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亮:一所四川大学,两种抒情主义
关键词:胡亮 翟永明(左一)、欧阳江河(左二)、张枣(左三) 柏桦、赵野、钟鸣 01 如果要厘出四川大学的“抒情主义”(lyricism)——或“抒情诗”(lyric)——的小传统,那么,这个小传统可以溯源到一个真正的生...[详细]
-
刘仁前的时间魔方——读刘仁前的中篇小说集《香河四重奏》
刘仁前是里下河文学流派的健将之一,2019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香河纪事》,此前曾出版长篇小说“香河三部曲”(《香河》《浮城》《残月》),今年又出版了中篇小说集《香河四重奏》。他立足于里下河这块风水宝地,不断地建构“...[详细]
-
颜士富小说的对比艺术——读《1938年的鱼》
他近日出版的小说集《1938 年的鱼》,是他从多篇中精选出来的,有较高的水平。我曾为本书写过序,并对一些篇目进行过点评。诸多方家也对每篇小说逐一进行了细腻的分析,读之受益匪浅;同时,也觉得难另辟蹊径、写出新的感觉。但...[详细]
-
《乔家的儿女》:静水深流的人生况味
《乔家的儿女》未夕浙江文艺出版社 热播电视剧《乔家的儿女》的同名小说写了乔家几个孩子的半生。1977年,乔家4个孩子失去了母亲,迎来了最小的弟弟乔七七。那个年代,物质匮乏与收入寥寥,几张嘴嗷嗷待...[详细]
-
《骗子来到南方》:孤独的骗局与契约
关键词:阿乙 《骗子来到南方》 原标题:孤独的骗局与契约——阿乙小说集《骗子来到南方》 三年前,阿乙出版了随笔集《阳光猛烈,万物显形》。其间弥漫着难以摆脱的惶恐和孤独,或者说阿乙愿意将这种未加修...[详细]
-
在经验的方寸里腾挪想象力——姜涛诗歌的“奥伏赫变
一、“一个孩子拿着灯火在夜路上” 在正式出版的诗集中,姜涛都没有选入他早期的诗作。唯一例外是一首短诗《一个孩子》,这首诗的最后三行是: 在他美丽的家乡 空旷的祖国 一个孩子 拿着灯火在夜路上 ...[详细]
-
致那些寂静的人群——评旧海棠《消失的名字》
关键词:《旧海棠》 首发于2020年《收获》长篇小说夏卷的旧海棠作品《你的姓名》,近日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书名更改为《消失的名字》。新的书名暗示,消失的名字正像藤蔓一样,长久地纠缠着故事里的人。...[详细]
-
彼岸世界与人性的侧面——关于钟求是短篇《地上的天空》
关键词:《地上的天空》 认真阅读钟求是的短篇小说《地上的天空》(载《收获》杂志2021年第5期)之前,我首先注意到的,是《收获》杂志的主编程永新在微信圈里转发这个短篇小说时所作出的那样一种高度评价:“...[详细]
-
苏涛:在爱者与被爱者的合一里齐声默吟
关键词:马金莲 苏格拉底说过,“不从爱情开始,永远不会懂得什么是哲学。”爱情一向是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所着力耕耘的田地,马金莲也不例外。但读者和评论家在谈论马金莲的小说时,似乎很少注意到她笔下...[详细]
-
王占黑——“当人类受难时,神灵为何沉默?”
关键词:王占黑 特邀嘉宾:程旸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卢卡奇在《小说理论》中曾说过:“小说是成问题的人物在疏离的世界中追求意义的过程,因此就定义而言,心灵与世界就永远不会完全相适应”。王...[详细]
-
“本”性的诗化建构与文化纠结——阿来《河上柏影》简论
关键词:阿来 《河上柏影》 《河上柏影》是阿来生态作品系列“山珍三部”中最后完成的作品。相较于《三只虫草》的儿童视角、《蘑菇圈》的乡老视角,《河上柏影》通过日益恶化的自然生态情状的展现,把目...[详细]
-
有情的历史与文化自觉——寻根经典“三王”重读
关键词:寻根 阿城 摘 要 作为一种稳定的叙述秩序,探勘普遍人性、揭示社会人生是文学“经典”常涉的主题,而“文学性”“可重读性”或“可写性”标准的落实,则意味着经典秩序的形成,这一秩序的确立为文本...[详细]
-
工业的审美化处理——读李铁的中篇小说《手工》
关键词:《手工》 李铁 李铁是国有企业的忠实儿子,他仿佛就是专门为国有企业而出生的,所以他进行文学写作,就注定了他绕不开国有企业的时空,纵观他的创作,可以说他就是在为国有企业立传写史。国有企业是由...[详细]
-
王春林:评梁鸿长篇非虚构文学《梁庄十年》
关键词:梁鸿 梁庄 虽然文体形式明显不同,但梁鸿在其长篇非虚构文学作品《梁庄十年》中,把自己的书写方向,同样指向了乡村世界。在面对这部《梁庄十年》的时候,我才突然意识到,距离梁鸿那部曾经产生过广泛...[详细]
-
戏剧性、自我救赎与“人性意志”——艾伟散论
关键词:艾伟 一 某种意义上讲,艾伟是个弗洛伊德主义者,力比多的信徒。深植于人性底部的这一内在坚核,在他的小说中,常常是人物行动或情节推进的基本动力,是叙事的出发点,并总是被用于设置命运或情节转捩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