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方晨:“局”与人的当代寓言
《花局》,王方晨著,十月文艺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花局》是王方晨继《背后》后出版的又一部长篇小说。从《王树的大叫》到《花局夫人》,再到2020年的《花局》,当然可以清晰呈现出后者与前两者渊源相继、...[详细]
-
孟学祥牙舟陶文集《窑片》:山川捧出赤子心
贵州的山川,在长期以中原为中心的中国地理文化版图间,有着千万年的沉寂和荒远。但从24万年前的黔西观音洞迄今,这片绿意葱茏的山水大地,又一直延续了自邈远的太古而来的文化和文明,绵绵不绝,与万物和生命互为...[详细]
-
“话题”作家徐怀中
摘要:从《我们播种爱情》《西线轶事》《底色》到《牵风记》,在徐怀中长达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话题”始终伴随着其创作的全过程,战争、人性、情感和革命人道主义等四个要素在其中如影相随。这些话题具有优秀战...[详细]
-
故乡的归去来——新发现莫言早期的几首诗
一自2017年以来,莫言相继发表《七星曜我》《饺子歌》《东瀛长歌行》等诗歌作品,这些诗“与其近年的遭际有关,心有所感,发言为诗,结构精心巧妙,与民间文学密切关联”②。当然,也不乏质疑之声,“引来了一些...[详细]
-
读孙睿《戈多来了》:青春期之后我们如何面对生活
读罢《戈多来了》,有一个问题跳入脑海:一个人的一生,是否要跟理想较劲,哪怕较一次劲?我越来越倾向于认为,幸福来自于跟理想较劲。理想就像节日的烟花、植物中的花朵,自有它的定力,并非那么容易抛弃。到一定时...[详细]
-
《梅川序跋》的文献学价值
2020年上海书展新推出的《梅川序跋》收入了陈子善自2015年起所写的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各类序跋。它们如唐弢的《晦庵书话》一样,“包括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它给人以知识,也给人...[详细]
-
《向北方》:离开,只为更好的遇见
《向北方》是张翎的小说自选集,收录了《雁过藻溪》《向北方》《尘世》三部中篇以及《玉莲》《恋曲三重奏》两部短篇。张翎是北美新移民作家中的佼佼者,代表作有《雁过藻溪》《劳燕》《余震》《金山》等,张翎的小说...[详细]
-
《山村中国》:脱贫攻坚中的青春群像
脱贫攻坚是近年来全国各地文学艺术创作的热门题材。但不可讳言的是,其中有些作品故事情节单一,人物形象苍白,语言表达乏味,主题先行,同质化、概念化、平面化的作品较多,有的作品缺乏质感,缺乏文学性,缺乏直击...[详细]
-
蒋述卓《生命是一部书》:为学问的底气融入生命的体温
蒋述卓教授以文学研究知名于学界,他对散文创作也情有独钟。新近他将多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集纳在一起,取名为《生命是一部书》(花城出版社2020年11月出版)。虽然他自谦“散文写作属于刚起步阶段”,但读完集...[详细]
-
周燕芬散文集《燕语集》:以智性幽默平衡情感颤动
周燕芬教授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学评论家,出版了系列学术著作,她新近推出的散文集《燕语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7月出版)有些特别。尽管书中谈及的内容关涉亲人、朋友、学生,也写个人烦扰和困惑...[详细]
-
彭东明《坪上村传》:在历史理性和情感愿望之间
新世纪以来的小说创作,从题材的角度说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重要变化,但是,乡村题材仍然占有极大的比重。我曾表达过这样的看法:乡村文明的危机或崩溃,并不意味着乡土文学的终结。对这一危机或崩溃的反映,同样可以...[详细]
-
从“平行世界”到“一个形而上的下午”
长期居住于苏州的江苏作家朱文颖,是一位出道很早的“70后”女作家。早在2004年,她就曾经因为长篇小说《戴女士与蓝》而引起关注。从那个时候至今十五六年的时间里,虽然不曾疏离于小说创作,但与国内那些产量...[详细]
-
林森《岛》:构建海南精神史的新维度
上世纪90年代末至新世纪初,在刚刚兴起的互联网语境下,“80后”作家一登场,便颇有摧枯拉朽、革故鼎新之势。而历史的吊诡从不缺席:走得太急的新事物,往往逃不掉被捧杀、淘汰;而桂酒椒浆,总是要远离喧嚣,在...[详细]
-
翟永明:潜水艇的悲伤
1一个诗人的命运,就像一个词,被写入时间,并在时间中漫游。有时出现于这个词典,有时又在别处,位置不同但有一点是近似的,即与相邻的词可能有着同一或相近的词根、偏旁、声音,但时间的流转会令彼此渐渐析离,甚...[详细]
-
张屏瑾:中产阶级家庭衰亡史——读《盛宴》
长篇小说《盛宴》描述了一个昂贵社区“沁芳园”里的几户中产阶级家庭的故事,尤以黎氏夫妇的故事为中心。近二十年以来,电视剧已经领先于小说,表现日益壮大起来的城市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目前能让人津津乐道的电视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