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党1921》:回望建党历程 赓续血脉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详细]
-
用传统文化的活水滋养家庭教育的根脉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便重视家庭与家庭教育。家庭是“国之本”,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礼记》提出的“大学之道”,包括格物、致知、诚意...[详细]
-
穿越千里、连接四代人的“当代边塞书”
作为中国“南方以南”的广西,这里的人对处于西北边陲的新疆有何印象、感受和体验?曾经的一个历史时期,很多广西人为何来到了新疆,又如何在新疆安家落户,乃至视新疆为身体和精神的皈依之地?梁晓阳的长篇小说《出...[详细]
-
为内心自由赋形:何向阳的诗歌和多栖之义
哪一年、什么场合认识向阳的,无论如何都记不清楚了。只记得那时她还在河南工作。李洱也在河南。我还在李洱当编辑的刊物上发表过文章。河南人会讲故事,比如李洱的《花腔》。更早些有名的,还有刘震云、阎连科等。女...[详细]
-
徐则臣:姐姐一样的杨怡芬
第一次见杨怡芬在2007年夏天,我从杭州去舟山参加她的作品研讨会。我编过杨怡芬的小说,但从未谋面,照片都没看过,跨过宽阔浩瀚的海面,从轮船上了岸,在码头拥挤的人群里一眼就看见了她。我觉得那就应该是杨怡...[详细]
-
阿来《云中记》:“攀爬”在生与死之间
“阿巴一个人在山道上攀爬。”这是阿来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云中记》第一句叙述。这句简单的叙述意味深长。此时的阿巴,作为一个祭师从山下往山上攀爬,去看望四年前那场大地震中遇难的云中村的人们。这是生者对死者...[详细]
-
张柱林:《回响》的对位法
东西是一位对文体意识有高度自觉的作家,对小说应该怎么写这一问题做了很多思考与探索,并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比如,无论是长篇小说还是短篇小说,他都非常在意结构,《商品》那样的“拼贴”,...[详细]
-
《中国宁红》:一曲时代的颂歌
读徐春林的《中国宁红》,仿佛在听一曲时代的颂歌。这部带着历史温度的《中国宁红》(《中国作家》2021年5期“献礼建党100周年专栏”刊发,安徽文艺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是一部紧扣时代的大书。作者...[详细]
-
杨义堂作品的成功在四个“发”字
我对杨义堂的创作比较熟悉。他出版了长篇历史文学作品《大孔府》《大运河》《鲁国春秋》《抗战救护队》《北游记:苏禄王传》等,我觉得他是一个有思想且有情感的作家,文字和思想、情感结合在一起,可以写出美好的篇...[详细]
-
抒写新时代的诗意图景
今年以来,不少“为党讴歌”的主题诗出现在各大报刊杂志,尤其是《诗刊》“庆祝建党百年专号”的诗歌作品,侧重新时代新征程的主题书写,记录奋斗、创造与巨变,展现史诗般的伟大实践。诗人站在党与时代、党与事业、...[详细]
-
祁念曾《诗与远方》:以诗歌的名义输送正能量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诗歌创作作为新时代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历史经验与时代政治,这是因为,任何文艺创作都与历史经验、时代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祁念曾先生的诗集《诗与远方》,选择在这样...[详细]
-
皖河之子经意或不经意的文化使命
我与徐迅相识快三十年了。在这不算太短的人生历程中,凡我能看到的他发表的作品都曾读过。但说实话,在这之前,我没有为他的作品写过一点纸面上的文字。这次我愿意将以往读他作品的感觉,谈谈我的认识。当然,也不是...[详细]
-
王海滨散文集《北京人》:北京,所恋的故乡
品读王海滨的新书《北京人》,令人犹如身临其境般地融入到北京这座古城之中,沉浸在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和鲜活的现实生活的氛围里。一时间,各式各样的人物活灵活现地呈现眼前,让人目不暇接,仿佛感受到了他们似吟似唱...[详细]
-
《蜀人记》:细说巴蜀奇人
蒋蓝自己就应该算是一个“奇人”。他的职业是记者,但又是一个优秀作家。蒋蓝常年累月穿行于蜀地山川河谷,城市乡村,从悠远的历史尘埃中,捕捉绚烂的片断,最终捧出《踪迹史》《成都笔记》《蜀地笔记》《天府笔记》...[详细]
-
因为懂得,所以透彻
坊间张爱玲的传记已颇多,作家青青仍愿意花费巨大精力,写下这本名叫《在一切潮流之外》的张爱玲传——她对张爱玲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解读。为了写这本传记,她踏着张爱玲的足迹走了一遍,虽然我对这种时过境迁后实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