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寻根与寻根文学
1983年以后,随着贾平凹的《商州初录》、张承志的《北 方的河》、阿城的《棋王》、王安忆的《小鲍庄》、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等作品的发表和引起轰动,许多知青作家加入到“文化寻根”的写作之中 ,并成为这一文学潮...[详细]
-
读残雪《山上的小屋》
《山上的小屋》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先锋小说。这篇文章我读了许多次,对于它所表达的思想内涵,还没有得出一个十分确定结论。现把自己的一些理解写出,希望得到更多的指导或纠正。...[详细]
-
阿·敖德斯尔:双语文学开创者
茅盾先生曾写给阿·敖德斯尔一封信:"亲爱的敖德斯尔同志:大函敬悉。如果我不成熟的感想对您有点儿帮助,那是我很大的荣誉。您在您这样的年纪所取得的成就,超出了上一辈在同样年纪所取得的。这是我们祖国,...[详细]
-
黄土文学:当代陕西作家群
在 中国 西北地区东部,黄河西岸,有一片雄浑神奇、 历史 文化积淀深厚的黄土地,这便是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 20世纪中期以来,一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文人,宗教般虔诚地挖掘、体验、记录着...[详细]
-
《果园城记》的时间意识与悲悼情调
在时间观念与时间感知上,师陀通过时间的沉滞抒写生命的无常,这是师陀的有意追求。时间使人认识到自我生存的荒诞、虚幻与软弱无力。同时,停滞的时间也隐喻地说明了“果园城”文化(某种程度上也是师陀心目中的中国文化)的...[详细]
-
《果园城记》的惟一主角——时间
《果园城记》运用了娴熟的小说技巧和以小见大的象征意象,尤其是对“时间”的反复咀嚼,显示出一个知识分子对民族、对整个人类的隐忧和思忖。果园城上空始终悬临统治一切的“城主”正是时间,借助时间,果园城浓缩了所有中国...[详细]
-
浅论师陀《果园城记》——三类人物群像与果园城
《果园城记》是师陀历时八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几乎是与抗日战争时间相重合。《果园城记》的最初版本共包括十八篇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虽独立成篇,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都以“果园城”为表现对象加以展现。其...[详细]
-
《呼兰河传》:在人生的末端回顾童年
在《呼兰河传》中,萧红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背景。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叙述了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7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个整体。茅盾说《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详细]
-
《生死场》:展现启蒙主义意识的自觉
《生死场》的写作诞生于萧红的第一次出走。写这部小说之前的萧红命运是这样的: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后无奈与未婚夫同居,怀孕后被弃,困于旅馆,困窘间向报社...[详细]
-
骆宾基《混沌初开》
小说以一 九一八——一九二一年间的社会生活为背景,写一个地主商人家庭中的少年儿童姜步畏的生活。作品通过姜步畏儿时的观感、心理活动,展示了临近苏联、 朝鲜的中国东北边界城市的富有特色的自然风物、社会习俗和人情...[详细]
-
萧红与黑土地上的亡灵们
萧红,这个被传奇化的人物,是民国文坛的异类,没有大家闺秀之色,也非大学里的文雅的女子。她的身世颇为普通,又经历了无数次的坎坷。但其汩汩流淌的情感之潮,在灰色的寂静里泛出光亮。完全是天籁般的声音,纯粹而悠扬,带着野草的...[详细]
-
20世纪40年代小说的反讽模式
20世纪40年代有相当一部分中国作家在小说观念和形式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其中对反讽姿态和叙述调子的选择,具有生成新的小说叙事和审美模式的可能性。在骆宾基的小说《北望园的春天》中,反讽成为一种结构性的视景,它不仅是叙...[详细]
-
靳以长篇小说《前夕》中黄俭之人物形象分析
靳以的代表作《前夕》中的黄俭之这一人物形象,是其本意所批判的旧人物的代表,不过由于在创作中对人物具有较为深切的体察,使其具有了一定的复杂性。黄俭之以其悖论性存在,体现了《前夕》的艺术价值所在。...[详细]
-
张天翼《速写三篇》
《速写三篇》,成书于抗战时期,深刻揭露了国统区抗战的消极阴暗面,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详细]
-
乡土小说与市井小说
当80年代的文学创作一步步地恢复和发扬现代知识分子的启蒙主义和现实战斗精神的时候,“五四”新文学的另一个传统,即以建构现代审美原则为宗旨的“文学的启蒙”传统也悄悄地崛起。这一传统下的文学创作不像“伤痕文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