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作为知识分子写作者的徐坤

发布时间:2022-02-11 来源于: 作者: 翟文铖 点击数:

  徐坤描写知识分子的那些小说,真可谓独具一格!《白话》《梵歌》《斯人》《热狗》《呓语》《先锋》……一篇篇读下来,恣肆的姿态,荒诞的况味,黑色的幽默,嬉笑怒骂之间,确乎有一股摧枯拉朽的力量。翻开90年代的文学期刊,很多评论家把徐坤划归“游戏一代”,而她的小说则被认定为“后现代主义”的标本。徐坤本人似乎对这样的定位并不认同,她认为自己“还是在深度之中来认识写作的”。(1)对于自己的文化身份,徐坤非常自觉。她说:“我观察和打量这个世界的时候,站的立场是属于知识分子的立场,这一点我有足够的自信,不管别人怎样误读和误解。”(2)徐坤所说的知识分子的立场,与余英时的阐释非常契合:“所谓‘知识分子’,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以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以及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3)在中国,知识分子的鼻祖是古代的“士”。“士”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士志于道”的文化自觉意识,一是“明道救世”政治参与意识。细细想来,徐坤具有“士”的流风余韵。

  80年代,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到思想解放运动中,一度找到了“为天下师”的感觉。但是,到了徐坤初涉文坛的90年代,市场经济全面铺开,新启蒙运动业已沉寂,思想界普遍感受到“人文精神失落”的惶惑。徐坤这样描述她当时的精神状态:“我和许多人一样,一时难以适应,可以说切身感受到知识分子的失落,原来做学生时的一些想法、抱负、理想之类的,在现实面前碰得粉碎,人心里感到很灰,不知道前面的路该怎么走。”(4)徐坤没有就此沉寂,而是积极地反思和批判:一方面她的目光向外,重新审视知识分子的社会位置;另一方面她的目光向内,对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进行“抉心自食”式的叩问。她的落脚点是知识分子的命运,但着眼点却是中国文化——解剖文化的症结,思量文化的创新,探测文化的走向。

  一

  市场经济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根本性影响,这是中国历史上不曾出现过的情形。一时间,知识分子的处境、地位和作用问题,变得尖锐起来。实际上,即使商品社会没有到来,知识分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也一直不甚明朗。在《梵歌》中,徐坤借助王晓明之口,说了这样一段话:“玄奘啊韩愈啊,说了归齐,也不过就是当朝者手里的一杆枪,需要儒的时候就祭孔,重用韩愈,需要佛的时候就推玄奘,供释迦牟尼。”(5)后来,她专门创作了一篇题为《传灯》的小说,在历史的纵深处反思知识分子的缺点和命运。神秀和慧能同为弘忍法师的弟子,为得到师父的衣钵,两人从暗斗发展到明争,竟至于兵戈相见。明空女尼一把火烧了寺庙,才算止住了冲突——这女尼就是武则天。登基后,女皇大兴佛事,将南宗慧能推作正统,以笼络数目庞大的下层民众;将北宗神秀奉为正法,以笼络知识分子。借助这个小说,徐坤认识了这样一个历史真相:“政统”实际上一直驾驭着“道统”,以“道统”制御“政统”不过是传统知识分子的幻觉。鲁迅对于知识分子的依附性和工具性早有体认,他在《从帮忙到扯淡》一文中说得明白:知识分子有的“帮忙”,参与国家事务;有的“帮闲”,吟诗献赋,位同俳优。在《“京派”与“海派”》《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等文章中,鲁迅反复阐述这一观点。徐坤的《白话》讲的是一群硕士博士下乡,带队的伊腾处长训话,质疑知识分子“治国平天下”的能力:“谁都鼓吹自己研究那玩艺儿是天下第一,都想给社会开药方,整治一把社会,就凭你们这些人?”(6)事实上他们下乡也都是用非所学,大都在临时岗位上无所事事。

  知识分子“明道治世”的理想颇有说大话的嫌疑,那“士志于道”总该更切合实际吧?——知识分子的一个职能是追寻“道”,“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与创新自始至终都是士的中心任务”。(7)社会转型需要新的文化形态与之匹配,知识分子该如何继承既有文化?又该如何创新文化?《游行》已经初步涉及这些问题了。表面上看小说写的是一位叫林格的女子的情史,深层里却是一个文化寻找的寓言。程甲是正统文化的符码,是吹着时代号角成名的诗人,林格做他的情人即是对神的身体献祭,但程甲唯恐这种关系被泄露出去,损伤声誉。黑戊从美国留学归来,熟读诸多西方理论,是西方文化的符码,林格为他流产,他竟然让自己的老婆出面善后。他们一个个都自私卑琐,毫无责任感,这让林格深感绝望。铸造不出高贵人格的文化是应该被质疑的文化,林格膜拜的两种文化轰然坍塌。失望之余,林格决定不再匍匐在任何神灵的脚下,她要做文化的生产者。于是,她拉赞助,搞排演,全力打造年轻的摇滚歌手伊克。伊克赢得了掌声,赢得了市场,但他究竟也不过是大众文化的造物,与民族的强大、文化的振兴又有什么关系呢?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有以香草美人自比的传统,林格即是当代知识分子的化身。她在三个男人之间的逡巡,就是在正统文化、西方文化、大众文化之间的寻找。三种文化并存于八九十年代的历史空间,但却无力满足时代的精神需求,林格的失踪就是生命意义不知归于何处的隐喻。

  二

  没有现成的文化可以安置这个时代,知识分子只能自己创造文化。徐坤由此提出了更深的问题:“我们的路该怎么走,是要把国外的各种思潮在咱们这里重新演练一遍,还是该踩在老祖宗的路子上再从头摸索一遍,这是一个问题……”(8)中国当代文化走向何方的问题,让徐坤一代知识分子陷入深深的焦虑。

  中国80年代诸多的文化思潮,实际是从对西方的引进开始的。这些西方文化是不是真正融入我们的血肉,化成我们的精神食粮呢?中篇小说《先锋》就探讨了这样一个宏大命题。“撒旦”尽管连上帝的毛也没有摸到过,但是在创作激情的驱动下,他带着几个兄弟组建了“废墟画派”,拉起了西方“撒旦”“嬉皮”“雅皮”“垮掉的一代”的名号作虎皮,“开创了中国后现代艺术的先河”。(9)他们推出了自己的作品,《存在》以金属画框代替了一切,《我的红卫兵时代》在烂泥上撒尿,《人或牛》是人身和牛面的嫁接,《行走》是倒立行走的裸羊和穿着羊绒坎肩的牧羊猪。或者装腔作势,或者机械拼贴,或者戏谑搞笑……很显然,这既不是继承,也不是发展,而是毫无文化含量的浅薄模仿。就是这样一批作品,歪打正着地赢得了满腹西方术语无处施展的批评家的齐声喝彩,“废墟画派”成了“先锋派”。五年后,他们搞起“后卫画展”,摆出的还是类似的货色,居然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不可否认,“撒旦”对艺术的探索是真诚的。“撒旦”的命名恐怕与鲁迅的《摩罗诗力说》有关:“摩罗之言,假自天竺,此云天魔,欧人谓之撒但,人本以目裴伦(G.Byron)。”(10)“撒旦”是一个象征性符号,就是鲁迅所推崇的“摩罗诗人”,具体指拜伦(裴伦)那样充满叛逆精神和创造能量的人。“撒旦”是有艺术理想的,他遗留下的画框上分明写着:“我要以我断代的形式,撰写一部美术的编年史。”(11)对于艺术真谛,他终生孜孜以求,从废墟里的彷徨,到麦田里的寻根、寺院里的归隐,再到为东山再起而对美妇人的妥协,殚精竭虑。就创作而言,他选择的是模仿西方的路子,而且已经赢得了金钱与声誉。但是,他非常清醒地意识到,这仅仅是世俗的成功,他根本就没有摸到艺术的殿堂。

  那么,“撒旦”为什么无法获得艺术的成功呢?徐坤的一段话可以用以解释:“由于改革开放,西方思潮大规模地一股脑地涌进,同时我们的传统国学的根基又不是很扎实,或者说根本就没有,都被破坏掉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艺术活动就成了一种完全浮在半空中的活动……”(12)小说中,废墟就是传统文化的隐喻,“撒旦”对废墟的推崇就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信仰。传统文化遭到现代文明的侵蚀,废墟被改造成“仿古乐园”。徐坤显然接受了林毓生提出的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的观念,认为文化“断根”就不会有再度辉煌的希望,因此在她笔下,“撒旦”彻底绝望。

  绝望之中,“撒旦”留下这样的遗言:“影子啊,快回到我的身体里来吧……”(13)“影子”意象大约取自鲁迅的《影的告别》——影子是理想的自我,它总是对现实的自我充满了厌弃,时时准备离开,导致“我”陷入自我分裂的痛苦。

  “撒旦”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创造力苍白,成不了那个登上艺术殿堂的“影子”,于是,他以自杀求得解脱。

  三

  那么,重走传统之路又如何呢?徐坤在《斯人》中思考了这一问题。《斯人》带有强烈的象征色彩,笔法神韵颇似《狂人日记》。“诗人”模仿西方诗歌,声名鹊起,导师高汉镛认为他的诗歌缺乏“中国的古代的典”,于是带他到地下室,去攻读那些写在竹简木简上的诗歌。但是,古老的词句寒气逼人,“字划里边封存的阴气总是一阵一阵地往诗人的下体里灌,诗人的脚底冰凉,生殖器不时地往里缩小成一团”。(14)切身的生理体验让“诗人”体悟到中国“诗”的缺憾——“诗”字拆开,意为“寺中人所言”,“除了叫人断绝欲念还能做什么?”他推己及人,如饮醍醐,“他发现,高汉镛的确是成天病病歪歪的,满世界的人也都蔫头蔫脑地打不起精神来,原来他们都是被‘诗’给阉过的”。(15)古诗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码,言古诗犹言中国文化。其实,鲁迅早就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他在《青年必读书》一文中说:“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16)

  传统文化有禁欲倾向,但人的欲望并不能真正消除,于是导致人格分裂。这种文化的内在矛盾,在知识阶层里造就了一批“假道学”。四铭(《肥皂》)维护风化,讲究孝道,却莫名其妙地买了一块肥皂,潜意识里想给女乞食者洗澡。高尔础(《高老夫子》)曾经写过题为《论中华国民皆有整理国史之义务》的“名文”,但是到学校授课不过是为了看女学生。作为古久先生——这个源自《狂人日记》的人物——的学生,老姜续接了四铭和高尔础的谱系,她一方面大讲仁义道德,另一方面不断对“诗人”性骚扰。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老姜”这样的假道学不是学问做得好,而是势力太大,遮天蔽日。“诗人”的情人以批判古久先生成名,为了生存被迫忏悔,改投古久先生门下。“诗人”自己为了出国留学,也被迫冒用古久先生的名义写推荐信。

  写到这里,徐坤似乎完全和鲁迅站在一起,可是,接着读《斯人》,你就会发现问题的复杂性。老姜勾引“诗人”遇挫,就刻意报复,“诗人”课堂上的几句戏言,被她抓住了大做文章,直至暴力相加,搞得他气息奄奄。幸亏高汉镛及时赶来,把自己多年修炼而来的“气”注入弟子身上,让他起死回生。“气”是中国古人理解宇宙人生的基础。《庄子·知北游》云:“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以“气”救命,合情合理,这个情节并非纯然对武侠小说的戏仿。其实,“诗人”的行为亦传达出对传统文化的信仰。“诗人”读大学之后,有一个仪式性的行为:每个周末都到纪念碑和天安门这段北京的中轴线上沉思默想——这条线连着的是历代皇帝的宝座,最能代表中国正统文化。诗人还常常端坐在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之上——信奉天人合一的古人就是在这些祭台上,召唤神灵,完成人与神的对话。这些行为表明他参悟传统真谛的愿望。但是,他最终未能开悟,仅只意识到“历史到我这里已经断代了”,传达出无力续接传统的绝望。

  徐坤与她同时代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接受了林毓生等学者的学术思想,认为全盘西化的观点存在谬误,传统根基非常重要,西方文化只有着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才可能落地生根,实现创造性转化,违背了这一规律只能失败。《先锋》中像集装箱一样搬运而来的各种西方理论:结构主义、兽道主义、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旧权威主义、前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等,全如过眼云烟,未能化成民族文化的营养。

  徐坤非常严肃地反思传统文化,她一方面继承了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对中国传统文化予以激烈地批判;另一方面,她接受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观点,把传统文化之根视作文化复兴的起点。但是,这两种观点存在根本性冲突:传统之“诗”是阉割生命的利器,传统之“气”却又是救命的良药。这种矛盾不免造就了作品的叙事裂缝,孰是孰非,不免令人困惑。

  四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和知识专业化越来越细致。福柯已经意识到“普遍知识分子”的时代已经终结,知识分子转化为“专家型知识分子”。有学者认为,大约在1993年左右,中国知识分子基本完成了“职业化”。这意味着自那时起,“专家型知识分子”开始占据主流。徐坤的文化嗅觉异常敏锐,她不仅捕捉到这一点,而且写出了知识分子“职业化”过程中的种种乱象。

  既然把知识生产当作谋生的手段,知识分子就应该恪守专业研究的职业道德。福柯认为学科专业存在自律性,“知识的动因在于知识的内部,知识具有一种话语的自律性,它可以自我裁决,自我运转,它服从的不是外在的广泛社会结构,它只服从于它内在的形式结构”。(17)徐坤的作品告诉我们,现实是专业研究根本做不到自律自治,政治、商业及专业内部的权力斗争,正阻碍着知识的正常生产。《梵歌》就是一部专门讨论专业缺乏自律问题的作品。玄奘圆寂国际学术会议召开,主席台坐着县乡领导构成的“玄委会”常委,全国一流的学者专家只能坐在台下的硬板凳上,权力从外部强行入侵,学术界无法保持系统的独立性。德布雷认为,知识分子是“追逐名声的动物”,(18)实际上何止名声,权力和利益也是追逐的目标。为了挣钱,博士王晓明参与《则天大帝》剧本的写作,让韩愈和薛怀义同台竞技,让玄奘和薛怀义成为前世今生,给卢舍那大佛镶上两颗虎牙……在商业利益面前,历史的真实性不值一提。不空大师与空空大师在博士论文答辩会上斗法,阿梵铃谁都不敢得罪,硬硬地把他们相悖的学术观点捏在一起,才算功德圆满。学术观点的争辩只是表象,他们真正较量的是世俗权力的高低。徐坤其他作品也揭露了学术丧失自律的真相:为了竞争职称,于敬斋在学术委员会中贬低抹黑“免费姓焦”,“免费姓焦”则在学术会上予以反击(《呓语》);为了金钱,寺院创办了禅定函授班(《先锋》);陈维高则把自己的“文化资本”与演员小鹅的肉体做了交换(《热狗》)。世俗权力和商业利益在外部撕扯学术,个人利益争夺和欲望释放从内部扭曲着学术,专业的自治自律荡然无存,由此,知识的真实性无法保障,文化垃圾的产生在所难免。

  这些高学历高智商的知识分子,把全部的心智投入职业化场域,在那里争夺、躁动,似乎全然没有半点心思关注国家的前途、政治的清明、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文化生产者要得到知识分子的名头,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方面,他们必须从属于一个知识上自主的,独立于宗教、政治、经济或其他势力的领域,并遵守这个场域的特定法则;另一方面,在超出他们知识领域的政治活动中,他们必须展示在这个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权威。”(19)如果按照布尔迪厄的观点看,这些“专业知识分子”最多只能算是文化生产者,而根本不是知识分子;他们甚至也不是真正的文化生产者,因为知识在他们那里根本没有尊严和自律。

  对于知识分子阶层的批判,徐坤的立场并不是把一切都放到一个平面上的后现代做派——那样就等于泯灭一切价值,鲁迅讽刺那样的做法是“奴才式的破坏”。(20)鲁迅心中的破坏者同时也是建设者,“我们要革新的破坏者,因为他内心有理想的光”。(21)正是从这样的立场出发,鲁迅曾经对文坛学界给予无情的批判,写出《学界的三魂》《文坛三户》《文人无文》《“中国文坛的悲观”》等系列文章。徐坤算得上鲁迅的传人,她始终持守明确的优劣准星,她曾说:“我心中的价值尺度和是非标准,我想前后还是比较一致的,跟整个人类的精神文明的高度和标准还是比较相通。”(22)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束“理想的光”,徐坤才从不颓废,她那支辛辣讽刺、无情批判的笔,才会传递给人们几欲破门而出的力量。

  五

  《伤逝》中,涓生与子君女士谈理想,谈文学,结果他们成了恋人;《白话》中的“博士”与刘晓玲也谈理想,谈文学,结果“博士”被刘晓玲的丈夫打得鼻青脸肿。相似的故事,不同的结局,象征性地意味着启蒙时代的结束。从这个角度讲,《白话》是一则文化寓言。

  对于知识分子阶层的种种乱象,徐坤像外科医生般地做着解剖,有冷嘲,有讽刺,有愤慨。但是,对于那个站在广场上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启蒙者,徐坤是不是也转身离去了呢?不,一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可是几代精英留下的启蒙情结却在徐坤的心头挥之不去。

  《鸟粪》中的“思想者”,被摆放到广场中央,但无人理会,只有一群鸽子不断地把粪便撒到他身上。他不甘落寞,走向人群,想“到民间去”,可是,他不仅遭到“庸众”轻佻的抚摸与“语言的奸污和亵渎”,(23)还被两个民工砸掉了生命之“根”。一夜的遭遇让他明白了“知行合一”的艰难:“思想者是不能轻易行动的,行动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24)即便如此,他固执地持守思想的自由和尊严,领悟了“人类灵魂的亘古不朽”,领悟了“思想是永远都不能从人类头脑中连根拔除的”。(25)就像司马迁那样,身体可以被阉割,可思想却永远拒绝阉割。徐坤是有些悲壮的,在她眼里,即便是做一个牺牲者,启蒙也依然要继续。传达这种意向的是小说《遭遇虚无》。主人公“旅人”就是一个虽九死而不悔的启蒙者形象。远方的“旅人”得了神谕,知道洪水即将来临,于是赶回去拯救乡人。族长拒绝他,乡人原地不动;等洪水真的来了,族长反诬陷是他的谶语灵验了,让乡人追杀他。这是一个拯救者为“庸众”迫害的故事。鲁迅曾对这样的故事愤愤不平,在《药》中,他为夏瑜鸣冤;在《复仇(其二)》中,他为耶稣抱屈;在《孤独者》中,他忍不住让魏连殳实现了“复仇”。徐坤笔下的“旅人”面对乡人的追杀,不后悔,不反击,不逃跑,而是陪他们一起葬身洪水。很显然,徐坤是沿着鲁迅的思路往下思考的,试图以佛家“冤亲平等”“以身饲虎”的精神化解启蒙者与庸众的矛盾——据说徐坤非常喜欢佛家思想。

  徐坤不是后现代主义者,不是知识分子的消解者,她始终以知识分子的身份审视世界,解剖自己,竭力把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袒露出来:有寻找不到社会参与空间的苦恼,有对文化创造力贫弱的恐惧,有在中西文化资源之间举棋不定的困惑,有对专业知识生产无法自律的愤慨,有对启蒙终结的失落和对启蒙时代的怀恋……徐坤说:“从1993年到1994年,我在两年之中写下了《白话》《呓语》《梵歌》,以及《斯人》《热狗》《先锋》等中篇,极力想以我的稚嫩来表述知识分子繁复的精神困厄。”(26)是的,她做到了,她用一支笔划出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轨迹,精准地展示了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灵魂困惑。在文学史上,以知识分子身份从事写作的作家并不多,鲁迅、钱钟书、王小波、李洱,徐坤可以置身于这个谱系而无愧色。

  注释:

  (1)(2)张钧:《另一种价值和深度——徐坤访谈录》,《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第246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2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4)易文翔、徐坤:《坚持自我的写作——徐坤访谈录》,《小说评论》2005年第1期。

  (5)徐坤:《梵歌》,《狗日的足球》,第173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6)徐坤:《白话》,《热狗》,第12页,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原文“玩艺”应为“玩意”。

  (7)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2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8)张钧:《另一种价值和深度——徐坤访谈录》,《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第243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11)(13)徐坤:《先锋》,《热狗》,第280、334、334页,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

  (10)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6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2)张钧:《另一种价值和深度——徐坤访谈录》,《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第242-243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4)(15)徐坤:《斯人》,《热狗》,第123、124页,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

  (16)鲁迅:《青年必读书》,《鲁迅全集》第3卷,第1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7)汪民安:《福柯的界线》,第110-111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8。

  (18)陶东风主编:《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第8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19)〔法〕布尔迪厄:《现代世界的知识分子的角色》,崔卫平编:《知识分子二十讲》,第277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20)(21)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第1卷,第20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2)张钧:《另一种价值和深度——徐坤访谈录》,《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第244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3)(24)(25)徐坤:《鸟粪》,《狗日的足球》,第24、29、29页,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26)徐坤:《从〈先锋〉到〈游行〉》,《坐看云起时》,第129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90年代文学视野中的徐坤小说

    徐坤90年代的小说创作成为世纪末文学情动经验的缩影,从“嬉戏诸神”开始经历了一场罗曼蒂克消亡史,那些躁动、不安和跋涉,是感性解放与秩序规约之间的拉扯、发明个体...[详细]

  • 徐坤小说简评

    993年,《中国作家》杂志连续推出徐坤三部小说:《白话》《斯人》和《一条名叫人剩的狗》。无论是对于作者本人,还是对于刊物来说,如此大密度地刊发一个文学新人的作品,...[详细]

  • 《徐坤文集》:初心如磐,笃行致远

    关键词:《徐坤文集》 《徐坤文集》凡八卷,浩浩荡荡,由安徽文艺出版社2021年10月出版,囊括了长篇小说四卷,中短篇小说两卷,散文及学术论著各一卷,记录...[详细]

  • 知识分子的人文与人学

    高尔基曾经做过这样的建议:把文学叫做“人学”。钱谷融先生将其视作理解一切文学问题的“总钥匙”,并就此在《论“文学是人学”》一文中做了 诠...[详细]

  • 心灵的纠缠:徐坤简说

    关键词:徐坤 一 东北作家豪放,这是我们的观感。不说早期的萧红,即使命运多舛,那也是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在她身上,换了谁都不免。何况那时的大多数人,命...[详细]

  • 张勐:中国当代小说中知识分子叙事的结构模式分析

    关键词:知识分子叙事 编者按 青年学者张勐的新著《情感和形式:中国当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以知识分子叙事为经、共和...[详细]

  • 徐坤

      徐坤 Xu Kun (1965.3— )女,汉族。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籍贯辽宁省。中共党员。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先后获文学学士学位和文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详细]

  • 《暂坐》:知识分子的撑杆跳

    长篇小说《废都》中的庄之蝶如果能继续生活下去,会是怎样?贾平凹最新长篇小说《暂坐》中的羿光就是这样一个“庄之蝶”,他来到了当下。年过半百的羿光作为一个名作家...[详细]

  • 《武汉之恋》:一代知识分子的成长涅槃

    看完诗人阎志的五卷本小说《武汉之恋》,意外之余,有一些深刻感受。意外,是因为成见。印象中,诗人大多以抒情见长,意象构筑能力尤其强,思维跳跃、活跃。因此,诗人除了诗以...[详细]

  • 知识分子的夹缝求生与自救

    李飞熊第一部长篇小说《没有终点的列车》描绘了无法被按捺的新世纪初时代洪流,以现实主义手法刻画了追求梦想却又不断遭受挫败的迷惘一代年轻知识分子。李飞熊在这...[详细]

  •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