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在手上的青春
参加一次会议,认识一个作家——蒋殊。闲聊中得知,她近年关注参战老兵,写了一些文章。回到北京后,收到她发来的文章《河对岸的战友》。这个标题我喜欢,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空间的画面感,好像同自己内心的某个意象契合了。我认为这是一个极富文学张力的故事,建议她先写一部小说,并推荐了几部相关的文学作品,供她启发灵感、设计结构。
实话实说,虽然我喜欢那个故事,但是,对于一个年轻的女性作家,能否驾驭这样一个宏大的题材,我还是有些担心,何况我还有好为人师、先入为主的毛病。我甚至担心我会强人所难。
一个月后,陆续收到她寄来的几本书。首先打开一本,可以算作少儿读物,语言简洁生动,故事简明扼要:一棵树锯成两段,断面上赫然出现两枚红五星——抗日战争时期一段带有神话和寓言色彩的故事由此展开。这本书我没有细看就放下了。我迫不及待地要找《河对岸的战友》,想看看在这本书里有没有更翔实的资料和更细腻的叙述,然而没有找到。
这几本书被我冷落了一个星期。直到又有了几天空闲,这才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耐着性子看蒋殊的《重回1937》。代序《献给最后的抗战老兵》里有这样一段文字,“犹记,民政局负责此项工作的同志一句叹息:‘唉,这是一份一年比一年更短的名单了!’在此后的采访中,只有我知道,他们的生命不能以‘年’计算,这是一份一天比一天更短的名单……”寥寥数语,让我放不下这本书了。我在瞬间想到了两个字:责任。
蒋殊在履行一个作家的责任,我有责任把这本书读完。事实上,作为军旅作家,我和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她正在做,而且做得很好。
连续两天,我尽量集中精力阅读蒋殊的作品。首先让我感动的是,作品充满着浓厚的情感,真实而温暖。克服重重困难,跋山涉水,一个一个地走访百岁或约等于百岁的老人;他们有的耳聋眼花,有的身体残缺不全,有的记忆模糊,有的口齿不清……这样的采访无疑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是什么力量驱使她义无反顾地自费前往、独自前行,她为什么要主动承担起这个责任呢?我首先想到了一个字: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她要赶在死神之前,抢在他们走向天堂之路中间拦住他们,抢救思想,抢救记忆,抢救情感。她要让他们知道,他们是英雄,人民没有忘记他们。
第一个采访对象是李月胜,接受采访时正好100岁。李月胜的故事不太像战争故事,既没有英雄壮举,也没有战斗传奇。只是,他的战斗经历,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山西省武乡县在抗战艰苦岁月所承受的经历——在两三年的时间内,大大小小的战斗140多次。关于李月胜的战斗表现,作品没有展开叙事。我想,作者一定和我一样期待,一定和我一样想刨根问底,一定和我一样对老人那句回答有些遗憾:“打过七八十次战斗了,哪儿能记得清!”
然而,作者却从这淡淡的一句话里捕捉到了重要的信息。是的,一个人在战场上遭遇的第一次殊死搏斗,应该是刻骨铭心的,可是经历了70次、80次、100次,就成家常便饭了,就“不往心上走了”。抗战老兵,已经把生死看淡了,化神奇为普通了。
于是,“普通”这两个字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创作的主要方向。说到底,一场战争的胜利,是由全体参战人员共同打出来的,这其中包括队伍中的每一名士兵,哪怕他仅仅是一名被动的还击者、奔跑者,甚至只是一名支前民工和一个目击者。
同我们以往读过的战争文学作品略有不同的是,《重回1937》似乎更注重从普通人的身上发现人性的微光,发现他们灵魂深处的英雄理想。尽管这很难,然而这很重要,它弥补了宏大叙事往往忽略的细节,拓宽了我们对战争真相的想象空间。
原来,我们应该铭记的,不仅是英雄、功臣、运筹帷幄的将领、登上城楼的突击队员,还有担任压制、掩护、吸引敌人火力和在城墙下扶梯子的战友。他们多数是没有勋章的功臣、没有称号的英雄。
不,确切地说,应该说是他们没有把勋章戴在胸前,没有把称号挂在墙上,最重要的奖掖都在他们的身上——“李月胜老人解开身上的黑色夹袄,左胸是一片大大的伤疤,左乳头已经没有了……有一天,他趴在地上正在全神贯注地扫射,对面飞过来的一颗子弹从右肩穿进,直抵他的右腰,这颗子弹竟然在他的身体里住了整整11年……”
那一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式。老兵方阵中,有5名武乡籍抗战老兵。李月胜老人可能看到这个场景了。他曾经一遍一遍地问他的女儿和身边的人,为什么不让我去天安门广场?女儿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年龄和体力应该是主要问题。作者充满深情地写了她本人对李月胜说的一番话:“大爷,我们再活10年,等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时候,我们一起努力,带您去天安门广场!”“我不知道,一个百岁老人,再活10年的可能性有多大……果然,仅仅半年后,老兵李月胜便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回过头来看这篇文章的标题《等不来的十年》,怆然泪下。
彪炳史册的关家垴战役,惨烈程度空前,作品在《永远的高地》一节里,对战役概况、战斗经过进行了大致描述,笔锋一转,又落到一群普通人身上——这些拿起枪之前还是农民的八路军战士,没有见过飞机;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看见天上飞来一群大鸟,他们哪里想到,大鸟的翅膀下面掉下来的东西是炸弹呢,瞬间就把一座山头削平了;山头下面的人呢,以后就成了“牌牌”。
92岁的老兵魏太合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在战斗后接受一项特殊任务,摘牌牌——把印有“八路军”三个字的臂章从牺牲的战友身上摘下,交给组织。
血流成河,满目的尸体,摘牌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他不识字,他还是要竭力地辨认那些牌牌,姓甚名谁,籍贯哪里,多大了,哪个部队的。能从尸体上摘下牌牌,还算幸运的;有些牌牌还在臂上,可是尸体却不好辨认。
在集中掩埋烈士遗体的过程中,一个安徽籍战士跑到掩埋队,失声痛哭,因为他看见了他的亲弟弟。当哥哥的用满是污垢的手为弟弟擦拭脸上的血迹,用子弹在弟弟身边做了个标识之后,他向弟弟承诺:“如果我能活到战争结束,不管走到哪里,我一定要回到关家垴,把你带回家,带给爸爸妈妈……”
70年后,无论是作者还是当地人,已经无从得知这位哥哥是否还活着,是否实现了他的愿望。因为同样,他也没有留下名字。但愿这位老兵仍然健在,并实现了他的愿望。
战争结束后,到关家垴寻亲的人始终没有间断。河北一位母亲,当年亲自把儿子送到八路军的队伍;抗战结束了,儿子没有消息;解放战争结束了,儿子没有消息;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了,儿子还是没有消息……终于,母亲在90岁的时候找到了关家垴,在纪念碑上找到了儿子的名字,她要求把儿子的尸骨带回家。当地同志告诉他,因为是集体掩埋,尸骨难认……
老人大哭一场后说:“还是,让他们在一起……”
连续几天,阅读《重回1937》,心情一直不能平静。百感交集中,仍然有一个问题悬在脑海中,为什么是蒋殊,为什么做这件事情的是一个没有当兵经历、没有战争经历的女作家?是的,是因为爱。在她的字里行间,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婴儿般纯净的笑容”“笑脸比阳光灿烂”“孩子般地开心”等语句。作者是女作家,是女儿,然而,进入老人的世界,她会在不知不觉中萌生出母爱,她一直在眺望他们的少年时代、青年时代。
直到读了《曾祖父的墓碑》,我才发现,除了爱,还有一种情感在支配着她、激励着她,那就是恨——家仇国恨,或许她本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作者的曾祖父当然也是个普通人。在日军的一次“扫荡”中,曾祖父安排了全家转移,自己却神使鬼差地返回家院,因为锅台上还放着一碗和子饭,那是老伴刚刚做好的。就因为这碗和子饭,他被日本兵包围了,“我的曾祖父,他不慌不忙,就在日本人面前,从容喝完那碗和子饭,如饮酒一般酣畅。之后,他摔碎了那只给了他最后温暖的碗。”
关于曾祖父生前最后的举动,我们没有看见,作者也不曾亲眼目睹,但是我相信,她的描述是真实的。他的从容,他的豪迈,他摔碎那只碗时挥起的臂膀和他眼睛里喷射的火焰,以及在他内心轰鸣的波涛,在作者的心里始终是鲜活的。
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从网上进一步了解作者,还看过她的演讲视频。她曾经说,虽然她貌似柔弱,其实是一条女汉子。读了《曾祖父的墓碑》,我也突然发现,这个人确实有点像女汉子。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谁没有家仇国恨呢?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不正是我们作家要做的事吗?关乎国家记忆,关乎民族命运,我们都有责任深耕细作,跟性别没有关系。
2015年10月,作者见到了时年90岁的王生怀。这位老兵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右脚几乎只有半个,“他听力太差,我们一声一声几乎是吼着,他终于听清来意……”
关于王生怀的故事,本文不再简述。让我震惊的是他的那双手,那是一双拿过锄头、捧过书本、举过钢枪的手,而出现在照片上,却是一双沟壑纵横的手。这样一双手上,捧着一张断裂后经过拼贴的黑白照片。谢天谢地,那张照片是那样清晰——照片上的小伙子头戴棉帽,棉上衣左胸前别着几枚军功章。棉帽正中镶嵌着五角星,五角星的下面是一张英俊的脸庞,一双眼睛洋溢着自信的微笑。不知情的话,谁敢把那样一张年轻的脸庞同那双手联系在一起呢?
照片下面文字说明:晚年时的老兵王生怀,捧着他骄傲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