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在两种椭圆轨道上旋转的世界:村庄与远方

发布时间:2021-08-10 来源于: 作者: 文学报 | 满全 2021年08 点击数:
安宁的散文集《寂静人间》以回忆方式选择性模仿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原地区乡村生活和乡村风光。文笔生动、细腻、丰满和飘逸,表达了对乡村人间社会、乡村自然万物的思考以及对无尽远方的向往。作品中的乡村人间是喧哗的世界,但是乡村的喧哗也是寂静的,孤独的,寂寥的喧哗。在翻山倒海的时代洪流中乡村喧哗是被遮蔽的喧哗,被遗忘的喧哗,是远离世界的喧哗,是无人问津的喧哗。从这一意义上讲,《寂静人间》是一部写出乡村忧愁的书。作者笔下的乡村是丰满的,也是孤独的存在,作者笔下的乡村是封闭的,也是辽阔的世界,作者笔下的乡村是残缺的,也是完美的记忆。

下面将从叙述空间、残缺审美、个人记忆等视角对此书予以阐释。

本雅明在谈卡夫卡时说,他的作品像一个有着两个圆心的椭圆体,一个圆心是犹太神秘主义传统,另一个圆心则是现代城市经验。我们在《寂静人间》中也能捕捉到两个椭圆世界,一是以村庄为中心的椭圆世界,另一是以远方为中心的椭圆世界。这两个椭圆世界相互呼应、相互对立、相互渗透,并在一个轴心线上旋转。那根轴心线就是作品中的叙述者——“我”。在整部作品中,村庄和远方成为叙述焦点和意义产生之场。据统计,在全文中“村庄”两个字出现169处,“远方”两个字出现22处,“遥远”两个字出现23处。从中也可以看出“村庄”和“远方”为全文最核心意象和全文最具引力的磁场。在作品中村庄是物理空间,叙述者躯体的活动场所,象征有限世界,远方是虚无空间,叙述者心灵的翱翔境域,象征无限世界。在有限世界与无限世界之间,叙述者自由穿梭、自由切换,形成相互呼应、相互对立、相互渗透的二元结构。村庄,是人间社会的缩影,代表现实生活和乡村人间,象征无趣、喧哗、痛苦、过往等等。这些记忆碎片以村庄为圆心,在椭圆轨道上进行旋转。远方,是美丽家园的缩影,代表理想生活和心灵村庄,象征有趣、寂静、完美、未来等等。这些记忆碎片以远方为圆心,在椭圆轨道上进行旋转。两个轨道上的记忆碎片相互呼应、相互衬托,轨道之间产生张力,无限增加作品内涵。

作家安宁的乡村系列作品,表面上看沉迷于童年的乡村生活,书写乡村生活和乡村风光,其实她一直书写着自己的内心世界。现实的乡村世界代表着她的现实和肉体,心灵的乡村世界代表着她的向往和灵魂。在世俗生活中现实与向往、肉体与灵魂常处在分裂和对抗状态,进而产生痛苦和孤独。人类曾经企图以暴力、宗教和理性力量调和肉体与灵魂的分裂和对抗状态,但人类的痛苦和孤独依然蔓延。

残缺属于一种美学范畴,而且是更具震撼力和穿透力的审美现象。有缺憾、有痛苦、有烦恼、有孤独,人生才能拥有诱惑和完美。不完美才是真正完美,才能富有深远意义。安宁散文集《寂静人间》的残缺之美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内容主题和艺术表现方面均追求残缺之美。真实展现和真诚表达为散文创作的一种伦理,作者不美化、不掩饰、不回避家庭琐碎和乡村人间百态,目光扫射之处,原生态呈现美与丑、善与恶、快乐与痛苦、欢乐与孤独,真实地展现了乡村生活画卷,反映乡村人间的生存状态,旨在唤醒读者内心深处的乡村记忆,让乡村与世界发生关系。

安宁散文写作的真实模仿和真诚表达有三层含义,一是表层真实,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真实,属于客观真实。比如,作品中出现的物象、场景、人物和事件均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并能对号入座。二是深层真实,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灵真实,属于主观真实。比如,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叙述者情感、情绪、思绪、灵魂表白、生命状态,让读者获得真实感。三是神秘真实,即人间社会与自然万物神秘关系的真实模仿。众所周知,《寂静人间》创造出两个叙述系统,一个是自然万物的叙述系统,是大循环,另一个则是人间社会的叙述系统,属于小循环。在作品中,两个叙述系统、两个循环不断产生神秘联系,自然万物系统总是预兆和象征人间社会系统,大循环决定小循环的遭遇和命运,让人感到人类属于自然界,受到自然界支配,人类命运与自然界息息相关。

在文本结构方面,每篇作品描述或讲述相对独立的主题性人物或主体性故事,12篇作品讲述了12则故事。受体裁限制,作品中的情节或故事线条不明朗,不明显,主观叙述冲淡,或者破坏客观事件的内在逻辑和整体性构架。笔者故意隐瞒或者遮蔽整体性故事和整体性事件的某些段落,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几乎每篇作品的结尾均为开放性结尾,故事或事件未出见结果,作品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留下期待,让读者任意想象。

《寂静人间》以回忆方式书写了渐渐远去的乡村生活,是童年记忆的文学表征。法国学者皮埃尔·诺拉提出“记忆之场”概念,指记忆发生之场域。那么作者如何表征记忆之场,个人记忆如何进入公共视野,让公众分享,这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也是与作家文字驾驭、内容取舍、情节编排相关的叙述策略和叙述技巧问题。

众所周知,《寂静人间》所模仿的记忆碎片最初依附于个体及其个体之间的交流,具有私密性、模糊性和封闭性。这些记忆碎片通过媒介化(文学表征),进入公共视野和公共场域,参与社会记忆(公共记忆)的建构工程。选择性模仿和主观渲染为安宁散文集《寂静人间》叙述路径或叙述框架的主要特点。

安宁散文写作的独特魅力在于她的主观渲染。一般情况而言,文学写作中有两种逻辑规则,一是客观逻辑规则,遵循现实逻辑规则模仿生活和世界;二是主观逻辑规则,遵循情感逻辑规则模仿生活和世界。对于具体作品来说,两种逻辑规则的参与度迥然不同。安宁在散文创作中总是通过超凡的想象力,把主观渲染发挥到极致。她的主观渲染框架如同强大引力的磁场,所到之处搜索、收编物象和事件予以篡改和加工,变成情感符号。其实阅读《寂静人间》就等于打开作者内心世界,阅读她的心灵世界。《寂静人间》的丰满、细腻、有趣和灵动来自于作者内心世界的丰满、细腻、有趣和灵动。

(《寂静人间》安宁/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