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人间明暗》:为时代留下由普通人的乐章构成的历史注脚

发布时间:2024-10-28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近年来,电影类书籍的出版方兴未艾。除了聚焦世界知名导演的电影书之外,国内电影导演、演员和其他相关艺术家的电影类书籍的出版,同样新作频出,今年出版的叶锦添的艺术摄影作品集《凝望》、贾樟柯的电影感悟与学习笔记《电影,我略知一二》等就是其中的优质作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电影书的作者往往是剧情片的编创人员,且以剧情类艺术电影为关注中心。相比之下,文汇出版社近期为纪录片导演范俭推出的个人首部非虚构随笔集《人间明暗》,就颇为值得关注和重视。

作为一位“70后”导演,范俭的纪录片创作生涯已经超过20年,曾经凭借以诗人余秀华为主人公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荣获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长片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这本《人间明暗》紧紧围绕范俭的纪录片创作展开,不是简单的导演创作手记或影像画面脚本,而是以“直接电影”的纪录片创作理念,凭借跟拍摄对象长期共处而建立起的深度了解、彼此信任与共情关系,对这些或知名或普通的尘世生命个体的人生故事进行精准还原与细致记述。

在笔法上,范俭的文字空间感与视觉效应十足,前后之间的蒙太奇式对照与呼应,赋予了文本隽永而丰富的张力,而其记述秉承的探究人性复杂、尊重个体差异、关注生命本原的问题意识与人文温情,也让读者感同身受。实际上,这本书非常值得作为进入范俭导演的纪录影像世界的搭配性文本使用。

作为成熟的电影作者,范俭在《人间明暗》一书中,充分呈现出其对于电影语言的熟练驾驭以及对于中外电影创作史脉络的熟稔。比如在回忆自己在武汉读书上学时公交车司机习惯性“飙车”的场景时,他拿当时录像厅里热映的基努·里维斯主演的大片《生死时速》来举例,调侃司机们张猛行为的仿效来源。范俭拥有北京电影学院的硕士学位,这种科班训练不只体现在其巨大的阅片量上,也同样体现在对影像语言的纯熟运用上。如在描绘经历过汶川地震中失子之痛的吴洪如今一天里的平静生活时,范俭笔锋一转,告知读者这种新的生活秩序的重构与建立的来之不易,他用“生活似乎循环往复,其实又滚滚向前”,来形容受难者的日常生活在从暗到明的转折历程中的巨大隐痛和暗藏张力。

范俭以明暗影像来观照明暗人间的最经典的记述,出现在该书结尾——“余秀华仰天大笑着出门,我的镜头没有跟随她离开,而是下意识地摇回到她的书桌。书桌四周被黑暗包裹,小小的台灯发出鹅黄色的柔和亮光,照在那本书上,整个房间只有那本书有亮光。”周边的无尽黑暗与台灯的微弱亮光之间,构成一种天然化的明暗交织的环境隐喻,直接映照着余秀华颇具争议性的诗歌写作与人生境遇。

《人间明暗》里叙写的多为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即使是如今已成为名人的余秀华,在因某首诗歌代表作的微博热传而“一夜成名”之前,也长久处于在湖北乡村生活、业余寂寥写作的默默无闻状态。范俭扛着摄像机,与被拍摄者一起共同生活,用平静与包容的镜头触碰他们内心的褶皱,见证彼此人生的重要与灰暗时刻,真正地和他们成为了长久的朋友。

书写这部《人间明暗》的初心,正如他拍摄的纪录片一般,“为我所经历的时代留下由普通人的乐章构成的历史注脚”。这些“普通人的乐章”,在宏大历史书写中,可能只能作为“注脚”而存在,但这些“注脚”,却是一个个虽平凡却鲜活存在的生命个体的动人故事。而这样的用心书写,也值得每一位关注生命本原的读者,以同样的用心,去品读、铭记与传播。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