融合时代旋律和地域文化色彩的作品。它不仅是对京西地区历史变迁...[详细]
-
细节并非“小事”,而是关乎“大道”
【探寻细节的魅力和张力】细节不仅仅是文学世界的材料,也是读者从文学作品所提供的生活现象、事件行动、物象世情抵达意义世界的渡船。因为细节实乃是作家的精神指纹,蕴藏着作家凭借向内自省与向外扩...[详细]
-
生动呈现大河治理的时代新篇章
治理好黄河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一个梦想,然而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真正开启了“人民治黄”伟业。在党的领导下,沿黄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开拓创新,这个梦想才终于变成现实。李恒昌的《大河赤子》(山东友谊出...[详细]
-
《人间明暗》:为时代留下由普通人的乐章构成的历史注脚
近年来,电影类书籍的出版方兴未艾。除了聚焦世界知名导演的电影书之外,国内电影导演、演员和其他相关艺术家的电影类书籍的出版,同样新作频出,今年出版的叶锦添的艺术摄影作品集《凝望》、贾樟柯的...[详细]
-
多彩的张恨水序跋
序跋,按照法国文艺理论家热拉尔·热奈特的理论,属于“副文本”范畴。所谓序、序言和序文,一般置于文前和书前,又称前言、弁言、引子、楔子和题记,张恨水作品集里还有“上场白”“前奏”等称谓。序又有自...[详细]
-
《野蜂飞舞》:理解一个普通人,或者理解自己
短篇小说集《野蜂飞舞》(上海文艺出版社,2024)与子禾上一部《异乡人:我在北京这十年》虽然体裁迥异,但主题与内核却是统一的。作者所要面对的问题,所要解决的困惑,始终是如何在城乡夹缝中自处。这里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