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这样的作家
蒋一谈:《伊斯特伍德的雕像》,是找回写作的感觉,同时让自己有了更多的坚信,相信可以将真实的人物与当下中国人交集在一起的可能性。这是挑战,也是写作的动力。《鲁迅的胡子》追求整体的温暖和伤感情绪。写作《赫本啊赫本》,要求在叙事的复杂、自然,人物的多面,以及艺术的均衡性上必须升一个台阶。我个人认为,《鲁迅的胡子》是我短篇集的代表作,《赫本啊赫本》的艺术性和人物命运的呈现方式上更前进了一步。
人之中年,世界观和对人对事的情感底色,已经不会改变,我只想在既放松又紧张的状态下,钻研短篇的虚构和叙事的种种可能性,让作品里的人和事,更能呈现一种普遍性。每个作者都在追求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只有自己才能感受到的东西,那就是写作状态。写作需要才华和智慧,要警告自己远离聪明——“需要”和“远离”的分寸必须拿捏好。当然,写出满意的作品,离不开写作者的整体写作格局,以及命运的眷顾。
王雪锳:《赫本啊赫本》中的《刀宴》,篇幅短小,意境开阔,写出了名刀在夜色中隐隐地蕴含着锋利的光芒,名刀的锋芒可以在年代的潮水中穿越,岁月为什么无法磨损名刀的锋利?
蒋一谈:灵感首先来自这个小说名字。最初构思是中国爱刀客和日本爱刀客之间的一次长谈,最终挥刀比拼,话题由刀展开,涉及文化传递和民族仇恨。写完不太满意,或许以后我会再把这个构思写一遍。
最后故事的创意转向传统文化断裂,个人感觉写作空间更有弹性了。一段“苗刀”文献,最终确定了内心想表达的东西。前一段时间发生的“故宫”事件,让大家明白中国传统文化的留存真相和未来命运。数千年来的中国文化太注重实用主义,而实用主义就是不停的“改变主义”和唯我独尊,对文化传承无动于衷。传统基因一旦断裂,极难再次连接复原。一把苗刀,曾经杀敌无数,曾经立下战功,最后却被刀枪入库,无人继续研习刀法和技艺,似乎一切万事大吉。这把刀,以及刀技、刀艺失传的现实命运,其实是在揭示中国文化的自残。自残是最痛苦的,毫不自知的自残更可悲。
王雪锳:小说集里《七个你》同样在杂志上发表过,你快速勾勒出一个都市女孩的肖像速写?小说有一种伞状结构,同时展开七个面。每个不同侧面都有不可克服的孤独和忧伤。你希望她拥有一种在孤独中生长的力量?
蒋一谈:我在三联书店、先锋书店和读者交流,有几位读者朋友说过,《七个你》其实是一个公共写作题目,很多人都不得不面对时间的挤压和身份的变异。这篇作品的写作闪念,来自一次八零后女孩的交谈,她说:“对我们而言,现在的时代不是浮躁,而是茫然。我们的理想和希望、爱情和事业就在前面,就在空中,可是我们就是抓不到。”身份的茫然,个人价值在城市里的消失,或许只有通过自身的身份转换,才能找到自己,才能找到自身与这个世界的连结:“我”还存在着。
后来某天看见一幅图片,舞台上一个女孩头戴方巾,方巾遮盖住了她的脸庞,一束光罩在她身上,她在沉思,还是在表演?或许是在扮演自己。《七个你》用了六个小时写完。有读者和批评家解读说:女孩通过身份和心态的转换,对抗这个坚硬冷漠的物质世界,不愿被这个同质化的世界吞没掉。一周七天,七个你,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试一试。
王雪锳:小说集中,《中国鲤》描写一群美国人追杀中国鲤鱼的故事,整个故事读完非常沉重。《中国鲤》给我的感受,是一种寓言的隐喻与象征,人类为了解决某些问题,往往会发明某些方法,某种新事物,或采取某些新措施,看似已经解决的问题,往往引发更大的问题。当然小说的意蕴还可以有其他的理解,比如小说中人物的感慨:中国鲤鱼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却面临这样的命运。由此想到千千万万移民到美国的中国人……
蒋一谈:有一天无意中看《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纪录片,美国人举办杀鱼大赛的激动画面,意识到他们追杀的是中国鲤鱼。这是真实事件,船桨、木棒、鱼叉、箭等武器用具全用上了,捕杀场面很血腥。美国人不喜欢吃鲤鱼,他们把捕杀而死的鲤鱼扔在车上,拉进工厂粉碎成鱼肉粉给动物当饲料。你可以在美国超市里买活鲤鱼,但买后须马上杀死,不允许带着活鲤鱼走出超市。背景了解之后,故事构想马上蹦出来。感觉非常简单直接,首先想到人类族群之间的竞争和搏杀。
我们周围发生的很多事件,都暗藏隐喻和象征。我本来想写一个非虚构故事,但我是中国人,汉语写作视角不能令人信服。于是选择用纯呈现的叙事方法。“我”是写作者,也是读者,在结尾之处,“我”作为探望女儿的父亲(读者)发出了本能的想法,虽然想法有点突兀,甚至有些牵强,但这是“我”——一位父亲(读者)最真实的想法。我始终认为,在写某些短篇时,结尾留下某些破绽未必是坏事。
王雪锳:那么《芭比娃娃》呢?看似一个很写实的短篇,被你命名为《芭比娃娃》,或者说使用芭比娃娃的意象,让小说有一种摆脱具象的能力,很平实的小说,但不是单一的小说,不是一篇被写实所限制的作品,说到底,你还是注重向读者敞开更大的理解空间。
(编辑:moyuzhai)
《头顶三尺》:赵宏兴的两重世界
《头顶三尺》集中的多部中短篇,脱胎于此前的长篇小说《父亲和他的兄弟》,它们通过不同的视角,撷取不同的生活场景,展现父亲与小叔的各种冲突,既能相互关联,又可单独成...[详细]
“魏永芳四题”:苦辣酸甜小夜曲
遥远的家乡走出来,到一个大城市生活,每天“凌晨五点钟,闹钟醒了”,魏永芳的作息和我几乎一样,尤其是这个冬天,北京突然就刮起来的寒风总让外来进城务工人员一下子找不到...[详细]
网络文学是数字文化时代的一个逗号
中国现代文学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学和民族伟大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文学是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之声。心怀“国之大者”,是文学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应有的历史...[详细]
周洁茹小说集《美丽阁》:浮城沙画记
作为一本有清晰空间标识度的小说集,《美丽阁》给我们呈现了庞大城市的无数地标——佐敦、美丽阁、盐田梓、布巴甘餐厅、布鲁克林动物园、51区、拉古纳、洛芙特等...[详细]
《无穷之夏》:“她只能自己成为理想中的人”
邹世奇是新晋小说作者,来自江苏南京。她的小说处女作《犹恐相逢是梦中》发表在《边疆文学》2018年第4期上,据说是她在博士论文完成之际写就。小说集《无穷之夏》收...[详细]
周恺:以少年视角,实验探索志怪传统
《少年、胭脂与灵怪》以“少年”视角,表达对“胭脂”与“灵怪”的好奇、敬畏,设下谜题也抛下解谜的信息。本书是作者对故乡土壤滋长的人生观的研究成果,也是其审美...[详细]
莫泊桑《漂亮朋友》
杜•洛瓦的形象不禁令人想起巴尔扎克在《幻灭》中描写的青年野心家吕西安。吕西安是个失败者,因为他缺乏的正是杜•洛瓦的无耻和不择手段。同样被美色所迷醉,吕西安...[详细]
邵丽《天台上的父亲》
《天台上的父亲》收录了作家近年创作的10部中短篇小说。邵丽挖掘出被历史尘封已久的“父亲”“母亲”,并以此刻为坐标勾连起家庭往事,将他们的人生命运置于历史洪流...[详细]
《无法完成的画像》:为历史理性注入个体情感
刘建东的短篇小说《无法完成的画像》首发于《十月》杂志(双月刊)2021年第6期。这部小说“酣描战火中的青春,状写先驱者的丽影”,但与直面革命者传奇经历的书写不同,...[详细]
读陈春成《夜晚的潜水艇》
公元4876年秋天的一场《红楼梦》余孽大搜捕,隐隐响应着明万历十四年春夜,神宗皇帝忧郁的启悟(《〈红楼梦〉弥撒》)。1966年波赫士在乌拉圭外南大西洋投下一枚钱币,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