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盛夏》:盛夏是另一种苍凉
“盛夏是另一种苍凉”,在小说集《盛夏》的扉页上,青年小说家李云赫然写下了这样的题赠。在多数人的惯性思维中,“盛夏”与“苍凉”是两种不相关联的情境。盛夏是火热的,是躁动的,弥漫着繁华与活力,而苍凉则是荒落的,孤独的,充溢着凄凉与悲悯。在这部小说集中,李云将“盛夏”与“苍凉”原来不相关联的两种情境,有机地交集、关联,将繁华世界中底层人物的命运挣扎,写成“一种飞翔”状态,在“盛夏”与“苍凉”间感受李云小说的独特魅力。
短篇小说集《盛夏》收入了李云近10年发表的14部短篇小说。“窥一斑而知全貌”,从中可以窥见李云的小说创作心路,感受她对小说艺术的勇敢探索和不懈追求。
李云善于体察底层人与事,精准把握人物心理,娴熟描写微妙情感,用性灵之笔讲述底层故事,描绘人生百态。开篇即是代表作《盛夏》。这是一个发生在盛夏的故事,讲述了租住拆迁小区车库的一户外来务工人家,与对面住在楼上教了一辈书的王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为了女儿能转学镇上学校,女人精心打扮,朝王老师挤出一个妩媚的笑,只要肯帮忙,女人啥都愿意。但这只是李云放出的一个“烟幕弹”,笔端轻轻荡开,女人的女儿“小姐姐”如豆芽儿一般的身躯,站在晚霞中偷偷地哭泣的样子,令王老师怜爱与不平。两条线索,两种情感,一明一暗,一里一外,相互交织,相互渲染,将王老师这个人物的复杂性多面性跃然纸上,人物形象立体饱满、生动多彩。尽管王老师口头拒绝了女人的转学请求,但仍付诸行动,只是转学说情没有取得成功。
李云的小说贴近现实,以“低视角、小人物”的传统笔法,揭示了经济飞速发展时期普通人的生存状态,留下了当下底层百姓的光亮与阴影,给人一种压抑与沉痛的挣扎,同时也给人带来希望与光明,为当今时代留下了逼真鲜活的印记。李云小说中塑造的人物,有不少是无名无姓的,《盛夏》如此,《柳絮芬芳》也如此。《柳絮芬芳》中,除了箬箬和难产而死的妈妈柳絮外,其余人都无名无姓,只有聋子奶奶、父亲、厨师男人、开店女人、邻居女儿之类的称呼,或许是李云匠心经营,有意为之,在传递一种“平凡普通的人生,籍籍无名的生活”的信号。
李云笔下的人物,大多是生活在底层的百姓,命运如蝼蚁,漂泊若柳絮,但刻画得栩栩如生,人物形象鲜活饱满,让人过目难忘。《慌乱的指头》中,讲述了桃红和军胜的故事。军胜的哥哥在煤矿事故中身亡,获得了30万元的赔偿,成了桃红婆婆揣在怀里、抠在手里的“三根指头”,从此也埋下了一家人的“祸根”。桃红总觉得是被婆婆太看重的“三根指头”赶出去重操旧业的,而军胜为了高高举起的“三根指头”金钱数目去工地打工,岂料刚上工就砸断了三根手指。小说最为揪心的是结尾处,桃红跪在一摊四分五裂的泥巴碎屑前,慌乱地抓着,用力地抓着:“哥哥啊,他真的给了我三根手指头。”这不是表示30万元数目的“三根指头”,而是血淋淋地砸断的三根手指头。两条线索,两种物象,一虚一实,一显一隐,不断融合,跌宕起伏,矛盾迭出,滋生出若干出乎意料的怜悯情怀,让人回味感怀。
小视角照见大情怀,小人物折射大世界。李云善于从底层小人物的异化人生中,捕捉并照见繁华世界中的诸多隐痛,揭示底层群体生活的艰辛和磨难,触摸那些炎热盛夏背后的苍凉,带来诸多当下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也给那些底层人物的苍凉生存状态送去缕缕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