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繁荣的几点原因
商国华的"工业题材"创作现象最近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他对工业题材文学的坚守、对工人的热爱、对工业文化的熟悉,是他创作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几个方面。事实上,新时期以来工业题材创作的几个重镇恰恰都在工业大省,比如辽宁...[详细]
-
权力之外的真实
通常情况下,生活在某一特定环境或权力场域的人,未必会洞悉自己的生存境况,也未必拥有一种对权力场域保持清醒认知的能力。就像老舍所说:"生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未必知道那个文化是什么,像水中的鱼似的,它不能跳出水外去...[详细]
-
期待从量的规模走向全面繁荣
对当前文学形势的判断,是获得方向感和促进文学创作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是一个重要和复杂的课题。总括地做一个大致的估价相对容易些,但难免流于印象式,缺乏实证;以某一文学门类为代表,譬如以长篇小说为代表做个大致估价也...[详细]
-
散文不能没有文化担当
散文可以描绘秀美山川,可以怀念田园牧歌,可以赞美至爱亲情,可以展示个人生活情调。散文可以有温婉、细腻、淡雅、悠扬的柔美,也可以有宏大、深沉、庄严、凝重的壮美,从而构成千姿百态的散文艺术世界。但是,从我们所处的...[详细]
-
如何评价当代文学
处于一个正常发展状态的当代文学,为何不断出现质疑和否定的声音?哪些因素影响了人们对当代文学的判断?
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几乎每一轮对当代文学的质疑和否定,其立论者大多是将自己的判断建立在一种"比较主义"...[详细] -
不负蘧庐一宿缘
王充闾以散文创作名世,具有突出的成就和广泛的影响,但他在艺术本色上却是诗人。他有诗人的情怀、诗人的敏感、诗人的深邃、诗人的素养、诗人的话语,只是他在创作上把时间与精力主要用于散文的写作,而诗的写作或成为散...[详细]
-
思想有深度,文学才有力度
当下文学创作最大的挑战是,有了生活积累的厚度,却缺乏思想观念的穿透力,往往停留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阶段。
有的作者不缺生活积累,他们常年固守在生活的黄土中,像农民一样苦作耕耘,其中不乏高产的能工巧匠,却难得...[详细] -
关怀民生百态的大胸怀
夜读李晓虹主编的《2009年散文年选》,读得眼泪汪汪,读到丑末寅初不。此书有何魔法?我以为不外下面三点主要因素:
一、题材广博,六合一扫。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五味俱全。读起来,扩视野,长见识,不单调。有英雄史诗,也有时...[详细] -
这曲天籁之音来自东北大地
在儿童文学的各种样式中,散文有诗歌的抒情和意蕴,有小说的写人和叙事,有议论的思辨和智慧。我在阅读了党兴昶的"北方的家"散文系列以后,更有了多读散文的想法。
这个散文系列共分四部,即《雁儿落,雁儿飞》《小猪拱...[详细] -
时代、工业与文学
翻检新中国文学史,不难发现:繁荣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提法,一向是联系着国家意识形态的主流话语。如果说这一话语在文学为政治服务的特定年代,曾带有明显的观念与方法的缺失,并因此而影响和限制了文学创作的实绩,那么时至...[详细]
-
寻找马克思主义批评家
近年来,或者更早,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有关文学批评存在危机的话语就没有停息过。先是"批评的缺席",后是"批评的失语",既像是发自内部的自我反思,也像是来自外部的攒眉千度,一句话,批评及其不满,构成了世纪之交中国...[详细]
-
网络打破了文学的“势力范围”
互联网原本是非主流媒体,却在人气与快捷程度上一路赶超书、刊、报、广播乃至电视,大有与主流媒体相抗衡甚至时刻梦想"取而代也"之势,当仁不让地成为新世纪传媒的新宠与一大霸主。
既然网络改变了世界已成公理,那...[详细] -
“80后”文学的文化解读
观察"80后"文学的青年文化背景,使我自然地回想起20多年前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陈村的《少男少女,一共七个》,以及由这批作品所带动的一种属于青年文化的创作潮流。属于这一潮流的代表作品...[详细]
-
文学“平面化”应当遏制
当下文学表达上的"平面化现象",应该引起人们更多的批评注意。在林林总总的文学创作实践面前,在许许多多理论观点的驱使下,人们对文学创作、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反思愈来愈变得广泛和深入。这一广泛和深入,不但是非常...[详细]
-
宁明《虚拟》中的感性世界
一个优秀的诗人,必须善于拓展自己的心灵天地,当一事一物摄入视野之时,必以情感和想象的力度使其有所生发有所幻化。"中国飞得最高的诗人"宁明近年来活跃于诗坛,并以自己的艺术创造构建了一个风格独异的感性世界。他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