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政:生态报告文学的新面相
这几年,《中国作家》杂志与盐城市委宣传部合作,持续组织全国作家、评论家到盐城进行以生态建设为主题的采风研讨,取得了大量成果。盐城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盐城的湿地又被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全球第二块潮间带湿地遗产。今年,中国作家盐城生态行赴盐城滨海县采风,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盐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成就。滨海在盐城市的北面,过去,它与阜宁、响水在盐城属于比较贫穷落后的地区,所谓“滨阜响,穷得叮当响”。但今非昔比,现在的滨海,现代化的程度已经相当高了。无论是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整体生态,还是沿海滩涂的开发,以淮河整治为中心的水利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等都让人耳目一新。滨海的发展已经走上了快车道。
滨海的发展为我们思考生态问题,研究中国生态文学提供了很好的现实参照,关键是打开了我们的思路。在所有的主题性文学中,生态文学与社会生活联系最为密切,这也是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报告文学对生态主题与生态题材极为敏感的原因。因为在众多文学样式中,报告文学的现实性最强,问题性、即时性也最为明显。所以,在讨论生态报告文学时,并没有什么普遍的模式可以利用,不能以一些理论归纳的生态文学发展模式来讨论中国当代生态报告文学的现实发展。
具体地说,相对于欧美生态文学,包括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中国的生态报告文学经过了跨越式发展。如果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生态报告文学还以问题型、批判型、反思型为主的话,那么,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生态报告文学已经以正面书写为主。决定这一写作转型的是中国生态发展道路。欧美的生态纪实文学之所以经过了长期的批判性书写,是因为自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生态问题慢慢产生,以至后来发展成灾难性的后果。而相较于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的是相对滞后的生态意识,这种经济生产与生态意识的不平衡使得他们的生态纪实文学必须承担起重要的批判任务。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了九十年代,生态问题逐渐凸显。但是,自科学发展观提出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理念。凭借强大的制度优势,中国的经济发展逐步走上健康的道路。到了十八大之后,特别是“两山”理论的提出,社会的整体生态意识不断强化,制度设计不断科学,执行力度不断加大,工业生产开始了新一轮的产业转型。中国不仅加快了自身的生态环境治理,同时向世界作出了碳中和的庄严承诺。这一切都说明,中国的生态建设已经进入常态化。与此相应,当前的生态报告文学越来越多地聚焦地区与行业的生态成就,讲述生态保护的中国故事,塑造生态文明的中国形象,这是文学对现实自然而然的响应。
与此相关,中国的生态报告文学的科学理念不断增强,科技含量不断加大。与社会对生态理念的认识相一致,与社会的生态治理水平相一致,生态报告文学的专业性也在不断加强。生态报告文学与其他主题与题材的报告文学不一样,它是一种特殊领域的文学书写,有着科学与科技的制约,它是文学与科学的结合。中国早期生态报告文学从呼吁社会构建生态意识出发,从反思严峻的生态形势出发,作品的人文性普遍高于科学性,并且呈现出相应的情感和情绪特征。严格地说,那时的生态报告文学与一般的报告文学区别不大,对生态报告文学写作的科技要求也不高,生态报告文学写作的门槛普遍较低。随着国家生态治理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态意识自觉性的形成和国家整体生态面貌的改变,对这一题材写作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当下的生态报告文学大都是对具体领域的叙述,或自然,或行业,或产业,或人物,或事件,都要求写作者对这些题材从科技的角度叙述其生态的涵义,对其在生态建设上的贡献做出具体的评价,并描述这些贡献是如何成为现实的,其科学的依据和原理又是什么?这些都需要写作者有着相当的专业素养,否则就达不到读者的阅读期待,也不利于作品发挥科学普及与生态意识强化的目的。这一趋势与中国科幻、科普的写作发展也是相一致的。过去,中国的科幻、科普其科学水平与科技含量并不高,专业人士介入较少,科幻大都是幻想高于科学,是“软科幻”。进入新世纪后,社会对科技的需要与日俱增,民众的科技热情日益高涨,科学素养今非昔比,类型小说也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些因素使科幻小说迎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硬科幻”成为主流,其中不乏以生态为主题的科幻与科普。因此,生态报告文学科学意识的增强与专业性的提升也是文学与科学发展的必然。
毫无疑问,中国目前的生态报告文学已经成为一种充满张力的、具有生长性的、在审美创造上有着可迁移的方法论的强势文类。这样的文学地位一方面来自于国家的生态意志与生态治理水平,来自于民众普遍而自觉的生态意识,另一方面,也来自于生态报告文学自身的革命和创新精神。如果从中国现当代报告文学发展史来考察生态报告文学,可以明显地看出它与传统报告文学的区别。在报告文学中,生态报告文学是最具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的类型,这样的意识与能力几乎使其具有了独立文体的性状。它的现实关怀,它的独立精神,它的思想高度,它的科技含量,特别是它的叙述体式,都使它在报告文学大家族中卓尔不群。这其中,它对新兴的非虚构与纪实文体的借鉴使它在叙事上产生了质的飞跃。贴近现实的真实性,细节密实的在场性,深度思考的尖锐性,以及以人类意识与国家立场为背景的宏阔视野促进了生态报告文学的脱胎换骨。当生态报告文学具有了引领性的地位后,作为一种方法,它已经为其他书写类型所参照和借鉴。这一点我们从当下的历史、器物、工程、艺术等等领域的散文、纪实写作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不再是静态的书写,而总是将它们与环境、与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再是孤立的书写,而是力图在系统中找寻意义,在广义的生态中为表现对象以确切的定义;不再是传统说明文式的单一书写,而是在美学的意义上进行表达,在情感上建立表达与表达的紧密联系,并且通过视角、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努力使叙述摇曳多姿。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生态报告文学正在有力地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参与到社会的日常生活中。这正是文学生生不息的关键所在,活力所在。
就在全国“共同体意识与总体性视域——新时代生态报告文学的新面相”研讨会在盐城召开和滨海生态主题文学采风之后不久,国家生态环境部与中国作家协会共同发布了《关于促进新时代生态文学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两个国家部门就某一文学类型发布指导意见,这在共和国文学史上并不多见。《意见》推荐了这样的创作方向,传播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书写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讲好生态环境保护感人故事 ;赞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从具体举措、保障措施等方法进行了周到的可操作性的设计。这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化和拓展,是国家治理理念在文学上的体现,是文学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响应,是文学参与具体的社会建设的自觉行动,它对推动生态文学发展,发挥文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可以预见,作为生态文学中重要力量的生态报告文学必将迎来又一个快速发展期,从而为中华现代文明的建设做出新贡献。
(本文根据作者在“共同体意识与总体性视域——新时代生态报告文学的新面相”研讨会上发言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