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砺锋《漫话东坡》:也宜风雨也宜晴
修订版《漫话东坡》的腰封上,有一句综述全书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之语:“风雨人生中从容前行的足迹。”究其出处,应化用自东坡《定风波》一词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表现了东坡宠辱不惊...[详细]
-
《西藏妈妈》:书写温柔而博大的精神世界
作为进藏20余次的作家,徐剑与西藏这片神奇土地有着不解之缘。对于他来说,西藏不是单纯的地域版图或旅游目的地,而是他生命历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作的一个重要源泉。他的《东方哈达》《经幡》...[详细]
-
《立秋》:农民进城、商业传奇,或割舍不断的乡土情缘
杜阳林的新作《立秋》承接其上一部作品《惊蛰》而来。《惊蛰》落笔于农村青年的成长与奋斗,这一过程概而言之就是逃离乡土,走向都市。小说通过主人公凌云青的家庭描写及其个人的奋斗故事透视了中国乡...[详细]
-
《裸露的山体》:死亡与新生
在青年小说家的文本里,我曾目睹过密集的死亡。死亡如暴雨倾泻而下,无差别地砸落在每个人的头顶,又飞若流星,在语言所能澄明的世界中发出幽微的光。或许,年轻人之所以一次次想象死亡、诉说死亡、咏叹死...[详细]
-
女性的自我突围:“摩天轮”里的爱情
许艺的短篇小说《摩天轮》讲述了孟淑娟和郝建峰从恋爱到结婚生子的五年生活,简单平淡的对话中,描摹出婚姻生活中的暗潮汹涌与惊心动魄。 故事线索极为简单,作家将爱情中轰轰烈烈的场景放在了开篇,孟...[详细]
-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阅读《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费孝通的经典作品,最初是费孝通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的底稿,后来几经修改、扩充及改写,在1948年出版发行,书名便是今天我们...[详细]
-
王蒙和他的青春写作
王蒙的文学成就饮誉海内外,是当代中国文学的传奇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了解了王蒙的创作,对当代中国文学的评价就会大体不谬。我希望谈谈王蒙与青春有关的两部小说,一部是《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人...[详细]
-
《疼痛史》:生存的惬意
读黄毅的散文集《疼痛史》,我是以笑声结束了阅读。第一次翻开这本书,从装帧、插图到内容,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沉重感,《疼痛的缘起》《我看到了我的白骨》《永久寂静》……窒息的苦楚。然而,这只是缘起。黄...[详细]
-
《换届》:一道照亮现实的强光
“对于《换届》,我必须先声明一点,这部作品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作品。”近日,著名作家张平创作的长篇小说《换届》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谈到新作的特点,张平说,他以前所有的...[详细]
-
《苍山传灯》:起伏遮掩的,唱一曲宏大的山间秘辛
宏大是个宽厚的主题,从故乡到脚下,从山泉到汪洋,来自世界八方的事物对象拥进同一篇组章。落笔的人将它们穿成线,借用一种人尽皆知的情感,存在笔者和读者之间的,同理心。“苍山是具体的,也是虚无的。”为...[详细]
-
李德南:本真的青春写作
读完宥予的《塞里史龙洞》,没有立马动笔写下对这部中篇小说的具体感想,而是先去读了他的长篇小说《撞空》。这个选择是对的。《撞空》和《塞里史龙洞》在很多方面既互相呼应,也互相照亮;我也因此对宥...[详细]
-
《石头城》:现实情怀的彰显与战争文学的新收获
内容提要《石头城》是近些年来历史叙事和战争书写的新收获。在这部小说中,作家把个人人生道路、家族命运和民族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命题置于战争年代少年主人公的成长叙事中展开,提出了诸多令人深思的...[详细]
-
李振:小说的语言
布罗茨基说过:“由于文明是有限的,因此每个文明的生命中都会有中心停止维系的时刻。这些时候,使中心不至于分崩离析的,并非军团,而是语言。”(布罗茨基:《小于一》,黄灿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详细]
-
以断裂致敬“断裂”的师承——魏思孝和郑在欢的小说创作
2012年出版的《橡皮:中国先锋文学》出现了一些当时可能并不显眼的名字。那时张墩还叫张墩墩,他穿了棉袄和三条裤子在雪后的早晨骑车上班,脑子里滑过的是小说用十年时间走到了先锋文学的反面;魏思孝还十...[详细]
-
转向与坚守——罗伟章小说论
迄今为止,罗伟章已创作出版了10余部长篇小说和100余篇中短篇小说,逐步建构了属于他自己并具有辨识度的精神谱系。刚来成都专事写作的第一个十年,罗伟章选取的题材大都直接针对某类社会问题,这使他迅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