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伟章长篇小说《谁在敲门》:万物复苏的声音
《谁在敲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后记里,罗伟章表示,写再长的小说他也不列提纲。那么,就凭心中模模糊糊的轮廓,一个细节接着一个细节推衍出整个世界?这本小说的确从“敲门”这个细节开始:“有时候,敲门声是...[详细]
-
被血色草原遗弃的灵魂
王怀宇的长篇小说《血色草原》讲述了一个渔猎农牧家族乃至整个查干淖尔草原从兴到衰,又从衰到兴的艰难演变历程。以查干淖尔大草原塔头滩上王氏和胡氏两个家族兴衰为主线,通过对王氏几代人呕心沥血执着梦想争当强者...[详细]
-
申瑞瑾散文:对日常的美学表达与主体自由
读申瑞瑾的两部散文集《花事于人渐有涯》和《到哪里寻找心中的海》,有两种感受来得最强烈,一是自由奔放、恣肆流泻的情感及其表达方式,二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并建构意义的能力。申瑞瑾的散文将艺术元素和生活元素...[详细]
-
张艳梅:《森林沉默》中的文化路径思考
荆楚大地是陈应松小说创作的原乡,承载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民生的关注,容纳了他无尽的浪漫情怀和智性思考。神农架,这一带有巨大隐喻和象征意味的存在,包含着原始、现代和后现代多重文化镜像。从《松鸦为什么鸣叫...[详细]
-
在两种椭圆轨道上旋转的世界:村庄与远方
安宁的散文集《寂静人间》以回忆方式选择性模仿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原地区乡村生活和乡村风光。文笔生动、细腻、丰满和飘逸,表达了对乡村人间社会、乡村自然万物的思考以及对无尽远方的向往。作品中的乡村人间是...[详细]
-
胡学文《有生》:一部给女性和小人物的珍贵献礼
作为《有生》的责编,编书过程中,我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读了两遍。书出版后,我又挑选一些章节做了重点阅读。但是越读越焦虑、越读越沉默,我特别害怕别人问我:“《有生》讲了什么故事?写了什么东西?表达了什么样...[详细]
-
《一号战车》:奋笔书写 致敬初心
《一号战车》是作家初曰春的最新力作。故事依旧发生在不缺少精彩素材的消防队,主角仍然是一群有血有肉、生龙活虎的消防官兵,这与作家初曰春出身消防行伍多年不无关系。与以往创作的各类中短篇消防题材小说的不同之...[详细]
-
王忆《不虚此行来看你》:小轮椅上的大天地
今夏的江苏书展偶遇了青年作家王忆和她的短篇小说集《不虚此行来看你》。整场新书的分享会大约45分钟,王忆没有说一句话,帮助她表达的有她的父亲王凤刚,还有她新书的推荐嘉宾:作家范小青以及教育专家吴晓茅。孤...[详细]
-
《茫茫的草原》的文学价值与艺术魅力
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是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一面旗帜。他的代表作及巅峰之作《茫茫的草原》是新中国第一部反映内蒙古人民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近期被收入到作家出版社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出的《红色经...[详细]
-
娑婆世界的世相书写——评李清源《此事无关风与月》
梁鸿说:“清源的文字,有某种神秘的睿智和老成,语锋机敏犀利,却又有洞透世事的宽容,对社会变迁和历史风云中的人性有极为准确的把握。”很难想象,这些话是用来形容一个青年作家的文笔及文风的,但确如梁鸿所说,...[详细]
-
何向阳的散文创作:在路上,创造自我的行走美学
何向阳至今的叙事文学作品:《朝圣的故事或在路上》《肩上是风》《自巴颜喀拉》《思远道》《镜中水未逝》等,不仅书名、而且内容也几乎都与行走有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何向阳的身体和心灵要么是正行走在路上,要...[详细]
-
朱辉《午时三刻》:知识分子写作的一种可能与方式
读朱辉小说,我时常能会心于其充满睿智的故事呈现与略带狡黠的幽默表达,这一点在阅读他的最新小说集《午时三刻》中感受尤为明显。但我同时承认,《午时三刻》与之前我所读到的朱辉小说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不单体现在...[详细]
-
贺仲明:理想的追求及其困境
姚鄂梅是一位很有特色的作家。近年来,她的多部小说,如《像天一样高》《穿铠甲的人》等,都执着地关注对现实的超越和理想追寻主题。《老鹰》和《如何安装电子眼》两篇小说也属于这一类型。不过两篇作品在思想内涵和...[详细]
-
苏沧桑《纸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苏绣”
苏沧桑是一位不断自我刷新的实力散文作家,她新近出版的散文新著《纸上》(十月文艺出版社)再一次令人惊艳。收入集中的《春蚕记》《纸上》《跟着戏班去流浪》《与茶》《牧蜂图》《冬酿》《船娘》7个中篇散文,如同...[详细]
-
《夜晚的潜水艇》:重建自我的写作
2020年,年轻作家陈春成的首部小说集《夜晚的潜水艇》(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迅速引发广大读者的关注,不仅开拓了当代文学写作的空间,也赢得普通读者的热情赞誉。陈春成的横空出世带给当下文坛一种久违的“异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