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世界走远,我独自吹风

发布时间:2023-06-23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近日,上海诗人张萌寄来他的诗集《偏僻记》。诗集收录了他的118首诗歌作品。张萌作为颇有影响的上海“华亭诗社”的一员,他的诗歌以江南文化为背景,是灵魂的深呼吸,也带着他个人的精神胎记。

张萌关注当下,诗歌取材多来自于生活。路上、医院、巷子、石块、瓜果、雨水……应验了一句“生活即诗”。开篇第一首《拎》写的就是下班路上,诗人经过一段乡间路时,看见一条小狗躺在路中间。诗人停下车拎起它,轻放到路边樟树下,这只小狗来到这个世界可能还不到两个月,诗人睡觉前把手洗了又洗,总感觉还拎着一个魂。对动物的怜惜之情,对弱小生命的悲悯之心溢于言表。此类题材还有《刺猬》《壁虎》《蚊子》等。温暖、悲悯是张萌诗歌的底色,他用诗歌关照现实和生活场景。对诗人来说,写诗就像是日常的探访和呼吸,诗歌就在身边。

“六七岁的小女孩/水汪汪的大眼睛里装着整个后马村的孤独。”《孤独》写了一个留守儿童的孤独。“92岁的老奶奶/和一棵干瘪的树,站在细雨中/我心中有说不出的空。”《后马村》则写出了一个空心村的老人的孤寂。此类写山村、故土题材的诗歌占了大半本集子,读后印象深刻的还有《孤悬》《巢》《在泗泾塘,适合谈论孤独》《冬日》等。这类诗歌通过切肤的生活体验,展示了社会转型期的人间百态。诗人打捞的是从山村人变成城里人的记忆,诗歌的肌理透着迷茫和忧伤。

虽然记录的是个体生命的感悟,也是一代人集体的记忆。墨西哥诗人帕斯说:“每个诗人都是传统之河上的一个波纹,语言的一个瞬间。”张萌深谙语言的潜能,很好地把握诗歌语感和语调,语言的节奏、气息,娴熟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修辞,语言质朴自然,诗写所指和主观意图也易于被读者辨认。

除丰富的传统诗写经验,诗人由此及彼,有很强的想象力。正如美国诗人史蒂文斯所说,“在词语的世界里,想象力是一种自然的力量。”张萌很好地掌握了这项艺术,在诗歌中运用的比喻特别出彩。其中《雨》是非常好的一首:“掉落的花瓣”“泥土里的叹息”“雾状的团”“失意的云”“裂缝的粘合剂”“夜半敲门人的暗号”“野蘑菇的歌声”等等,整首诗由一连串意象的铺排构成,众多意象又都是雨的喻体。诗人把眼中的雨写得紧凑而迷离,有含蓄之美,娴熟地选择意象来突出诗意,写得细致传神,简朴自然,任诗意自然流淌。语言澄明、朴素,简单的叙述中有诗人深邃的思考,有对生活、自然的致敬。

张萌至今已出版《在一支芦苇上行走》《时光的旧棉袄》《回声》等多部诗集,这跟诗人多年以来孜孜矻矻的学习和探索是分不开的,诗人的诗艺也已日臻成熟。“世界走远,我独自吹风”,一本《偏僻记》既是诗人的生命地图,也是心灵史,读完受益匪浅。我期待张萌的下一本诗集,诗中依然有星河烂漫、花云满眼。

(《偏僻记》张萌/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