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萧红与黑土地上的亡灵们

发布时间:2018-11-29 来源于:好小说 作者: 佚名 点击数:

  与一般作家所不同者,她没有文人的腔调和作家的腔调。好像借来神力,还原了东北农民的生活场景。愚昧的乡下,殖民地遗风里的哈尔滨,都在寒冷的风里瑟瑟地蜷曲着身影。而日本侵略者铁蹄下的百姓的苦状,也被一一点化着。鲁迅看到她的《生死场》,感叹那文本的切实:“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在现代小说版图上,萧红独特的叙述和生命觉态,无疑丰富了我们的审美经验。

  《生死场》因了鲁迅的推介,一时被广泛传颂,它本身的结构与意韵的奇特,也足以称得上是一部妙品。小说多棱镜般折射着生活的光景、路径,人物、故事都不在逻辑点上,而整体的画面感呈现的人间图景,则活现了东北人的灵魂。小说里的男人、女人,老人、孩子,还有牛马羊等动物,在一个空间里有着同样不幸的命运。作者不是介绍人物性格和故事的离奇之迹,而是昭示着存在的状态,她把一张未曾得到精神沐浴的乡民之图,以惊人的方式舒展在我们的面前。

  阅读她的小说,我们惊叹的时候居多,自然,不满的时候也常伴其间。在萧红的笔下,古老文明的那些痕迹是弱化的,她几乎没有鲁迅对古中国文化的沉重的感受,给予她深刻体验的是乡村社会的蛮风。人们几乎按着自然本能生存,乡下秩序也是散漫的。金枝与男人的野合,是爱情么?月英瘫痪在炕上的日子,没有婚恋的幸福可言,等待她的只有死亡之墓。男人们像动物一般,没有搽亮的意识,精神似糟糠一般堆在地上。他们在贫穷里只能木然面对一切。而女人们唯一的笑,似乎也只与日常的闲话有关。她叹道:“在乡村永久不晓得,永久体验不到灵魂,只有物质来充实她们。”“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那些关于死的描述,显得异常冷静的文字,透出作者的直面的勇气和建立意义的渴念。在叙述文本之外,有萧红的价值态度。从不堪入目的死灭里,看出生的无意义。而在无意义里,又有冲出牢笼的渴念。只是有时也陷在泥潭不能拔出,她歌哭里的颤音,恰是打动我们的地方。

  不能不注意的是小说中无所不在的痛感。那是萧红体内温度的一种外移。她所写的麦场、菜圃、屠场、荒山、羊群、尼姑庵、丛葬,画面苍冷而凄寂,女子无望的哭泣,孩子的饥色,死去亲人的青年的流浪,有揪心之感,好像不了的苦缘,只能在路上趔趄着。王婆服毒自杀的场景写得惊魂跳跃,那么冷然注视着一切,乡人像受了苦刑一般,早就麻木于此了。

  萧红在死一般的存在中,常常有温婉之笔让我们难忘。那只是极为细小的片断,也足有彻骨般的悸动传来,读者久久不能忘。王婆到屠场卖马的一幕,传神的笔触有泪水的流动。马儿看到王婆离开屠场,又跟了出来,它似乎意识到自己的命运,而王婆给马儿搔着头顶的片断,内心的爱意涌动,心酸之情喷出。仅此一点笔墨,就已经足让人潸然泪下了。

  《生死场》在灰色的生活里,加进了日本人的影子,全篇的格局于是大变。宁静得要死的乡村,被铁蹄践踏的时候,还有活路么?无知的百姓被这意外的事件激怒,他们似乎一下子明白了什么。小说的结尾是抗战的篇什,也交织着混浊的气浪。无疑,这是小说的失败的地方,因为乡民意识的转变似乎缺少环节,可作者意识到不能不带上一笔,不然似乎缺少了什么。日军与抗日民众的形影,给平静的山村带来血色。外来的入侵者何以长驱直入我们的东北,百姓觉悟何以出现,小说都有所交代。一个远离现代文明的世界,竟以被殖民的方式进入新的生活,这有东亚无法理清的文化纠葛。萧红可能还无法认清这些,但那些人与事的苦乐,就足以让人思之再思了。

  3

  较之于张爱玲,萧红不甚关注女性内心的黑暗,她对那些麻木的人们只有可怜。虽然愁苦一直伴随着不去,而灰色与潦倒感也没有主导其创作。在写作中,她依照良知与本能,把自己从苦境里一点点救出。那些微茫的希望,我们也能略感一二的。

  这让我们觉得其文本的可亲,不像张爱玲远远地在旧的屋檐下,与我们难以接近。萧红的感人来自于平民的精神,她对于不幸者的态度,写在每个作品的深处。她常常关注那些被冷落、被欺凌的人们。《王阿嫂的死》,无路可走的凄惨之语扑面而来。《哑老人》中的小岚被工头打死的场景,有控诉的声音缭绕。《离去》是漂流者的感受,《手》乃关于染匠女儿到学校读书遭到歧视的故事,都很别致、忧伤。《桥》是贫富差异的揭示,有人道的苦涩在里面。作品细腻的画面感,连带着无边的苦涩转动在字里行间。她的文字的超敏感和正义的诉求,都是在不动声色中流露出来的。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新女性写作的另一种可能

    从《太阳石》到《神授•魔岭记》,梅卓的小说创作不沉迷于个体的呐喊或身体的迷醉,而是始终坚持将女性放置在民族文化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去加以关注,把性别问题的讨论...[详细]

  • 魏春春:梅卓文学创作论

     梅卓的文学书写肇始于青春年华,与所有这一时段的青年一样,生活的绚烂、生命的蒸腾、情感的纤徐,共同构成了她青春书写的底色。梅卓的青春书写与其精神成长轨迹相伴...[详细]

  • 志怪小说与寓言

    和志怪小说近似的文学体裁不仅只有传奇,还有寓言。寓言的篇幅都很简短,所写的有人,也有鸟兽鱼虫之属,也有以器物为描写对象的,则往往用拟人化的手法。小说的主题有时比...[详细]

  • 志怪小说与传奇

     鲁迅曾经提出“传奇”是志人小说,用以和志怪小说相区别。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考察:《博物志》是志怪小说的重要著作,而其中《千日酒》所写刘越石则是极平常的人...[详细]

  • 志怪小说与神话

    远古的神话早在人类还没有文字的时代就开始形成、流传了,因此的确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到志怪小说出现时,早已有史官、史书的存在,志怪小说的内容在时空上则有了相对的...[详细]

  • 萧红

    萧红作家简介: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  被誉为“30年...[详细]

  • 申载春新著《小小说理论与实践赏析》出版

    var videoinfo={ basehost:'http://www.zuojiawang.com', path:'', videourl:'', videourl_m:'', title:'申载春新著《小小说理论与实践赏析》...[详细]

  • 横沟正史

    横沟正史(1902-1981),日本推理文坛泰斗,与松本清张、江户川乱步并称为“日本推理文坛三大高峰”。1948年凭《本阵杀人事件》获得第1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一跃成为超...[详细]

  • 读《呼兰河传》:对故乡的爱,自然流淌

    读完《呼兰河传》,再回想起小学课本中的《火烧云》,突然有种蓦然回首不敢相认的感觉——那篇将晚霞写得如此灵动的课文,竟然出自这本骨子里透着...[详细]

  • 《萧红的绝世飘零》


    作 者:石若轩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1月ISBN:978-7-5121-4158-2定 价:38.00元 内容简介:这是一部以心理探秘为解读方式深入传主内心世界、展示文...[详细]

  •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