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方晨《花局》:悲悯之花,人性迷局
与深切、忧愤的现实观照互相伴生、共同成长,王方晨的小说创作一直包含有程度不均的荒诞色彩,现实生活中的荒诞情节是其塑造世界真相的主要倾向之一。长篇小说《花局》将这一倾向发挥到了极致,情节与风格同时达到荒...[详细]
-
沈念:夜海远航的座头鲸
《世间以深为海》,沈念著,北岳文艺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夜的海洋里,体积庞大笨重的座头鲸远航而至,夜浪没有丝毫声响,哺乳动物中迁徙距离最远的座头鲸神态安详。”这是作家沈念的散文《东洞庭湖的鸟影》中...[详细]
-
床的故事不可尽说
从床上来,到床上去。床是每个人的来路和归宿。床是最隐秘最让人眷恋的地方,是幸福和痛苦的根据地,也是通往梦境和虚幻的飞船。床应该是一座孤岛,拒人千里,自己独享。能躺卧到自己床上的人都是最亲的人。五味杂陈...[详细]
-
徐兆寿:西北、敦煌及其他
1打开古老的史书,中国人首先树立的地方是大西北。《山海经》如此,《水经注》如此。《禹贡》似乎也如此。因为那里有一切传说与思想的起源高地,昆仑。大和尚道安的《西域记》也如此。说阿耨达山就是昆...[详细]
-
王春林:评唐颖长篇小说《个人主义的孤岛》
如果着眼于小说的形式层面的话,那我们对唐颖《个人主义的孤岛》的分析,恐怕只能从作品的尾声部分开始。与几乎到处都是细节的小说主体部分相比较,尾声部分带有明显不过的抽象概括意味。在小说的主体部分,作家以很...[详细]
-
赵树理:文学之树何以长青
赵树理是一位始终“泡”在基层生活汁液里的作家。他抓住一切机会体验群众生活——乘火车坐硬座,住旅馆睡通铺,热炕头上拉家常,干活和老乡们一样内行。《李有才板话》就是赵树理在山西进行社会调研时采集到的素材。...[详细]
-
写作,跃然纸上的诗人张新颖
我读大学的那几年,正是校园诗歌勃兴气盛的时候。复旦诗社的名声几乎也是如日中天,这话假如不算夸张的话。更有幸沾光的是,复旦诗社第二任社长就出在我的寝室。只是那时,张新颖还没进复旦。他是在我毕业一年后才进...[详细]
-
蒋应红:《敦煌本纪》之“本”
作家叶舟用109万字的篇幅,以“本纪”的规格为敦煌造册立传,这无疑是将“敦煌”视为中国文化的帝王。他凭借着圣徒般的虔诚和骑士般的刚勇,在文学的园地中为我们建造起了“一座全新而挺拔的敦煌,重新塑造了一座...[详细]
-
精彩的人生 深刻的启示
张器友教授的新著《读贺敬之》(红旗出版社,2020年),讲述了集诗人、剧作家、文艺评论家及文化战线领导人于一身的贺敬之的精彩人生,充分肯定了贺敬之诗歌及剧作中的“宏大抒情”。笔者细读该著,从中获得诸多...[详细]
-
张柠《春山谣》:一段青春 三种视角
张柠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春山谣》,在题材上涉及知青扎根农村这段特殊历史。如果用线性时间来还原故事,开头是这样的:春山小学的孩子们在春山公社的组织下,排成长队,跳着秧歌舞,敲锣打鼓迎接上海知青的到来。在...[详细]
-
偷换的人生和人性的拷问
一直以来,作家杨晓升的写作既在描绘真人实事,又在书写难以尽述的人生。在这篇小说中,人物都有自己的宿命:王佳佳虽明白“纸包不住火”的道理,却陷入了对未来深深的迷惘之中;罗翠翠虽通过相关部门查明了事实真相...[详细]
-
“野心”与“正道”
济南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从山岭到海洋——赵德发访谈录》揭示了赵德发的精神密码,以及他创作40年来“经山历海”的心路历程。“从山岭到海洋”,既是赵德发成长轨迹图,具有地理意义的追溯,也是他的精神全景图,具...[详细]
-
包倬的小说近作:孤独的狂欢
包倬的小说对普通人生的艰难与坚韧有深刻体察,他对复杂人性的逼视,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透视人生与人性的刀锋般的力度。最近,读到他近两三年来的作品,大吃一惊,明显地感觉到,包倬的作品有了很大的变化,沉重的...[详细]
-
孕育:打开记忆中的房子
每个作家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作家建好房子,读者怎么进入?每个读者都能发现属于自己的门,而且,找到开锁的秘钥。我认为《红卡》是干亚群散文集《带不走的处方》之门,其中的一个场景是秘钥。作为卫校毕业的助...[详细]
-
欧阳黔森《江山如此多娇》:真情是最动人的力量
在很多读者的印象中,欧阳黔森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但是,他的报告文学新著《江山如此多娇》(百花文艺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没有刻意发挥讲故事的特长,而倚重的是他在贵州很多地方山水间穿行的清晰见闻记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