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宇的“分身术”
班宇至少有如下几种身份: 专业从事书籍策划出版多年的理工男; 翻译格林厄姆格林的《安静的美国人》、科普书籍《历史与社会自然灾害》的跨界翻译者; 为《爱...[详细]
-
有情有义地感知现实新变――当下中短篇小说创作概观
【文艺观潮】 2018年的中短篇小说琳琅满目,要对其加以评述时竟感到无从下手。我们的现实处在瞬息万变之中,各种新事物令人应接不暇。作家们凭着职业的敏感,将现实之新态转化为小说的内涵。在这方面,中短篇小说占有先机,不...[详细]
-
历史・成长・信仰:《刀兵过》论
《刀兵过》是一部展现中国现代民族国家艰难转型的小说,是一部地域文化特征鲜明,地方性知识独特的文化小说。如何实现民族国家复兴以及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思考,也是小说在九里浩荡之刀兵过宏大历史叙事中隐含的重大问题。 ...[详细]
-
阳光与成长
韩光的中篇小说《白雪歌》(《海燕》2018年第二期)书写了一个农村高考生第二次落榜后的生活状态和心路历程。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围绕父与子之间的对抗与和解展开叙事。从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父与子的矛盾冲突、两代人...[详细]
-
彰显传统文化成风化人的力量
贞甫的长篇小说《刀兵过》(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把代表民族文化精魂的主人翁,放在刀光剑影的百年烽火中反复摔打和锤炼,凸显了传统文化的独特作用和深刻影响。作者以王克笙、王明鹤父子为恢复祖姓而远迁关外为线...[详细]
-
从“渠潮”到“浪潮”,班宇何以似icon?
我们乐见任何激活文学新生的机制传统文学期刊以普遍的敞开性接纳新媒介带来的文学话语再分配日益醒目的文坛新力量由豆瓣、微博、微信公众号、文创类APP等网络新媒体的自发性写作发端,并迅疾伴随与文学期刊和图书出版...[详细]
-
班宇:先锋者与“铁西”叙事
班宇铁西叙事的意义,一方面在于通过对平凡工人阶层的文学书写,把他们从冰冷的历史档案中打捞出来,还之以血肉之身,衔接起文学书写历史的空白;另一方面,在历史、当下、未来连续的视域中贯穿对时代变革的考察。这其实是上世纪...[详细]
-
老藤《刀兵过》:探寻文化的根性
老藤的《刀兵过》(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8月)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长篇小说。辽河湿地深处,双泰河南岸,绿苇红滩,地平河阔。朱克笙、朱明鹤父子两代人,在此建立了一个叫九里的村屯。他们设酪奴堂,为乡邻治病,立三圣祠,教化村民,...[详细]
-
劳动的审美性
劳动的审美性从一定意义上说,具有文学乌托邦的色彩。正因为如此,文学既然担当着传递理想的责任,就应该让劳动的审美性成为文学的一支主旋律。 陶渊明被人们视为追求闲适生活的代表性诗人。但人们不知注意到没有,他的闲适...[详细]
-
塑造新时代农村新人形象――读老藤长篇小说《战国红》
《战国红》是一部正面聚焦扶贫攻坚的长篇小说。在辽西一个叫柳城的小乡村,以陈放为代表的三位驻村扶贫干部在治赌、办书屋、建企业、打井、栽杏树、引自来水等一系列扶贫工作中化解矛盾,在带领村民脱贫过程中,让大家思想...[详细]
-
暗黑时刻的诗意与温情――万胜小说《静默的远山》读后
短篇小说《静默的远山》中有一些闲笔,让人看了还想看,读了又重读,比如这段: 一开镰,满地嚓嚓的快感。一方方的金黄被垒成垛,一架架稻垛像卧在沙场的马队。西北风一催,天更高,云更淡,日子驾着马队往有雪的日子里赶。但还有段路,...[详细]
-
写出人类情感深处的善与爱――关于文学“情义危机”的再思考
文学是人学。对于这个断语,我们耳熟能详、深信不疑,但它其实只说了文学本质的前半句。那些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拒之门外的人文学科,如哲学、历史学、心理学、医学等,都是关于人的学科,都是研究人的价值、人的历史、人的心...[详细]
-
提升文学的精神高度和情义浓度
编者按: 中国文学有着多情重义的传统,一直以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善与美战胜丑恶,留下了无数经典作品,让人们在阅读或吟诵时感悟美好,触摸希望,沉浸于人间情意和大爱之中。近一个时...[详细]
-
无处不在的现实主义
罗伯 - 格里耶是法国新小说派的创立人之一,他挑战传统现实主义,主张打倒巴尔扎克,并建立起一套反对现实主义的小说理论。尽管如此,我始终记得他在《从现实主义到现实》这篇文章中的第一句话:每个作家都认为他是一个现实主...[详细]
-
诗悬(十则)
1 诗,是一种人性美好。 对美好的渴望,对美好的追求,对美好的眷恋,对美好的不倦挖掘与创造,是人类精神里至恒至远而又至为强烈的部分。它源于万物之灵的本能,也基于文明指向的使命,是天道使然,也是最根本性的人本主义。 于是,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