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冰《虚构的灰》:迷宫的探寻与存在的寓言
贵州作家戴冰致力于城市的文学想象,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出版了《我们远离奇迹》(1994)、《惊虹》(2007)、《双重经验——戴冰小说选集》(2011)、《戴冰中短篇小说自选集:插图本》(2014)、《月的暗面》(2017)...[详细]
-
《神秘逝者的诤言》:站在星际的一端
阳春二月,小说家李门再度携其新作而来,但已经不是以往的现实主义原创。我的面前,是一部25万余字的长篇科幻,甫见书名“神秘逝者的诤言”,感觉充满了奇幻感。 是神秘,是逝者,是诤言,又是科幻,一个超越常验认...[详细]
-
叶炜《还乡记》:城乡之间的“小民精神史”
不同于以往处在传统—现代单一线性结构上的乡村,叶炜新作《还乡记》中的老家麻庄内部面临更多力量的拉扯与紧张博弈,最古老文化血脉的传承、革命中国的温情与磨难、当下面临的发展难题与传统道德要...[详细]
-
文学期刊的个性与生命
不同的文学刊物,跟不同的人一样,有着自己的性格。这种性格的形成,来自创刊时定下的方向与宗旨,来自一代又一代编辑留下的传统,也跟某一任社长、主编有很直接的关系。《天涯》也是如此,在逐渐的发展过程...[详细]
-
为中国文学“扬帆”出海点赞
如果我们以世界文学为坐标,中国作家作品在国外的影响力还有更多提升的空间。如今,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这是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实际情况是,相对于庞大的创作产量,中国文学作品被翻译成英语的,...[详细]
-
《看不见的生活》:探寻那些看不见的生活与内心
赵志明的小说至少有两套面孔,一套怪异神秘,引人侧目与遐想;一套细腻写实,让人亲近与共情。这与他独特的写作路径有关,他一方面对历史传说、志怪传奇以及传统文化的神秘部分进行着现代演绎与“故事新编...[详细]
-
《烧信》:或者逃离,或者遗忘
短篇小说《烧信》从哲生“我”的视角,以一种冷静疏离的口吻讲述自己家族的故事,勾勒出一个家族由盛到衰的过程。旧屋的建成是祖父人生的高光时刻,也是家族兴盛的顶点。那时候太祖还活着,亲戚们也都健...[详细]
-
艾伟长篇小说纵横谈
关键词:艾伟 摘要:艾伟已有超过二十年的长篇小说创作经验。通过对其小说叙述主线的梳理,可以清晰地看出艾伟的创作思想由先锋主义意识向现实主义精神不断转化和推进的过程。其近期的创作通过更接近真...[详细]
-
凛冽温情的叙事:读古宇小说《人间世》
古宇写下的,是我所不熟悉的职场生活,尽管并不熟悉,但我还是能够感觉到贮含其中的“真实的凛冽”。更为可贵的是,她竟然把这样一种我不熟悉的职场生活写得极有说服力,让我“信以为真”,以为《人间世》大...[详细]
-
《也曾隔窗窥新月》:春雪上的足迹
对大多数读者来说,刘心武最为人熟知的是著名的《班主任》,以及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钟鼓楼》,之后是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他还曾是《人民文学》主...[详细]
-
朱山坡小说集《萨赫勒荒原》:举着火把穿过荒野
提起朱山坡,“米庄”“蛋镇”“高州”几乎成了其文学标识,但最新短篇小说集《萨赫勒荒原》的出版或许将打破这一认识。“米庄”“蛋镇”也好,“高州”也罢,抒写的始终是粤桂边界,而小说集《萨赫勒荒原...[详细]
-
鄢莉:玄之又玄,人生如是
关键词:麦家 在当今的小说界,麦家是名副其实的“特情文学之父”,也是稳健卓越的现实主义作家,从《解密》《暗算》《风声》三部曲到以家乡的村庄为原型的《人生海海》,他一直不断挑战自我,突出重围,寻找新...[详细]
-
“抓住一块太阳般温暖的石头”:疼痛、治愈与成长
关键词:朱朝敏 朱朝敏的小说有一种内敛的张力与沉静的喧嚣,舒缓的叙述语调中埋伏着奔流的情绪,家庭伦理的叙事中隐藏着人性的真相,原生家庭的痛感体验里表达了生存的艰难以及对于责任与爱的坚守。 伦理...[详细]
-
新南方写作中的“新人”问题
从世界文学的范围内看,海洋文学有着非常庞杂的谱系,在当代中国方兴未艾的新南方写作序列中,海洋叙事自成一重生态,自有一种伦理。无论是海洋叙事的当代实践,还是新南方写作的推陈出新,有一点不可忽视,那...[详细]
-
特色鲜明的荆楚文学地标
江汉平原上的竟陵清荷垸,是有名的戏乡。孩子在娘胎里就被熏陶,一出生就习惯了哟哎哟的唱调。这个地方戏种,就是“花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花鼓戏滋润着一方水土。 长篇小说《花鼓》,通过对江汉平原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