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局》:一场我与非我的对话
每个人都是具体环境中的人,环境本身构成社会文化和个人境遇的一部分,或者说也构成了人的属性的一部分。生活有时候会给我们很多错觉,似乎只要看到镜中的影像,就可以清晰照见自己的内心。事实上,现代人习惯了戴着...[详细]
-
王树增:谁才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流砥柱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一系列主题出版好书,其中包括《1937,延安对话》这本极具党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纪实作品。本书讲述了1937年6月卢沟桥事变前夕,在斯诺的帮助下,作者...[详细]
-
伦理批评的文学向度:唐诗人批评印象
后理论时代,文学伦理批评以文学的伦理价值为基点,重新建立文学文本形式批评与文化政治批评的内在联系,是文学批评向“文学”和“价值”的双重回归,呈现了当代批评的一种重要趋势。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的范式,无论是...[详细]
-
《春夜》:“速度”的参差对照
在蔡骏的小说新作《春夜》里,关于“速度”的叙述频频出现。小说开始于“钩子船长”去世,“我”改签机票从北京回上海参加追悼会:“助理帮我订了专车,出三环,长亭外,古道边,雾霾碧连天。首都机场T3,我拖了行...[详细]
-
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传奇
记录时代、思考时代、描摹时代,是报告文学作为最具时代感和现实性文体的鲜明特质。近期,由章剑华等30余位作家集体撰写的《向时代报告:中国全面小康江苏样本》顺利出版,这不仅是全面小康的时代记录,也是书写中...[详细]
-
载负华夏之音民族之魂的丝路回响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黄刚书写丝绸之路的散文诗呈现出勃兴的趋势,这表明了诗人对于新时代的敏锐把握。散文诗创作离不开火热的现实生活,离不开文化的积淀,更离不开创作主体的激情与想象,而这三者的融...[详细]
-
读苇岸日记:大地的细节
读苇岸日记就像来到海边,细节,贝壳,让我走走停停,还有远处的海,极目远望的海,隐约的岛,船,帆影,岛后面更远的海。十四年,九十万字,在他短短三十九年中这十四年是什么意义?空间感,时间感,连续感,时空宫...[详细]
-
孙频:守着彼此巨大的影子
孙频自身的特点注定了她在旋动小说的取景框时,会特别留意那些孤独的、古怪的乃至具有魔幻色彩的人,在他们身上,人的根性被掀起一角,露出未知的部分。新小说集《以鸟兽之名》被称为她的转型之作,在气息和写法上与...[详细]
-
何子英:忆峥嵘岁月,续红色正典
2021年7月,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党史,百年辉煌。从五四运动的爆发,到大革命失败;从土地革命到夺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历史...[详细]
-
书写独特的小说——评格绒追美的《青藏辞典》
格绒追美,作为近年来崛起的康巴作家群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以讲述青藏高原的神性下藏民族的宗教信仰为主要内容,故事的絮语中有独到的哲理神性和鲜明的异质思维。《青藏辞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者通过词条...[详细]
-
评薛忆沩长篇小说《“李尔王”与1979》
两次阅读薛忆沩长篇小说《“李尔王”与1979》,我所从中获得的,是一种思想艺术的极度震撼。在当下时代的中国文坛,如同《“李尔王”与1979》这样经得起二度乃至多次阅读的作品,真是凤毛麟角。某种意义上,...[详细]
-
挽留住故乡那片山水
近年来,文学界也流行起了“越界”。作家写评论,评论家写小说,似乎成了一个热点现象。这其中,文学评论家於可训先生的小说创作,便是这道文坛风景线中的一景。新世纪以来,他已发表了不少颇具分量的中长篇小说,如...[详细]
-
万物皆是人的参照
读周晓枫,你会发觉,她和其他作家不同的是,她更容易接受生活中不舒适的部分,并将这些感觉或者认知分门别类地记录在她的笔记本里。在她笔下,万物都是一种人生的参照。一个好的写作者,必然是一个好的读者,倾听者...[详细]
-
韩松刚:志向的转弯
前两年,接连写了几篇批判青年写作的文章,可能也无形中引起了一些青年作家的不快。有些观念难免是一己之偏见,但却代表了我一时之想法。文章主要针对当下青年写作的整体现状,对于青年写作本身缺少直面和反思。当然...[详细]
-
李向阳:挺进深蓝的诗意书写
人民军队自初创之日起,就被赋予特殊的政治属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军人的形象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象征。基于这样的认知,当代军旅作家自觉肩负起为军人塑形的神圣使命,然而横亘在他们面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