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文学写作的三个词
报告文学是文学轻骑兵,是时代的旗手和号角。它通过人性力量来驾驭复杂现实,贴近时代的典型人物和事件。而在当下,我们有必要重提那句话:“走不到的地方不写,看不见的真实不写,听不到的故事不写”,这不能...[详细]
-
《门上的光》:山海之间的淡泊与脊骨
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阿门,发表了一千多首诗,他是人民文学奖和储吉旺文学奖得主。写诗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用爱不释手、形影不离来形容一点不为过。读他的诗不难发现,其中拥有一种开放的风...[详细]
-
雪静《江岸向北》:新的南京书写
雪静的创作量很大,她令人瞩目的作品大多是历史题材的小说,在这方面她深耕多年,在资料的收集整理上下了相当大的气力,积累了大量的素材。虽然写的是虚构性的小说,但是,细心的读者总会在她的作品中看到许...[详细]
-
《暮星归途》:探寻老去的生存可能
在一个科技、物质充分发达的社会,老年人如何生存?新锐科幻作家吴楚,于2024年由作家出版社推出科幻小说新作《暮星归途》,沿袭了作者一贯强烈的写实风格,以“民生科幻”聚焦老龄化问题,通过“异星养老”...[详细]
-
在非虚构书写中彰显百姓情怀
在《山西文学》2024年第一期头条,读到了重庆作家李燕燕的非虚构新作《公租房小区里的老年爱情》,以平行视角的缓缓递进,真情实意地描写了发生在大都市里某公租房小区多姿多彩的老年情感故事,既有生活...[详细]
-
《冰雪英雄》:冰与雪合奏的中国赞歌
新疆阿勒泰地区是世界公认的“人类滑雪起源地”,汗德尕特乡洞穴中的岩画,为这一论断提供了雄辩的、可靠的佐证。对于先民的古老智慧、生存抗争和拼搏精神,中国体育千百年来不断继承和发扬光大。体育...[详细]
-
《蹲守在风的眼睛》:用诗意构筑的道路
城市化的进程加速了当代青年的精神漂泊,时间的本质虚无,造就了空间的运动与裂变。在这样的宏大命题下,微观显得无所适从,而人的本能随着生活走向多次元的发展,精神、灵魂和心开始分歧,并承载不同的时代...[详细]
-
《瓦屋村》:巴盐古道辣椒红
《瓦屋村》是一部以渝东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为原型的文学作品,主要讲述了刘冬麦返乡带领村民完成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创业故事。农民企业家谭建兰以小说的形式给我们展示了一巨幅创业画卷。作品...[详细]
-
《体面人生》里的都市心灵图景
黄昱宁的写作是直面生存的。这种生猛的直面对于当下写作尤为难得。黄昱宁愿意“看”,且有所“见”,并且能够见人、见我、见众生。这样的写作呈现出独特的现代性都市景观,在《体面人生》中,她的文字带...[详细]
-
无声的青春漂泊在“存在”的河流上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从乡土叙事向城市书写的大规模转移,使得中国文学的整体结构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在70后小说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他们的小说创作,覆盖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城市青年乃至更广...[详细]
-
诗人笔下的诗意人生
“十四岁那一年,少年见过最美的星空。”寥寥十五个字,像一个人轻轻的一呼一吸,便举重若轻地拎出三个最重要的概念:人、时间、空间。或者说,如蜻蜓点水的一句话,就开门见山地抛出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即人与...[详细]
-
鄢莉:重返纯真年代
在军事文学创作领域,以“父亲系列”闻名的作家石钟山是十分具有个人特色的一位。与其他很多军旅作家将视线瞄准火热军营相对照的是,他更喜欢以深情而怀旧的目光抚摸生长于斯的军区大院,去讲述大院这...[详细]
-
郭冰茹:女人,在俗世中成长
“成长”是现代小说的重要主题,巴赫金从时间意识入手,提出了一个关于现代小说的著名论断:人在历史中成长。当我们把个人成长投入历史长河时,这一论断不仅解释了现代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中的时间感,也解释...[详细]
-
人性的深海,先锋的大戏——论莫言新作《鳄鱼》
《鳄鱼》是一部构思了14年的话剧剧本。莫言自云2008年参观法国巴黎雨果故居博物馆时,看到雨果对话剧的爱好,又联想到萨特伟大的话剧,便决定写一部以逃亡贪官为主人公的话剧。这个题材似乎过于冒险,毕竟...[详细]
-
陈崇正《归潮》:“历经千劫,只为归潮”
陈崇正的《归潮》围绕潮州碧河镇两个家族百年来的历史情谊和几代人的“归潮”历程,展现了潮州人恋土归乡的家国情怀,连带出民居改造与文化传承的副线,时间上的双线结构,在历史与现在、本土与异域、海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