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帆《消逝的风景》:风景的社会性及其书写方式
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认为,在现代生产条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景观远非“一个图像集合”,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通过图像的中介而建立的关系”。德波所谓景观指的是令人惊异的景象,即“奇...[详细]
-
任志峰:军旅诗歌的时代回响
在中国当代军旅诗歌作品中,王法艇的诗歌作品别具一格,引人注目。他的诗篇如长江大河,承载着豪迈与深沉,通过高度精练的语句和新颖饱满的意象,赋予军事题材诗歌新的活力。在王法艇的笔下,军人的形象不再局...[详细]
-
《人在非洲》:贾志红和她的非洲地理诗学
认识贾志红三年了,贾志红是一个“子弟兵”,是“地质二代”。“地质二代”童年的苦,是行业外的人无法理解的,他们常常被寄养在奶奶家或外婆家,大一些的就交给寄宿学校。父母是山水的儿女、云的情人,背上地...[详细]
-
谈谈鬼子小说的人性推理和文学纪律——从“瓦城三部曲”到《买话》
广西作家廖润柏,笔名鬼子,也如他的笔名一般,在文坛是个神出鬼没般的存在。他的中篇小说《被雨淋湿的河》在2000年荣获了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之后他一鼓作气,相继完成了“瓦城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作品——...[详细]
-
语言艺术的废存与蜕变——读《去老万玉家》
《去老万玉家》带给读者的最大惊喜首先是语言:一部用诗笔铸成的长篇叙事,却又极具情节魅力,自始至终像一把力钳抓紧读者。真正的语言艺术,一定在高密度的高妙行文中,包含无数的细节、精微机妙的智性元素...[详细]
-
杨铁钢:时代表现与乡土再造
党的十八大以来,表现“三农”题材、主题的作品数量激增,异彩纷呈,佳作频出。最先感应到时代脉搏,捕捉到时代信息的其中一位是忽培元,2018年他就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乡村第一书记》,描写了语不惊人、貌不...[详细]
-
胡学文:路径与文学形象
作为一名写作者,我很期待和大家就关注、关心的文学议题展开交流。在开始之前,我先谈一篇小说,是陕西作家红柯的作品,他英年早逝,写过很多中短篇小说,他曾去新疆支教十年,因此他写作的大部分作品都和新疆有...[详细]
-
况正兵:我与作者的两个故事
编辑家们回忆往事,都爱提学识渊博与道德高尚的作者,礼尚往来的交往,如沐春风的交谈,是生命中美好的片段,是记忆中美丽的画卷,当然应该公之于众,树立典范。但这样的作者肯定不占多数。对多数编辑,尤其是对小...[详细]
-
叶兆言《璩家花园》:以文字为舟楫,渡人亦渡己
在长篇小说《璩家花园》中,我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叶兆言。向来惜墨如金的他在小说中引用了《山河图》的原文,这是阳腔目连戏《救母》中最具戏剧性,也是最精彩的一折。阳腔目连戏可追溯至南宋,最早是集体创...[详细]
-
《马桑树下:红土地上的新故事》:文学与青春相互照亮
每部作品都有它的底色,湖南岳阳作家方欣来的报告文学新著《马桑树下:红土地上的新故事》(后文简称为《马桑树下》)是绿色的,也是红色的,还是金色的。这几种色彩调和在书中,呈现出热烈、饱满、缤纷之色——...[详细]
-
杨晓升《大象》:蚂蚁也有撼动生活的力量
中篇小说《大象》是作家杨晓升在现实主义创作的道路上持续耕耘并沉淀的结果。在《大象》中,他再次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思考并书写关于现实社会和人生的话题。走进这部作品,是审视“动物园”中的“动物”...[详细]
-
中国古代阐释学的几种表现形态
21世纪以来,学术界存在一种学术动向:从普遍的、大写的、确定性的语言论范式走向具体的、小写的和非确定的后理论范式。后理论范式的“思辨转向”“事件转向”和“生命转向”这3种转向不约而同地将视...[详细]
-
“姿本”:一个揭开“超真实”的通道
作为一名媒体从业者出身的女作家,舒雅(本名汪明明)惯于从“符号”“拟像”“表演”等视角切入,审视当代人存在于景观幻象中的境遇和样态,挑战内嵌于消费主义的镜像迷恋与符号异化。如果说在居伊·德波的...[详细]
-
在场的往昔与畸零者的情动时刻
“年轻的时候,时间只有现在,和不断被现在吞噬的未来;年老的时候,时间只有过去,和不断被过去吞噬的现在。”这是米兰·昆德拉对于时间和年岁的感怀。二十出头的刘皓正在他年轻的时候,但在他的小说中,时间却...[详细]
-
今日批评家 | 白惠元:越界的想象力
我的批评观越界的想象力白惠元2024年8月20日,万众瞩目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正式发售。很巧,就在两个月前,拙著《英雄变格:孙悟空与现代中国的自我超越》有幸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增订再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