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科幻评论

看破众生

发布时间:2023-03-29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关键词:科幻小说 韩松

韩松老师的小说,总是带着一种诡异的气息。这里的诡异,并非贬义,只是描述小说带给我的感受。

我记得,从前韩松老师的博客里,写着一句:欢迎来到一个诡异的世界。如果我的记忆没有出错,那么这就是韩松老师对作品风格的自我描述。从我的阅读体验来说,我赞同这样的自我定位,同时予以掌声。

我还记得刘慈欣写过一篇评论,评的是韩松老师的小说,具体内容我全忘了,只记得他写下:韩松写的是三维的科幻,而我们写的都是二维。这也是个恰当的评述。我的理解,刘慈欣的指向,是韩松在小说中透出的浓烈人性思考。在曲折情节的包装之下,将人性中阴冷深沉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风格带有强烈的先锋文学的特色,是中国科幻作者中独一无二的存在。即便有其他作者创作了类似的风格,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无法企及韩松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很难写,因为它是作者心境的写照,不排除有人能模仿,但模仿的,总归有限,不像人的心境,只要活着,就能无穷无尽地折射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这两篇小说,《鲁迅和赛博格》和《绷带》都带着鲜明的韩松特色——诡异。阅读的时候,会有一种若有若无的冷,透过文字传递到我面前。

《鲁迅和赛博格》讲的是一个元宇宙故事。元宇宙的概念火爆,各种商业包装层出不穷,以此为主题的科幻小说也掀起了一个热潮,甚至有相关主题的征文竞赛。这篇小说,并没有使用“元宇宙”这个词,而是使用“赛博格”,我想韩松老师在这里是做了取舍的。元宇宙因为商业炒作的原因,放在标题里就有追逐热点的嫌疑,相比之下,赛博格仍旧是一个高冷的科幻概念。标题虽然不能决定一篇小说的全部,但好的标题能代表小说的气质。鲁迅和赛博格,这个标题把小说的两个元素都凸显出来,而且和流俗拉开了距离。

鲁迅曾经对科幻小说寄予热望,希望这种类型能够起到开启民智的作用。这个历史事实被应用在了小说中,而且更进一步,历史上真实的鲁迅成了一个科幻小说(科学小说)作家,他的那些名篇,反倒是后世的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写出的伪作。然而赛博格的厉害之处,在于将现实和虚拟混为一体,当AI的伪作逐渐以鲁迅的名义被人们认可,“真实的”鲁迅也就不存在了,存在的只有人们记忆之中的“真实”。这无疑恰好是对当下网络中无处不在的“鲁迅曾经说过”的一种夸张描摹和推想。其实这篇小说本身就是一种赛博格,小说有约三分之一的篇章,取自鲁迅的名篇《社戏》。如果不是因为《社戏》这篇小说在中学课本中出现,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容易辨认,它融合在整篇小说里,可以说是天衣无缝。赛博格的真义,不仅表达在小说内容上,还表达在小说的形式中,这是非常值得称道的写法。

再进一步,这篇小说所折射的,是对话语权的担忧。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掌握了“真相”。小说中的形势,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但作者敏锐地体察到了技术问题背后的社会问题,以一种荒诞而冷静的笔触将它描述出来。用一个“真实的”鲁迅和人们记忆中的真实鲁迅进行对比,描述了这种差异形成的过程。同时,小说的主人公也沉浸其中,成了“真实”记忆的一部分。其中的荒诞意味,不言自明。

在科幻名篇《1984》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未来;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过去。”这句话所对应的是一种社会现实,鲁迅在小说中逐渐演变为真实形象的过程,不正是这句话的写照吗?赛博格对真实和虚拟的混淆,只是表层,现实中通过对过去的篡改,形成对未来的垄断,才是令人不寒而栗的真相。当然小说中并未进行这么直白的阐述,韩松的表述总是着眼于小说人物的经历,让人在恍惚间似乎瞥到了影子,却又似是而非。

当下的科幻潮流,受到影视改编的吸引,有一种把故事讲得更复杂的倾向,这对短篇小说来说不是什么好事。中篇和长篇小说篇幅足够大,本身就可以足够复杂,而短篇小说则应当提倡短小犀利。我曾经作为评委参加过许多科幻征文比赛的评选,看到动辄近两万字的短篇小说,就会有一种错位感:中篇和短篇的界限模糊了。这里无意探讨如何区分中篇和短篇,只是想说真正短小精悍的短篇,在科幻小说的园地里,是稀缺品种。所以看到韩松老师的这篇《绷带》,我还是挺惊喜的。全文不过短短一千八百字,情节也很简单,就是一个人在游泳池里淹死。换作情节交代,恐怕一句话就够了。但这篇小说所表达的是复杂的内心世界,近乎白描,描述了一个人所见的种种幻象。如果真要理解,那么可以理解为这个人在游泳池里淹死的时候,有许多幻想。但最好是不去理解,只去感受,达成一种情绪上的共鸣。这篇小说让我想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电影。电影中,派和老虎在海上的漂流,充满了唯美的色彩和奇幻的意念。而现实则可能非常残酷,非常直接简单。人的内心并不完全由真实的世界决定,幻想和观念让人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哪怕对一个死者都是如此。这篇白描般的小说,剖开了一个人的心灵,让读者看一看其中的灵魂。是好是坏,则在读者的解读了。

和韩松老师有过不少接触,他对于科幻迷,对于年轻的科幻作者,有着非同一般的热心。提携后辈更是被他视为不可推脱的职责。有的时候,我很难想象现实中的韩松怎么能和作品中透出的那种灰色和绝望统一起来。甚至写作这种需要巨大热情的事业,也被他坚持了大半个人生,这其中的坚韧,也不是灰色和绝望的。

我只能猜测,大概韩松老师看破众生,心灰意冷,然而在这灰烬中却又维持着不懈的热情,想要传递一些想法给大众。这两篇小说,大约也是这种心境的写照吧。

有韩松老师这样的人出现在科幻写作者这个群体中,走了一条极少有人能走的路,是中国科幻的幸运。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