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建群《中亚往事》:马镰刀的英雄之旅
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氛围中孕育、生长起来的各具特色的文明。受当时交通及传播媒介的限制,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里,这两种文明相互隔绝,彼此互不影响。大约3800年前,游牧...[详细]
-
《寸铁笔记》:“思与诗”的双重能力
在我眼里,很少有作家像蒋蓝一样,平时缄默,但一旦发言,就有滔滔不绝的言说能力。这在他诸多著作中都有出色的表现。他写蜀地,写土匪和异人,这些篇章华丽且激情四射,有一种撼动人心的力量。他的文笔与类似写...[详细]
-
《“四叶草”论丛》:文学批评对话意识的自觉
《“四叶草”论丛》由王力平《水浒例话》,郭宝亮《沧桑的交响》,桫椤《把最好的部分给这个世界》,王文静、王力平《文学是一次对话》4部著作组成。这4部著作的评论对象不尽相同,但都聚焦文学经典与文学...[详细]
-
将岁月化作诗行
南策英先生的诗词集《岁月留痕》最近出版了,我与诗人长期有联系,“近水楼台先得月”,先睹为快,拜读后,获益良多。作者细腻的笔触将岁月化作诗行,每一字句都如同鲜活的音符,奏响人生的乐章。《岁月留痕》以...[详细]
-
《学林追远录》:群像肃默 静水流深
几年前,我第一次读到王宁先生的散文,忍不住推荐给媒体的朋友,想让更多的人读到。记得当时我对朋友说的是:“这种文章,只有王宁先生能写得出来。”今天,读罢这本完整的《学林追远录》,我心底冒出来的,仍然是...[详细]
-
向内的非虚构与时间的隐秘地
我应该是很早就读过赵晓梦散文的人。1993年,我编了一本名《花事缤纷——中学生内心世界探微》的书,收入作品12篇,其中一篇即为他20岁以前写的长篇散文《痴痴的文学梦》。如果说他十几岁生发的少作《痴...[详细]
-
《亲爱的,二进制》:科学与艺术共舞的时代之歌
作家唐墨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亲爱的,二进制》延续了此前的一贯风格,处处彰显出开放多元的独特气质,故事仍然发生在上海这座多元文化交汇、领时代风气之先的国际化大都市。小说以科教兴国、上海科创中...[详细]
-
北京中轴线的全面呈现与深刻诠释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不断完善,历经逾7个世纪,形成了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共同构成的城市建筑群。北京中...[详细]
-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图典》:中华文脉 古都脊梁
北京是有着3000余年建城史和800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古都。自永定门至钟鼓楼长达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是中国古老都城规划设计思想在北京实践的“无比杰作”。北京中轴线上不仅有宫殿祭坛...[详细]
-
由畅销书《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引发的“事故”
在我的编辑生涯中,迄今为止市场表现最好的当属引进版图书、科幻小说《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该书问世后,囊括世界科幻小说两项大奖“星云奖”“雨果奖”,推出三十多种语言译本,全球销量超过六百万册。...[详细]
-
“熬”了十七年
作为“大国通史丛书”之一的《法国通史》最近出版了。该项目2007年启动,走过了17年,此前已出版《英国通史》《德国通史》《日本通史》,《俄国通史》《美国通史》待出版。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详细]
-
在高山上追寻崇高精神——评七堇年小说《火空海》
顺着蜿蜒曲折的节理,最终我随阿斗一同攀向最后一段绳距的尽头。这47小节的阅读过程犹如一次漫长而又回味无穷的攀爬,文本之外的我也在现实中用了47段绳距攀援而上,经历过酣畅淋漓的心流时刻,也经历过晴...[详细]
-
李曼灵:回望远村,最圣洁的祈盼
在工业化时代下,机械化、陌生化城镇文明疯狂席卷,这也致使我们内心对远方村落、旧时乡土的回归祈盼愈发强烈。自留地的瓦屋就好似遗留在这快节奏社会下的一片净土、精神原乡、生命的最终“归宿”。它...[详细]
-
樊迎春:写作的教与学是为流水赋形
在近几年参与高校创意写作教学与研究的工作经历中,面对学生对写作的不同理解和他们各自的实践,我时常陷入沉思,对一个初试写作的人来说,天赋以外的训练到底如何才能有效?尤其是在一切都以多元、不确定的...[详细]
-
马兵:“到苍老之境,必有一种秀嫩之色”
仲尼云,“五十知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八十、九十呢?《高雅的链绳》里赵千秋老先生已经九十有三,“知命”“耳顺”“从心”均不在话下,对故人、对爱情、对生活依旧激情狂飙,始终葆有遥致岁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