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反映现实?
“美式非虚构”遭遇中国乡村
“非虚构”是个舶来品,英语中的“Nonfiction”一词,直译是“非小说”,还可译为“非虚构文学”。上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以“非虚构小说”和“新新闻报道”为代表的非虚构创作盛行一时。
1966年,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发表《冷血》一书,写的是真实的凶杀案,副题即为“非小说文学作品”,这种“非虚构小说”的写作手法开创了文学创作的崭新形式,使作品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作为“新新闻报道”的代表人物,汤姆·沃尔夫成功地将小说的写作技巧融入到新闻报道中,背叛了传统的“客观报道”,其写作手法被许多记者所接受和模仿。
如果想要了解美国非虚构文学作品,有很多选择,但是以当下中国作为叙事背景的样本,可谓屈指可数了。美国人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为何伟),与梁鸿一样关注中国农民命运,他是原《纽约客》杂志驻北京记者。
2001年至2007年间,何伟驾着租来的车,带着一本中国地图册,由北京沿长城一路西行,横跨北疆万里,访问城镇农村,并根据这段经历写作《寻路中国》。何伟说,在美国,会把《寻路中国》这种书归类于“叙述性非虚构”,但即使是“非虚构”也是个很奇怪的词,它不是说这东西“是什么”,而是说它“不是什么”。“分类并不重要,哪怕我的书被列为旅游书,它也是有特色的,一般的旅游者不会像我这样在一个地方待这么长时间。”
独行的日子里,何伟通过个人的体验,感受着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体味北方农村在城市化冲击下的萧条破败,与打工妹聊生活的变化,和工厂主深入交流……这个美国人遇到很多善良的人、有趣的事,并因此更加了解中国农民和中国的变化。
开过由崭新高速和黄沙小道交织而成的中国之路,何伟发现,自己见证的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差不多占总人口数十分之一的人群正在路上,远离家乡,去寻找新的生活。这些受到社会转型的冲击最大的人,恰是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发生巨变的当代中国的缩影。
何伟的眼睛盯着底层劳动者,尤其是从乡村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他希望通过叙述这些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革的实质,“我的责任就是写他们。”
“每一年,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估计会增加一千万,年轻人离开农村的年龄呈现出越来越早的趋势。对于将要前往新兴城镇的学生们来说,正规的学校教育似乎毫无关联性,因为传统的中国教育体制除了死记硬背外,教给学生们的东西少之又少。”
何伟经常在一地连续待上数月、甚至数年,睁大眼睛,看着那些普通中国人的故事在面前一点点展开,他对当代中国的观察,极为细致、深刻。书中写道,“长城依旧从村子的中心地带穿越而过,烽火台依然在山间谷地高高耸立着。整条街道相当于一个大卡车停靠点——沉静的街道上,开着一排生意清冷的廉价餐馆和几家汽修场,——在尘土飞扬的大街上,看不到年轻人。”但在何伟的内心,仍希望在中国找到这样一处地方,人们依旧在耕田种地,他们的生活节奏与农田时令合拍。
中国知识分子和大众之间的鸿沟,让何伟惊诧。他希望中国的小说家从各个层面关注这个社会,比如,关注那些民工,“如果他们想要抓住当下最重要的故事,就应该去关注。”
这种感受,与梁鸿不谋而合。当代如此之宏大的城市化思潮,如此之迫切的对乡村的“连根拔起”,驱使梁鸿去论证、去犹豫、去痛苦,同时也更加需要各个方面、各种立场的声音来碰撞。
乡土中国对于中国人与中国人的生活来说,对于一种文明形式和文化模式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这并不只是如何安顿都市中浮躁的心灵这样简单的诉求,而是人究竟该过怎样的生活这样本源的问题。
一个中国人,一个美国人,通过各自的非虚构作品,仿佛给出了相同的答案。
(编辑:moyuzhai)
评黄德海《读书•读人•读物》
黄德海《读书·读人·读物》这部长篇非虚构文学作品的标题,很显然来自于金克木发表于《读书》杂志(1984年第4期)上的一篇同名文章。这篇文章,用黄德海的评价,就是:“...[详细]
梁鸿鹰《岁月的颗粒》阅读手记
《岁月的颗粒》是梁鸿鹰的最新散文集,文集围绕童年和故乡展开叙述,个人时间与历史时间相互交织,个人生活也与时代发展紧密共生,因此,从个人叙述出发,抵达的却是鲜活的中...[详细]
生态书写:中美非虚构之思
关键词:生态文学 现代美国非虚构文学对于美国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关注由来已久。对于社会生态进行反思的非虚构文本,主要体现为从批判现实主义...[详细]
周芳非虚构新作:《夜莺在歌唱》
关键词:周芳 众评周芳《夜莺在歌唱》 孔令燕(《当代》主编) 如同周芳曾经创作的《重症监护室》和《在精神病院》等作品一样,她仍是带着那份深深的...[详细]
梁鸿: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关键词:梁鸿 我的批评观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梁 鸿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阅读文学、文学研究充满了厌倦和怀疑,我无法控...[详细]
王春林:评梁鸿长篇非虚构文学《梁庄十年》
关键词:梁鸿 梁庄 虽然文体形式明显不同,但梁鸿在其长篇非虚构文学作品《梁庄十年》中,把自己的书写方向,同样指向了乡村世界。在面对这部《梁庄十...[详细]
经典“70后”:梁鸿论
关键词:梁鸿 玫瑰的时刻和杉树的时刻 同样的持久。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 无法从时间中得到拯救,因为历史是一个 无始无终之时刻的图案。这样,当一个...[详细]
梁鸿长篇小说《梁光正的光》面世
var videoinfo={ basehost:'http://www.zuojiawang.com', path:'', videourl:'', videourl_m:'', title:'梁鸿长篇小说《梁光正的光》面世', l...[详细]
梁鸿全新虚构长篇小说《四象》出版
var videoinfo={ basehost:'http://www.zuojiawang.com', path:'', videourl:'', videourl_m:'', title:'梁鸿全新虚构长篇小说《四象》出版',...[详细]
梁鸿鹰:面向世界,讲述怎样的中国故事
2017年07月06日09:10 来源:学习时报 梁鸿鹰讲好中国故事,就要使中国故事的讲述不单单指向中国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价值维度,还应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活价...[详细]