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女风云录》:以史为镜 以人为像 以舞留影
十里洋场烟花地,风云际会上海滩。王安忆是擅长写上海的作家。读王安忆的作品,会情不自禁地成为一个行走在文字里的“上海人”,一个穿越浮世三千的老上海人,一个置身摩登时代的新上海人。喧嚣纷纭的时代...[详细]
-
高手是这样看书、写书的
翻开阎晶明的《同怀——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读了第一章,我就知道,这是高手!因为他的撷取资料功夫、主题提炼功夫,以及表达能力,都极出色。对一些大家争论不休、莫衷一是的疑难问题,在他笔下就脉络清...[详细]
-
心灵的回响,照见网络时代的人与情
1994年4月,中国正式全功能接入互联网,属于中国人的网络时代就此开启。时至今日,已过去整整30年。这30年,时代发展的速度远超从前,中国追赶世界的脚步越迈越快,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时代有...[详细]
-
《天花乱坠》:人际交往的正确打开方式
萨特在《禁闭》中写了3个罪恶的鬼魂同时被关到一个封闭的屋子中,这个屋子里没有镜子,也没有任何可以看清自己的物品,所以每个鬼魂想要看清自己,就只能依赖另外两个鬼魂的描述。然而,由于他们各自带着生...[详细]
-
《运河三部曲》:古老运河见证“新山乡巨变”
世界上的运河很多。许卫国的新著《运河三部曲》写的是隋唐大运河。它延续千年,纵贯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的8个省市,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设工程,成为中国古代南北交通...[详细]
-
《以欢喜之心,慢度日常》:四个维度的生活哲学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从前慢》完美演绎了“慢生活”的深情与优雅,也是许多人向往的生活。论及“活法”,季羡林心怀对世界的善意与真情、对平淡日常的热忱、对...[详细]
-
叶辛《我和祖国70年》:把祖国装在心里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聆听着《我和我的祖国》这首经典的老歌,信手摊开著名作家叶辛的《我和祖国70年》,顿时心如潮涌。书中,与共和国同龄的叶辛,以饱含深情的笔触,讲述了他的个人成长和人...[详细]
-
梁平诗歌创作的现实主题:从大地到星空
在四十年诗歌创作历程中,梁平的创作手法和风格持续性发生变化,但在创作过程中对现实向度的关注从未发生变化。他说:“现实对于作家、诗人而言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符号,而应该是作家、诗人的高度自觉,应该把...[详细]
-
入职凤凰十年记:从报社记者到图书编辑
今年是我到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第十个年头。光阴荏苒,回忆自己从事编辑工作的点滴,有收获,有遗憾,有成长,有不足。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编辑,起步较晚,也因为有了不同职业的经历,更加坚定了从事出版行业的...[详细]
-
是道德的悬置,还是“中国式情感”——论邵丽小说的性别叙事
摘 要邵丽以无差别视角展开性别叙事。她笔下的男性和女性,无论出身如何、处境怎样,常常被剥去复杂的社会身份,回归到个体日常生活中,打破了传统的角色限定,揭示出家庭中的权力关系、性别角色的冲突与和...[详细]
-
丁东亚:不可抵达的“己知”
对任何一个写作者而言,书写的广度,无疑都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就诗歌的广度来说,它是包容万象的,万物皆存在于诗歌里。但追求“广度”的写作,时而也会令诗人产生自我质疑,因为对于超越于诗人写作经验的事物...[详细]
-
一个人的斯芬克斯之谜——赵大河小说创作的流变
《白雪公主》应该是世上最著名的童话?尽管现在看来,它所赞颂的德行和爱情已经像欧洲女性用铁紧身衣束出的40厘米小腰和中国旧社会女性的10厘米小脚一样,仅具标本意义。我只喜欢它的第一段,像电影开场:镜...[详细]
-
莫言新作《鳄鱼》:一部先锋性十足的表现主义戏剧
摘 要2023年发表的话剧剧本《鳄鱼》可谓莫言的艺术创新力作,是话剧舞台上中国式的表现主义戏剧,得益于斯特林堡和曹禺等中外文学大师;作品在人物形象的多向度多层次塑造上取得重要成就;剧作主题的复调...[详细]
-
《当代·诗歌》:冥想超验反讽的解构术
《当代·诗歌》2024年3期中坚栏目孙文波的四首诗,令人窥见其诗歌的多维开放,有着后现代诗歌的浓郁敏思特质,在琐碎的生活细节里,他往往能洞幽烛微,举一反三,他诗歌开阔、冷峻、犀利、孤绝的气质,给人印象...[详细]
-
《截岔往事》:“河流终将汇入大海”
主持人语周佳莹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生在小说《截岔往事》中,河流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截岔七村沿河而建,随河蜿蜒,河流孕育着截岔人的根系;而当枯水期至,抑或洪水泛滥,河流又给截岔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