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网络 小说
网络科幻小说是网络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审美艺术实践同现实世界的科学技术突破、世俗日常生活经验、未来世界想象以及超验性的“他者叙事”无缝对接,构建了兼具中国文化特色与现代生活价值的“中国式科幻”审美...[详细]
-
美国 作家塞缪尔·德拉尼访谈--访谈
Q你将科幻描述为一种处于边缘地位的副文学(paraliterature),它与主流文学的关系是什么?近十年来,科幻似乎越来越被主流文学所接受,你是否感觉到有此变化?答:我在过去的十年里没有做充足的阅读...[详细]
-
中国 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2022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829.6亿元,同比增长50.5%,其中,科幻影视产业总营收71.9亿元,...[详细]
-
为 文艺提供科学支撑
科幻影视改编要将观众熟悉的、认可的、可辨识的科学元素融入创作,向观众提供一条可以进入作品的路径。“科影融合”正是铺就这条道路的必备条件。一段时间以来,电影《流浪地球》系列、《独行月球》和电视剧《三体》...[详细]
-
试析当代中国 小说中的科学家形象书写特征
科幻小说往往涉及科技想象,科学家形象兼具科学话语层面和文本功能层面的多重作用,也因此成为科幻小说中最普遍的人物类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随着科幻文类在各种维度上不断深化拓展,当代中国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家...[详细]
-
与现实的距离有多远?
2017年1月29日下午两点,在宁波一家野生动物园里,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老虎伤人事件。一名游客没有购买门票,擅自翻越围墙进入虎园,被老虎撕咬致死。这一事件引发了极大的热议,有人责怪该名游客不遵守规则...[详细]
-
以 书写人间真理
作家李门在80岁高龄推出的长篇科幻小说《神秘逝者的诤言》(作家出版社2023年2月出版),为人们描绘了一个神奇、独特的艺术世界,引领读者抵达惯常生活中难以想象和抵达的世界,其所呈现的深刻的哲学意蕴、奇...[详细]
-
中国需要更多姓“科”的 作品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科幻事业发展曾经遇到过一次大的起伏。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科学春天的到来,曾有大量的科幻作品涌现,包括西方作品的输入。当然其中有好的也有不太好的。这就引起了要不要鼓励和支持科幻...[详细]
-
看破众生
韩松老师的小说,总是带着一种诡异的气息。这里的诡异,并非贬义,只是描述小说带给我的感受。我记得,从前韩松老师的博客里,写着一句:欢迎来到一个诡异的世界。如果我的记忆没有出错,那么这就是韩松老师对作品风...[详细]
-
当代中国 研究的三重世界视野
引言:《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的方法论启示洪子诚教授的新著《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8月版)收入其近年的16篇文章,以丰富个案聚焦如下问题意识:中国当代文学在建构过程中如何吸收...[详细]
-
文字魔魇:ChatGPT能制造赛博杜甫吗?
2022年11月30日,ChatGPT(英文全称:ChatGenerativePre-trainedTransformer;中文全称:聊天生成型预训练变换模型)横空出世!两个多月以来,世界上最热门的话...[详细]
-
相向而行:文艺作品中的人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当前科幻作品的重要主题。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把瑰丽的文学想象逐渐变成真实可触的现实,也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条件和更多的可能性。人工智能主题的作品从小众文化走向大众娱乐,受到越来越多...[详细]
-
中国 可贺可期
从《三体》小说风靡全球,到《流浪地球》《独行月球》等影视制作日臻精良,中国科幻文艺蓬勃发展、生机涌动,海外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备受瞩目的文艺现象。本期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聚焦中国科幻文艺,揭示科幻领域对...[详细]
-
科学史视角下的《三体》:混沌秩序下能推进科技革命吗
《三体》作为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科幻小说,由中国作家刘慈欣创作,又在最近接连被改编成动漫、电视剧等不同的影视版本,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挖掘的潜力。小说讲述了人类内部的三体文明展开的长达数百年的斗争,揭示了人...[详细]
-
电视剧《三体》:以 观照现实,将本土带向世界
《三体》电视剧最大的成功就来自于对原著的尊重和还原,很多给出高分的观众都认为,《三体》电视剧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原著精神,甚至在原著基础上,有了很多的补充。无论是红岸基地、宇宙闪烁、三体游戏还是古筝行动,...[详细]
-
国产片缘何成为春节档爆款
《流浪地球2》《三体》《中国奇谭》《深海》等多部包含科幻、奇幻元素的国产影视作品成为春节前后的爆款,其中不凡的想象、精彩的视觉效果引发观众热议。缘何此类作品会集中涌现,这波热潮又能持续多久?问题的答案...[详细]
-
《流浪地球2》的文本含混及其未来现实主义
毫无疑问,电影《流浪地球2》的上映,进一步夯实了“流浪地球”系列的国产科幻电影天花板地位,也标示出国产影片在工业化上所能达到的高度。影片以前传方式,讲述人类面对太阳即将毁灭带来的末世危机,在“移山计划...[详细]
-
的文化辐射力,在于其现实的起点
《三体》电视剧的播放已经以超前点映的方式收官,豆瓣评分稳定在8.3,是一个不错的成绩。网友称赞该剧遵从原著的改编策略,而在笔者看来,小说文本的影视化过程里最关键之处,在于虽然增加了角色、扩充了情节,但...[详细]
-
《流浪地球2》: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
《流浪地球》于2019年春节上映,并以7亿美元票房位列全球电影票房第137位,这一年也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郭帆导演说,《流浪地球》激发了团队的荣誉感和创作抱负,《流浪地球2》...[详细]
-
释放想象力激发创造力
核心阅读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不仅为当下科幻文艺提供了技术支持与出版平台,更带动科幻文艺在文体、类型、内容、产业等层面不断突破,助力“科幻热”升温,激发出更多创造活力。网络科幻文学将带...[详细]
-
常识健全,活得通透——《三体》中的史强
都说今年是《三体》年。动画版《三体》正在B站周更,由张鲁一、于和伟主演的真人版《三体》也于1月15日起在央视播出。刘慈欣的科幻三部曲《三体》,故事复杂,人物众多。要说哪一个人物深得人心,很多人会毫不犹...[详细]
-
新媒介新思路:构想元宇宙文艺新可能性
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元宇宙概念始自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较早的是1992年斯蒂芬森在小说《雪崩》中讲述虚拟世界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和竞争。近两年,清华沈阳教授团队的《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从1.0版、2....[详细]
-
科幻小说是一种类型小说吗
作为类型文学,科幻小说的“家族相似性”(FamilyResembalance)1是在历代后辈对其历史的追溯中层累建构的。当雨果·根斯巴克在《惊奇故事》(AmazingStories)第一期,把儒勒·凡...[详细]
-
虽千万人吾往矣:《流浪地球》中的科技想象与科学家精神
人类的未来是何种光景,地球的未来又会是怎样?在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群人,越过“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当下与眼前,而将目光投射于更遥远的未来,去思考地球的命运、人类的归宿,去思索星辰大海、宇宙边疆,刘慈欣正...[详细]
-
《流浪地球》与 的科技想象力
即便不是科幻迷,也极有可能在2023年春节走进电影院,去观看电影《流浪地球2》。2019年春节,电影《流浪地球》获得高达46.5亿元的票房,被视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时隔四年,这部电影的续作又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