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学图像简史》:跨学科的开拓性文图研究
在当今的学术学科体系中,对文学与图像关系的梳理与考查,不仅会推动各自领域的研究,也会促进我们对整个人文思想体系和人类社会活动的理解。但是,文图关系的探讨虽然非常重要,却因涉及跨学科而令很多学...[详细]
-
《追寻教育的理想》:教育现代化纵深探索40年
《追寻教育的理想》以大纵深笔触展现江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辉煌成就与探索之旅,以亲身体验深情地回望了自己近40年做教育工作的心路历程,其情感的澎湃与理性的思考汇通融合。全书7个板块构成的丰富内...[详细]
-
用典型经历的重现,绘就有血有肉的“人”
1965年7月14日,徐州民兵地雷班的青年教官王杰为掩护民兵,毅然扑向意外燃烧的炸药包,壮烈牺牲。由此,王杰事迹及其“两不怕”“三不伸手”精神得以颂扬。 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王杰生前所在...[详细]
-
吴非《人与讲台》:点亮通往讲台的梦
吴非的《人与讲台》,是一份穿越时间的礼物。字里行间,我看到了点亮自己通往讲台的梦——那些来自祖国各地的老师们闪光的教育“日常”。他们用爱与美在辽阔的课堂播撒种子,他们用智慧把偏见与误会化...[详细]
-
世界的深渊——读《入于幽谷》《迷宫山》《跳蚤之幻》
早在两千三百年前,庄子在《齐物论》里写下过“罔两问影”的疑惑,罔两作为影子的影子,指责影子没有独立的意志。这一故事具有丰富的哲学意蕴,影子的依附性、非自主性恰恰构成了人类生存处境的巨大隐喻...[详细]
-
汪政:生态报告文学的新面相
关键词:生态文学 这几年,《中国作家》杂志与盐城市委宣传部合作,持续组织全国作家、评论家到盐城进行以生态建设为主题的采风研讨,取得了大量成果。盐城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盐城的湿地又被纳入世界...[详细]
-
走在天地间:左边历史,右边现实
我与作家张雄文在微信江湖偶遇,一见如故,遂成好友。在现实生活中,同在湘中腹地,却至今未曾谋面。不过,在网络与现实中,我始终关注着张雄文的最新动态:作品刊发、参赛获奖、新书出版……在我最初的印象里,身...[详细]
-
伤心的故乡往事:“我”是亲历者,亦是创造者
关键词:《驻马店伤心故事集》 郑在欢的《驻马店伤心故事集》用幽默的笔法讲述了一个个伤心的故事。读过才发现,“伤心”这个词的分量似乎太轻了,不足以呈现驻马店村民世代苦熬的状态。然而,这个词却让我...[详细]
-
读陆春祥《水边的修辞》:心灵的回溯与对话
《水边的修辞》是一阕轻灵而深邃的歌谣,它的风格是宁静、素朴、冼练的。它在此刻与记忆之间沟通有无,也在古人与今人之间漫步忘返。陆春祥以流水的方式讲述这条大江两岸发生的故事。在这样的讲述中,一...[详细]
-
《年度散文50篇(2022)》:在场者的言说
近十年,随着自媒体和手机阅读的盛行,纸媒的受众似乎一直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收窄,但是,在自媒体文章实际上成为速销品和速朽品的今天,纸媒文学仍然有着标示写作者精神高度的属性。毕竟,哪怕是10万+的文章...[详细]
-
捧在手上的青春
参加一次会议,认识一个作家——蒋殊。闲聊中得知,她近年关注参战老兵,写了一些文章。回到北京后,收到她发来的文章《河对岸的战友》。这个标题我喜欢,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空间的画面感,好像同自己内心...[详细]
-
《一街两城》:厚重而深刻的艺术创造
关键词:《一街两城》 内容提要:刘加云创作的长篇小说《一街两城》,描绘了一幅中国百年历史变迁和社会生活斑斓而蓬勃的大气象,将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在此汇聚交融,将民族精神、理想信仰、家族矛盾和复杂人...[详细]
-
《自我影像》:夜空中闪亮的星
喜欢独处的人,多是内心足够强大者。他们在无人打扰的自处中怡然抑或悲伤,温婉地自行消化,然后将其作为储备,助长心灵的拔节与怒放。这种自我成全,不是孤芳自赏,是生命个体凌驾于命运之上的盎然,这也是麦...[详细]
-
世界走远,我独自吹风
近日,上海诗人张萌寄来他的诗集《偏僻记》。诗集收录了他的118首诗歌作品。张萌作为颇有影响的上海“华亭诗社”的一员,他的诗歌以江南文化为背景,是灵魂的深呼吸,也带着他个人的精神胎记。 张萌关注...[详细]
-
作为历史幻想小说的《本巴》
关键词:《本巴》 刘亮程是著名乡土小说家,他以新疆小村庄为背景,写出了他的新疆乡村系列作品,如《凿空》《虚土》《一个人的村庄》等,这些作品和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莫言的高密乡系列小说、迟子建的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